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游戏竞技 >

古代行气术的发展(一)


    
    “气”是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人生来俱有的“先天之气”,即“元气”,和出生以后,通过饮食呼吸获得的维持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根本,元气充盈就意味着健康、长寿。但是一个人自脱离了母体后,他与生俱来的元气就开始了逐渐衰退的自然过程,这就必须用后天之气来不断补充。所谓行气术,就是用后天之气对元气进行补充,使之继续保持充盈状态的方法,它的核心是将人的身心环境调整到一个最有利于由后天之气向元气转化的状态,保持后天之气转化为元气通道的畅通,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这就是《吕氏春秋·先己》所说的“用其新,弃其陈,腠〔cou凑〕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尽管行气养生的术势五花八门,关键点却只有两个方面,即意念控制和呼吸运动。由于控制意念有多种方法,呼吸运动也有许多方式,因此功法很多。这些功法一般是用该功法的特点或功种来命名,在史籍中常见的有行气、引气、调气、服气、食气、练气、胎息、静坐、禅定、坐禅、存想、反观、内视、守一、六字诀、内丹术等等。用现代气功的观点来看,都属于气功中的静功。
    行气养生术十分注重练习时安静的精神状态,老子和庄子就是主张“以静养生”的。老子说过,致力于“虚”要彻底,保持“静”要专心(《道德经·十六章》);《庄子·在宥》也说一定要清虚安静,不要劳动肢体,才能长生。
    中国古代早期的行气术是怎样进行的?还不十分清楚,虽然《庄子·逍遥游》提及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司马迁也说过,老子由于善于修道养寿,活了160多岁,有的甚至说200多岁(《史记·老子列传》)。孟子也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还提到过“存夜气”。但是这些人是不是用行气术来养生的,还缺乏确凿的根据。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早的关于行气术的史料是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这篇镌刻在12面体柱形的玉佩上的铭文,只有短短的45个字,非常简练地描述了呼吸行气的具体方法:“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夭。天几舂〔chong充〕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据郭沫若的解释,意思是说,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像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生之则生,逆此生之则死。这是目前人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气功理论的叙述。
    生活在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在他的名篇《楚辞·远游》中,对当时的气功有一些描述,使我们了解到当时士人们的确掌握了一些吐纳方法。他写道,我要吸食六气渴饮清露,含漱朝霞呼吸正阳之气。保持自己精神清新纯净,精气入浊气出吐故纳新。屈原也提到了辟谷服食的养生术:我要吸饮飞泉里的泉水,把美玉的花朵作为食粮。我的貌如美玉光彩照人,我的精神纯粹开始强壮。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一篇专讲气功的文章,抄写的时间大约是汉高祖至汉惠帝期间(公元前206—前188年),叫做《却谷食气篇》。文中提到了一种不吃粮食,只吃石韦(一味中药),靠食气(呼吸锻炼)进行的行气术,还对不同年龄的人提出不同的练习次数,并提到了在春夏秋冬四季中适宜练功和不宜练功的气候条件。这种练功方法在秦汉时期已经有相当的影响,为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良,在功成名就后就准备跟随一个名叫赤松子的方士去练这种不吃饭的气功(《史记·留侯世家》)。可见行气养生术当时就已经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开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