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习俗 > 丧葬习俗 >

远古的丧葬


    
    不封不树,墓而不坟
    远古时期的中国丧葬意识异常淡薄,丧者葬于郊野,无堆无坟。对此,许多史籍都作了记载。《礼记·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坟。”即不封土堆,墓与平地齐。《周易·系辞传下》也言:“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不树”是指既不封土堆也不种树木。又据《汉书》记载:殷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秦穆公等先王先公的藏地,均“无丘垅之处”。上古的丧葬不封不树,与平地齐,这一点从考古学上也得到了证实。至于今天所见的许多帝王陵,如黄帝陵、炎帝陵、禹陵、舜陵等均有着高大的坟丘,都是后人追修或假指的,这是两码事。
    “避水泉之湿”的功能
    大约从春秋战国时起,丧葬习俗有了一定的变化,墓已开始封土,故史料上对墓的称法出现了“丘墓”、“坟墓”、“冢墓”等记载。《礼记·檀弓上》郑玄注:“土之高起者曰坟。”《释名·释丧制》曰:“丘(墓),象丘形也”,又曰:“冢,肿也,象山顶之高肿也。”因此,在战国时期,坟、丘、冢已成为坟墓的通称,而君王的坟墓因讲究高大,故称作“陵”或“山陵”。
    虽然战国时坟墓的大小已有了等级之分,但丧葬本身并无祸福感应之说,人们只是对藏地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即避水泉之湿、蝼蚁之害。《墨子·节葬》认为藏地环境的主要功能应是:“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这是古人寻求葬地的根本意愿,也是后世风水所遵循的宗旨。清代人刘公中在总结古代风水的发展时,也曾指出:“盖古人深明相地,意在避水泉蝼蚁之害,初无祸福之说参于其间。相地不涉祸福,则相地亦人子慎终常事,何足为怪。”
    吕思勉在探讨中国风水的起源时也指出:“风水之始,避风及水而已。《吕氏春秋·节丧篇》曰:‘葬浅则狐狸担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此风水之说之起源也。”这种看法无疑是很客观的。可见,远古时期的丧葬所讲究的是对理想葬地环境的追求,祸福感应说的纳入是以后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