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的文化内涵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37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社会等级性鲜明 中国古代墓葬礼仪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等级性。墓葬坟丘的大小、墓室的性质与多少、棺椁重层的多少、随葬品的多少、墓前石刻规格等都与墓主生前的社会等级高低与权力的大小直接相关,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墓葬形制等级的高低实质上取决于墓主人社会等级的高低。 二、宗族伦理观念强烈 中国墓葬与传统宗法观念也是密切相关的,是宗族伦理观念的直观反映。墓主人安葬的地点、方式都严格地依据宗族亲缘关系。宗族墓葬往往集中在一地,以墓葬群的方式出现。宗族中的成员按照在家族中的关系安葬在一起。 三、深受中国古代传统风水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墓葬的选址、埋葬深受中国传统风水学思想的影响。风水术在汉代已相当流行,东汉以后已将墓地的好坏与生者的贫富贵贱联系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地风水术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出现了大量风水术方面的著述,著名的如郭璞的《葬书》。晋代郭璞在《葬书》中对风水作了如下解释: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造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上述“乘生气”、“藏风聚气”其实就是中国风水文化中对墓葬自然环境选择的要求。风水术要求墓葬乘大自然之生气,并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寄托了逝者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追求和生者对逝者的哀悼。 四、 “视死如视生”的表现形式 中国人有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伦理观念。中国传统宗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仍将存活在“世”,并且可以荫庇子孙。因此,墓葬要按照墓主人生前生活的情景来安排。在重视阳宅的同时,也重视阴宅的建筑和配置。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帝王墓葬中有十分突出的表现,如帝王陵寝地下建筑一般按照“前朝后寝”,地上建有享堂、献殿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