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问孝
http://www.newdu.com 2025/01/18 05:01:1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孟懿子问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口,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第二》第五章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一天,樊迟给孔子赶车,孔子便告诉樊迟说:“孟懿子向我请教什么是孝,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当你父母健在的时候,应按礼节待奉他们;父母去世,应按礼节安葬,按礼节祭尊他们。 孔子说的没错,“不要违背礼节”。要在你父母健在的时候,应按礼节待奉他们,与他们同乐;父母去世,应按礼节安葬,按礼节祭尊他们。他们是你在世界上最亲的两个亲人啊!他们疼过你、喂过你、抱过你、亲过你、教过你怎样做一个人等等。他们是你的老师,也是你的家长。他们把你养大,就希望你成龙成凤,成为国家之栋梁。 父母把你从小养到大,你小时他们是养育你的恩人。等你长大了,懂事了后,你就得好好报答他们,以报养育之恩哦! 孟武伯问孝 【原文】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论语为政篇第二》第六章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志zhì)。武是他的谥号。 ②其:代词,他,指孝子。疾,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子的言行不违背礼节,可以使父母放心,父母担忧的只是孝子患病。还有一种解释,说“其”指父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子要特别为父母的疾病担忧。两种说法都通,译文取后一种。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要特别为父母的病疾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子游问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论语为政篇第二》第七章 子游:言偃字子游,孔子晚年弟子。是谓能养:孔子谓世俗皆以能养为孝。犬马皆能有养:此句有两解:犬守御,马代劳,亦能侍奉人,是犬马亦能养人。另一说,孟子曰:“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是犬马亦得人之养,可见徒养口体不足为孝。前解以养字兼指饮食服侍两义,己嫌曲解。且犬马由人役使,非自能服侍人。果谓犬马亦能养人,则径曰犬马皆能养可矣,何又添出一有字。皆能有养,正谓皆能得人养。或疑不当以亲与犬马相比,然此正深见其不得为孝。孟子固已明言豕畜兽畜矣,以孟子解《论语》,直捷可信。今从后解。不敬何以别乎:若徒知养而不敬,则无以别于养犬马。何孝之可言?白话试译子游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处作分别呀?” 子夏問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篇第二》第八章 译文:子夏来讲教孝道。孔子说:(如果)侍奉父母有(为难的容色/不能保持愉悦的容色),(既便)有事,年轻的(能)效劳。有酒食,(能让)长辈先吃。难道就算孝了吗? 思考:色难。这个色。指的是容色。这没有什么问题的。焦点的争议似乎是这个色是指好的容色。还是仅单纯指的就是容色。这句话也就有可能出现的两个含义,也就是说。或者是愉悦的容色难以保持。或者指的是难看的容色。 至于先生。可以和弟子的对比起来看。也就是"父兄"长辈的意思。弟子和先生最后演变成为学生和老师的特有的称呼。也许是很有意义的比喻。但一直也并不是特指。连<弟子规>也并不是为了学生们写的。看到先生和弟子就想到学生和老师。似乎是一种谬误。在这里。孔子又告诉我们。仅仅物质上的满足并不是真孝。仅仅的礼节上的。行为上的。为父母长辈干点活。把好东西给长辈们吃。是不够称之为孝的。色难指的就是态度上的。更深层次上讲。是心灵上的。如果想要颜面不出卖你。只有从心理上真的接受。所以孔夫子讲色难。孔夫子讲孝。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甚至连一个基本的概念都没有给出。只是从一些小事情讲起。告诉大家。什么不是。然后让每个人自己领悟。这就是夫子的教育方法。想想那些把大道理挂在嘴边的一些人。愈发觉得孔子他老人家的可爱。真理总是很简单。可是我们不相信。 孝的三个境界:养父母之身(最基础,动物级别的);养父母之心(中等级别,但是已经很难做到了);养父母之志(孝的最高境界,做到的实在是更少了)。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思想。只有供养父母之身,不考虑父母之心,父母之志,那就如孔子所说的,与供养犬马无异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保康6旬孝子侍奉近百岁老母32年 终身不娶
- 下一篇:孔子论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