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孝德文化 >

一颗善心撑起一个艰难的家 相城孝儿媳感人事迹


    
    一颗善心撑起一个艰难的家 相城孝儿媳感人事迹
    林炳桂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北桥街道石桥村,一位女子无怨无悔照顾白血病丈夫长达7年,丈夫去世后她对公婆不离不弃,让二老过得幸福又健康。这位孝儿媳林炳桂已经进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的候选人名单。
    拼命赚钱一心给老公治重病
    见到林炳桂时,她正在给婆婆捏肩膀推拿。“这两天下雨,婆婆关节有点酸痛。”眼前的林炳桂,身型微胖,穿着朴素,笑起来很爽朗。因为24岁的儿子明年正月初八要结婚了,新房就安在家里,这些日子林炳桂正忙着添置新家具和家电,新房也布置得很喜庆。林炳桂说,儿子结婚要风风光光的,虽然生活拮据,但就算借钱也要把礼数做足。林炳桂的坚持,不仅因为疼爱儿子,也是对已故丈夫的慰藉。
    林炳桂是四川省汶川地区的一名羌族女子,从小失去母亲。1987年,20岁的她来苏打工。同年底,经人介绍结识了石桥村村民华菊明,很快二人相恋结婚并生了个大胖小子。三间平房,一家三口,还住着公婆。陋室虽简,日子却也过得甜蜜。
    1994年,无情的病魔破坏了这个家的平静,华菊明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本就不宽裕的家,根本就无力承受如此的打击。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又身患重病,家庭的重担一下全落到了年仅27岁的林炳桂肩上。随后的日子,林炳桂每周要陪丈夫去北桥卫生院验血,每月要上苏州复查,风雨无阻。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为了替老公看病,林炳桂拼命地打工赚钱。
    看着病床前为自己奔波劳累而日益憔悴的妻子,看着懵懵懂懂还在上着小学的儿子,看着头发花白却仍忙碌着的双亲,被病魔折磨的华菊明痛苦万分,几度想放弃治疗,林炳桂死活都不同意:“无论多苦多累,我都不能放弃,我要对得起你,对得起爸妈和儿子,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病魔抗争了七年,还是没能挽回生命,丈夫弥留之际,嘱咐林炳桂:“这辈子我没给过你好日子,拖累了你,我走后你再找个好男人吧,但我的爹娘全托你照顾了。”
    丈夫走了,留下的除了那破旧的三间瓦房,还有巨额的医药债务以及一个家庭的重担。一瞬间,那支撑着林炳桂7年的精神支柱仿佛随着丈夫的离开也轰然倒塌。那段时间,她整日以泪洗面,世界在她眼中已经失去了色彩,生活的艰难让她畏缩了,甚至一度想过追随丈夫而去。
    但看着儿子和一双老人,回想起丈夫临终的嘱托,林炳桂最终咬牙挺了过来,“丈夫走了,接下来的日子就让我替他过吧”。
    好心的乡亲为她牵线做红娘
    丈夫去世不久,邻居们都觉得她不可能再待在原来的三间平房里了,肯定要改嫁出门。就连公婆也对她说:“菊明走了,我们这个家不能再拖累你了,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公婆的一席话让她泪如雨下,“爸,妈,我不走,你们也不要叫我走,我会像菊明在的时候一样孝顺你们”。
    质朴的话,蕴含着最真的情。看到儿媳那坚定的眼神,听到儿媳诚挚的话语,二老感动了,之后,再也没有提过让媳妇改嫁的话。
    就这样到了2005年,离丈夫去世已有四年,乡邻又来说媒,却被林炳桂婉言拒绝了。原来,她考虑到自己本就是外地人,如果再找个外地人,这个家不就没法在村里立足了吗,这个家就没希望了。邻居们知道她的想法后,纷纷劝说:“老李是个好人,别错过了。菊明在的时候,你是我们村上人,菊明不在了,你还是我们这里的人,永远都是。”
    公公也和林炳桂深谈,“我把你当做自己的女儿,我们尊重你的意思。找个进来的,我们当儿子,你要出去,我们当女儿嫁,走动走动”。儿子看到母亲犹豫不定,也鼓励母亲,“妈,你试试看,大家都说他很好。我出去读书了,你一个人了,也不容易,找一个伴吧,我没有意见,会慢慢适应的”。在邻居与家人的多次劝说下,林炳桂最终和现在的老公,也就是李爱忠见面了。老李还记得林炳桂见他第一次时就说:“如果你对我儿子、对老人不好,我是不要的。”林炳桂的孝顺,深深打动了他,他毅然决定眼前的女子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他要和林炳桂一起撑起这个残缺的家庭。
    再嫁后依然照顾着前夫父母
    就这样,林炳桂和李爱忠结了婚。婚后,又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两位老人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呵护着、宠爱着。李爱忠也如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两位老人,天热买西瓜回来总是先送到老人嘴边,天冷先给老人加床被子……家里经济困难,李爱忠每天蹬着三轮在外面帮人拉货装卸,赚钱贴补家用。林炳桂公公身体不太好,有天傍晚,林炳桂公公胃痛得厉害,李爱忠连忙把他送到了医院,忙前忙后,照顾老人尽心周到。
    看到林炳桂和李爱忠这样的付出,前夫华菊明的妹妹感动地说,“你们的心,你们的付出我们都看得到,我爸现在又有两个儿子了”。老李的踏实,他的孝心,他的朴实,林炳桂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人的感情日渐融洽,如今两人的女儿也已经5岁了。
    在夫妻俩的努力和亲戚邻居的帮助下,2008年,小两口把原先的三间平房翻建成了楼房,并进行了简单装修。林炳桂夫妻希望把公婆接过来享享福,却遭到二老的拒绝。于是,夫妻俩借了钱为公婆新建了两间小屋,还添置了抽水马桶、空调、电视机等。“我们这样的一个家,真没想到能有这一天,你看这小屋,有自来水,有抽水马桶,有空调,知足了,炳桂就是我的亲女儿。”婆婆说着说着,眼中泪光闪闪。
    对林炳桂,邻居们都交口赞誉。村民李阿姨说,“菊明患病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炳桂年纪还很轻,吃不了苦,终归要走的,无论怎样,会苦了孩子。看看现在,我们都很佩服她”。
    如今,林炳桂儿女双全,家庭和睦,老人健康。她说,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和骄傲,她就盼着早点抱孙子,也是对前夫最好的告慰。
    【感想】
    钦佩这样的善良女子
    林炳桂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在苏南人眼里,外地人嫁过来,看中的是苏州人家的生活条件。一点天灾人祸,立马走人。林炳桂却坚守着没有走,坚持撑起了一个即将垮塌的家庭,成为孝老爱亲的模范,凭的是一颗平凡的良心,欣喜看到她渐渐凭借自己的努力走过来了,我们为他祝福!好人好报!!!”“一个女人,能始终守着自己的良心,坚定走自己认为对的路,真的是值得钦佩。”
    这就是众人眼里的她———林炳桂,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朴实的母亲,一个平凡的女人,却始终是这个家庭最温暖、最坚韧的所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