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孝德文化 >

支撑“大孝女”行孝的动力是“大爱”


    
    刘怡晴夫妻与父母
    他们,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地方走到一起,这个特殊的家庭已走过8年。爱心、孝心、父母情、亲情,沉浸在这个特殊而温馨的家庭……云南省开远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有着23年警龄的女民警刘怡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与家人一道不为名利不图回报,把远在外地的老人接到身边奉养、贷款买房为老人居住,建立了一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家庭,被人们称为“大孝女”。
    “大孝女”这个美誉刘怡晴当之无愧。孝敬父母二老双亲,是理所当然,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刘怡晴,年幼时父母双亡,是继父把他养大成人。继父也是父亲,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无论从伦理角度还是出于感恩,孝敬继父都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刘怡晴和丈夫章许云不仅赡养孝顺继父,还把远在外地的非亲非故的老师和师母接到身边奉养,“认恩师为父,认师母为母”,贷款买房为老人居住,生活上给予无微关爱,建立了一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家庭。我觉得,这种孝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孝道,其中融入了爱心、亲情、父母情,展示的是一种大爱、大孝,不仅有助于其自身修心养德,而且向社会传递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一个大写的“人”。 
    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与质量。然而,刘怡晴与章许云因一次师生聚会,便对罗裕江老师夫妇有了心灵的碰撞,继而与老师结下了半世父子情,无疑让人眼前一亮:谁说只有血缘关系才亲?恩师可为父,师母可为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种亲情远比亲人还亲。也因此,让章许云和刘怡晴的感情基础更加牢固。 
    仔细品味,这次结缘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老师与自己“家庭不同遭遇,一样苦滋味”,让刘怡晴夫妇产生了共鸣,加之恩师师母年世已高,需要有人照管,进而让刘怡晴夫妇有一种认师为父的感动,这种感动是发自内心的质朴的情感,是一种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心。更难能可贵的是,刘怡晴和章许云的婚姻就建立在共同拥有的这份爱心、真情之上,在婚礼上向亲朋好友郑重地向老师和师母叫爸叫妈,并要用爱心、孝心抚平两位老人伤痛的心。在这一刻,爱心、孝心、父母情、儿女情、亲情交织在一起,勾出了人间最美的风情画,值得刘怡晴和章许云一生的回味,人间因为有这种大爱而温馨美好。 
    在传统孝道里,有一种孝叫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孝道分养亲、敬亲、尊亲三个层次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意思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用现在的话说,把孝亲敬老的美德推广到同学、师长及社会每个成员,既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兼及他人的父母长辈,使全社会人与人之间都能够互尊互爱,和谐相处。我觉得,刘怡晴对恩师师母的孝行,就有推恩及人的作用,她将对自我以及家人的爱推及众生。这是新时代的孝,是大爱为基础的大孝。这种大孝体现在一个普通民警身上,可以演绎出对百姓、对社会的爱心,对事业、对职业的忠诚,进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风尚,传递正能量。(久久泰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