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易学文化 > 周易入门 >

《易经培训》——清醒是一种自觉


    
    《易经培训》里说到一个人要做到清醒,必须有一种自觉。如果没有自觉,是不可能做到清醒的。清醒,不能只靠警示。
    中国的交通普示,“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急转弯,危险”!在道路上该替示的地方,都警示了.交通事故就是不断。我们把这些归咎于司机的麻痹。但有趣的是,欧洲有一个交通案例,与我们中国的一样,可他们采取了另外的措施,事故就没有了。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有一处山路,急转弯。汽车到此,很多坠落崖谷。当局在那里立了铃示牌,但没有用。
    依然是许多的车连人,投胎似的栽下去。后来,有人画了一幅画,立在转弯的地方,上写:“慢慢地走呵,请欣赏!”从此,那个地方再也没有出现交通事故。
    报纸上没有说那幅画的内容,我估计一定是很吸引人的,让你自觉地把车速慢下来。
    车之所以能慢下来,是因为画,因为他要欣赏,车慢了下来,那是一种自觉,是没有别人强迫他的。自觉造成了清醒。
    自觉,这个词来源于佛教。《易经培训》——自己觉悟,觉悟是靠感觉,不是靠提醒。心里清楚,就忘不了。
    《易经培训》再带来一个例子——六朝时候,有一个张翰,做官做得很好。但就是不拘小节,尤其贪杯,许多人为他惋惜,议论他说:“此人为了一杯酒,也不为自己的身后留名想一想。”有人把这话转告他,他回答人家说:“身后浮名,不如眼前一杯酒。”
    明朝的陆树声在(长水日抄》中还记述有张翰的故事,说秋风起,张翰想起昊中的药菜妒鱼,蟠然悔悟说:“人生贵适志,怎么能为一个官名,而被羁在千里之外呢?”他吃不到妒鱼,甚感遗憾。
    这个张翰,之所以流芳千古,是因为他对人人皆向往的“为官”有一种清醒。由于自觉的清醒,所以常常有一些别人看来是荒唐的行为。
    清醒,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易经培训》里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教导人们时刻保持清
    醒。这种清醒,是心智的清醒。
    比方说,月亮圆了,就开始不圆。日正中天是好事,但日正中天过后就会西斜,以至日落西山。它告诫人们,当你最好的时候,也许麻烦就跟着来了。你要早有思想准备。
    易经培训告诉我们——
    当你幼弱的时候,你要等待时机,不要轻举妄动。
    当事情有了阻隔,有了梗塞,你就要绞碎它,然后才能顺畅。如果在阻梗的时候,你一意孤行,就会“有悔”。
    《易经培训》的《序卦》里有一句是解释困卦的,可以说是振聋发碳。我们一般人想象,困难一般是外在的因索所形成的。但《序卦)里说:“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难,其实是我们心中不清醒,才会造成的。人生不断地走,不断地前进,而没有警惕,没有回顾,所以就会有困难。
    人,要做到事事清醒,必须心中时刻戒惧,不可掉以轻心。这种戒惧与反省,来自一种自觉,如果能这样,你就是一个清醒之人了。
    此文到上面的那一句话,已经结束。因为那一句已经是结句。但睡了一夜,决定再添上一个反常时期的“清醒故事”,这样,算是对读者有一个完整的说法。
    在《《易经培训》》里有一个“丹霞烧佛”的故事。丹霞有一次住在慧林寺,因为天很冷无法忍受,而把寺内的佛像拿来烧火取暖。另一个和尚看见,斥责他:“你真大胆,竟敢烧佛像!”丹霞说:“我想看看佛像里能不能烧出舍利子……”另一个和尚说:“木佛怎么能烧出舍利子?”丹霞说:“既然烧不出,这两尊也拿来烧了吧!”
    后来人说,道人无心,何过之有?不要抱泥于形式,率真的依本性去做即无过错。
    后人还说,只有丹霞可以这样做,后来者如果学丹霞,就是对佛的冒犯了。因为只有丹霞是此情此景,是依着本性。学的就不是了。清醒至关重要。如果不清醒,往往会丧失一生的幸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