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人文 >

贵州高原 有一个县叫诗乡


    
    绥阳,这片肥沃之乡,在贵州高原是历史悠久的黔北粮仓。还因辣椒产品出口国外,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成为有名的中国辣椒之乡。然而,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小县,在中国的版图上很小很小,为什么在全省全国那么叫响。绥阳,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被省内外的朋友誉为诗乡,而今已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诗乡”,名符其实的打响了这张文化牌。她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绥阳之所以引起省内外朋友的高度关注,是诗歌,是“中国诗乡”这顶闪耀的桂冠。1998年,绥阳获得全省文化先进县的称号。2001年,绥阳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诗歌)之乡。诗乡文化是以诗歌为主的地域特色文化,诗歌是内核,是绥阳人民的精神符号。
    绥阳人的诗意生活最早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大教育家尹珍在绥阳旺草设馆讲学达15年,启蒙孕育了诗乡文化,诗歌文化传沿至今有2000年历史。绥阳置县最早是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从此始,绥阳成为教化之邦。
    而真正开始诗意生活的绥阳,应是从唐代开始的。唐贞观十三年置播州,绥阳为播州州府所在地,是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引领西部文化三百年。这是绥阳历史的真正辉煌时期。这一时期是绥阳以诗歌为主的文化繁育时期的开始。唐朝诗歌文化对绥阳的影响的历史遗迹有祀唐柳宗元的柳氏书院,后改为儒溪书院;有陈子昂的后裔陈昭远建的陈子昂祠,祀唐播州刺史白居易的白氏庙等,都充分说明绥阳人崇尚诗歌,敬仰诗人从唐代开始就有了渊源,这一时期开始诗歌文化的繁育为后来诗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后来的政宦流寓文化如明朝万历置绥阳县的第一县令詹淑,上任始便行诗书俎豆之事。自詹淑后,铁成篆、冯士奇等县令政宦诗人,传播、倡导诗歌文化,演绎了本土更多的名士诗歌文化。明代至清代,在绥阳历史上产生影响和留存诗文的诗人有100多位。如名震欧亚国际的宋代著名军事家、诗人冉琎、冉璞,清代在国内有影响的王作孚、雷廷珍,以及培育出著名诗人、外交家黎庶昌的绥阳县郑场人杨实田等等。
    而诗乡文化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当代。当代的诗人多、诗歌作品发表多、出版诗歌著作多的“三多”现象成为贵州独特的文化景观。
    贵州绥阳,毛泽东主席曾为这个地方的工作作过批示,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李先念、李鹏、乔石、胡锦涛、彭德怀、田纪云、洪学智等都曾先后来绥阳视察,为这个小小的县注入了历史骄傲和自豪。早在20世纪70年代,《诗刊》编辑王燕生、刘章、雷霆等著名诗人就到绥阳举行诗歌讲座。1997年诗歌艺术节,诗坛泰斗贺敬之和李瑛亲自来到绥阳,贺敬之亲笔题赠了“乡有诗方为诗乡,诗有乡始具诗魂”和“诗歌之乡,名不虚传”的题词,李瑛现场书赠了“群星灿烂”的题词。2005年绥阳首次举行国际性活动,“中法文化年•绥阳洞穴周”期间,著名诗评家丁国成、著名导演杨光远、《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王玉芳等亲自到绥阳参加活动。2008年第二届诗歌节,著名诗人雁冀、李小雨、梁上泉、白渔等来到绥阳与绥阳作者面对面交流。是诗歌,联结起了绥阳人与外界的交流和友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绥阳以诗歌为主的诗乡文化连续创造了多个第一,1977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喷泉》,是贵州省第—次为一个县公开出版诗集;1978年县文化馆出版的《喷泉》诗报,是全国第一家县级诗歌报;1993年3月,省文化厅正式命名绥阳为诗乡,是全国第一个被政府命名为诗乡的县;1997年举办首届诗歌艺术节,是全国第一个以诗为节的县;1988年12月,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绥阳题写了“诗乡”二字,县文化局办起了第一张《诗乡》文艺报;2004年,绥阳作者黄明仲自筹资金创办了第一本诗歌杂志《中国诗乡》;2005年,修建了贵州省第一个以诗歌为主体文化的诗乡文化广场。
    诗乡文化的迅速形成和快速发展,主要还是群众性的诗歌文化运动,群体式的优势发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群众性的诗歌创作就十分普及,几十年来,全县保持上千人提笔写诗,上万人朗诵诗歌的强势。诗歌创作、诗歌朗诵普及到村,有干部、工人、教师、学生、农民创作诗歌形成一种时尚。2003年元月,洋川镇的店子新村农民赛诗会上了中央电视台。进入二十一世纪,绥阳县群众性的诗歌朗诵会、赛诗会、研讨会等等,以及文学社团、各类文艺赛事等,更有风起云涌之势,被省市文化部门誉为贵州高原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从群众性的诗歌运动,群体式优势发挥,孕育一大批在全省、全国都有影响的诗人,成为诗乡文化的第一个多即“诗人多”现象。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诗乡诗人灿若群星,不仅成为绥阳的文学创作劲旅,而且映亮了贵州诗坛。在贵州诗坛上,绥阳籍诗人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州三十年诗选》一书,收集的全省二百多诗人的诗歌作品,就有绥阳22人的诗歌作品,绥阳连续出现这么多在贵州有影响的诗人,几十年来,一直轰动贵州诗坛。据统计,全县有国家级协会会员14人,省级作协会员60余人,省级文艺类协会会员108人,市级会员200余人。由于诗乡文化氛围的熏陶,绥阳县涌现了在全国都有影响的诗人,廖公弦被誉为贵州诗歌的旗帜,著名诗人李发模在全国被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十佳诗人之一,著名军旅作曲家杜兴成以《战友之歌》唱红全军,有一年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军节文艺晚会,江泽民同志带头与著名演员候勇等高唱《战友之歌》。
    固然,诗人多的现象又带出第二个多即“发表作品多”的现象。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至今绥阳作者上千人在全国各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达三万余件。在《人民日报》、《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等国家级报刊,和全国名报刊《星星》诗刊、《当代》、《十月》、《中国作家》、《文艺报》、《诗选刊》、《作品》等发表的文学作品多达四、五千件。这在全国的县级文艺创作有这么强的态势都是罕见的。全国所有省份的报刊,几乎在各个时期都刊发过绥阳作者的作品。绥阳人的文学作品遍及华夏和海外,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县作者的作品获各文艺奖项多达500余次。
    绥阳诗乡文化第三个多就是出版著作多了。这在贵州省的县级文艺著述中是首屈一指的。出版著作的作者近百人,有的诗人个人出版著作多达十多部、二十多部。全县累计出版各类文艺专著近300部,诗集近200部,成为贵州省出版文艺著作最多的县。
    绥阳的诗乡文化为什么会出现“三多现象”,首先有一个良好的传帮带传统,就是文艺“转转会”,最开始是由最早出道的有名诗人邀约几个作者轮流到这家或那家作客,以文会友,讲解诗歌创作。后来,延伸到文化部门组织作者轮流到文学爱好者家作客,有课题的讲解诗歌创作、现场改稿培训等,包括著名诗人李发模、著名作曲家杜兴成最初也是这么带出来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其次是报刊的创办,为绥阳作者开辟了文艺作品发表的练兵园地,同时与县外文艺界接轨作好了铺垫。不少的作者通过这些报刊发表作品成为有影响的诗人、作家。最早有县文化馆创办的全国第一张诗歌报纸《喷泉》报,县文化局创办的《诗乡》文艺报。现在全国颇有影响受到好评的有《中国诗乡》杂志,自2004年创办至今已有10周年,并通过网络与全国文艺爱好者有了良好的沟通。
    诗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靠群众性的诗歌自发运动,文艺作者队伍的群体优势,靠遍及华夏的文学作品造势,成为绥阳县醒目的地标文化符号,从而演变为政府作为。199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诗乡形象”工程纳入全县“三大工程”之一。2002年以来,县委、政府把诗乡文化事业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制。相继修建了泉亭、诗乡亭、诗乡门、白马县标、诗乡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县文化活动中心等大批诗乡文化形象工程。而1993年贵州省命名绥阳县为诗乡成为全国第一个最早被命名为“诗乡”的县之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等,已成为绥阳县的代名词。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大的活动离不开诗歌,喜庆婚嫁必有诗歌。全县有诗歌学校、诗歌村寨,诗歌学会。部门宣传靠诗歌,待人接物靠诗歌,诗歌是绥阳人展示工作政绩、表现人生高尚、装饰地方门面的最佳方式。诗歌文化已是绥阳最重要的民风民情。
    诗乡文化的发展,总体来说是绥阳诗歌为主体文化的发展。绥阳诗歌传统有两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诗歌已成为绥阳人民的精神支柱,精神象征。绥阳诗歌是绥阳发展的动力和人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