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人文 >

黎里古镇 古街风光三:古桥


    江南市镇,水多桥也多,黎里就是这样一个多桥的古镇,且听老话“出门就是两座桥”、“三步上下两座桥”,可见古镇桥梁之多。黎里古镇东自中立阁西到望平桥,南自通秀桥北至禊湖道院,在0.52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雄踞着30座形态各异的石桥。由于建设性的破坏,好几条小河被填,石桥没有了,又为了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好多石桥改建成水泥桥。时至今日,黎里古镇保留着12座古桥,其中原汁原味的有8座,略作改建的4座,基本面貌不变。
    桥的形态
    12座古桥,各各不同,大桥小桥修短合度,秾纤得宜,各呈其美。青龙桥、望恩桥和道南桥是拱桥,迎祥桥、清风桥为梁式三孔,进登桥、梯云桥等则是梁式单孔,还有一座较为特别的“叽咯桥”。
    迎祥桥等三孔梁式石桥,高高耸起,大有临空飞架的不凡气势;梯云桥和进登桥单孔梁式,犹如苍龙横卧市河。青龙桥和道南桥等拱桥,桥面设计独特,上狭下宽,呈喇叭形,拱圈都是半圆形的陡拱型制,有诗赞扬:“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拱桥就好象半个月亮,又象一张扣在市河上的弓,在古人的眼里,沉重的石桥竟变得这么轻盈,大有欲飞的架势。市河水平如镜的时候,那水上的半圆就和水下的半圆衔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浑厚的圆,有虚有实,又动又静。
    圆拱桥曲线柔和,形式美观,梁式桥横平竖直,轻快明朗。它们的桥头落坡,因地制宜,灵活而又多变。新丰桥的桥面不太高,两头的街道比较宽阔,于是两头都是垂直于市河的单落坡;迎祥桥桥面高爽,北岸紧接热闹的商业街,于是南岸单落坡,北岸安排成双落坡;进登桥两头都是商店,因此南北全是双落坡。结构不拘一格,图的是方便过往行人,适应繁华的街市。
    进登和梯云两桥,是建于镇中心的单孔梁式桥,聪明的黎里匠师在桥墩内侧各增建了一个泄水孔,减少了桥身承重,发大水的时候,增大了水流量,减轻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延长了桥的寿命,两两对衬的泄水孔,又增加了美观,一举三得,真乃独具匠心的创造。
    
    (2.3.1进登桥)
    那横跨伏虎洞和禊湖道院的秋禊桥,由石梁与石板组合而成,此桥又名“叽咯桥”。梁式三孔,花岗石砌筑,东西向,桥长18米,桥宽2.10米,两边是条石,中间搁着35块长方形石板,行人走在石板上,一半的石板会发出“叽咯叽咯”的响声。这里是黎里的风光带,“禊湖秋月”属于黎里八景之一,烧香的、赏月的、溜达的,人来人往,从早到晚秋禊桥“叽咯叽咯”响个不停,因此就有了“叽咯桥”这一形象的名字。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国家形势江湖日下,黎里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愤懑之极,他带领吴江及周边的南社社友组织成支社,名曰“酒社”,定期在叽咯桥畔的金镜湖上泛舟集会,边喝酒边吟诗,常常喝得醉熏醺的,就痛骂袁世凯,指责主和派,留下了许多感叹时事的诗篇。
    桥的建造
    佛教文化在中国广为流传,黎里自古多佛寺,最著名的有罗汉寺,相仿的寺庙不下三十座。黎里的道教同样发达,著名的有全真道院,还有禊湖道院等道观10余所。在僧侣和道士们眼里,修桥铺路是善事,因此他们积极参与造桥。黎里又多书香门第,读书士子众多,黎里可以说是典型的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宝地,佛道二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酝酿出了黎里的历史文化,在桥梁上就留有文人墨客与僧道携手的一段段佳话。
    翻开清代的两部黎里镇志,太平桥、进登桥、清风桥、渡僧桥,不是僧侣和道士募捐集资初建,就是由他们斥资修建或重建。一些桥本身与寺庙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甚至就建在庙内。诸如大陵桥,南北都是寺庙,老百姓干脆不称大陵桥而叫“庙桥”了。秋禊桥和宛转桥则径直建在寺庙之内。这些桥本身是进庙的重要入口,或成为寺庙的组成部分,俨然凡俗世界进入佛门仙境的必由之路。
    乡绅或市民出资建造的桥也很多,随便点一座都是,不是首建,就是修建或重建。读一下道南桥上面镌刻的文字吧:“康熙五十一年里人陈永年捐建,光绪二十有三年阖镇士民重建”,此桥初建的出资人是陈永年,光绪年间全镇士民合力重建。根据镇志记载,重建是由张鸣驺、蔡甲先、沈正模三家捐资,再加镇上其他民众的捐献。
    黎里横街北面的望恩桥和清风桥,分别建造于1526年和1537年,二桥相差仅只11年,几乎就是同时造起来的。原来,黎里百姓都说这两座石桥是和尚与道士别苗头的结果。明朝嘉靖初年,禊湖道院王光曙和他的五个徒弟,拥有高明的医术,深谙养生之道,擅长绘画、书法与音乐,深谙养生之道。他们热心为民众医病疗疾,传授养生术,辅导年青一代书法、绘画与音乐。黎里的民众都乐于布施银子,尤其在知道王光曙与徒弟决心在横街北端造一座石桥时,银子布施得更多了。嘉靖五年,望恩桥正式动工。这时,来了一名行脚僧,浙江秀水人,法名静善,49岁。他来到黎里,说40年之前的年初三,有一个男孩在这里跌入了结了厚厚冰层的市河,幸亏众人相救才拣回一条小命。后来,这小孩决心在这里造一座石桥,以报答救命之恩。他说,这个小孩就是他自己。静善积聚了不少银子,假如在北端,就是望恩桥的位置建桥,那么可能缺不了多少了,可是这位置王光曙他们已经动工,只能在明月桥和望恩桥中间建造了,那地段最为宽阔,非三孔石桥不可,那么欠缺的银两将不是小数目。道士们看出了云脚僧的尴尬,有的劝他放弃造桥的主意,有的干脆说他自不量力,都想看他的笑话。静善没有动摇,他历尽千辛万苦,四出化缘,到黎里罗汉寺“坐关”,整整努力了11年,终于积下3000两银子,嘉靖十六年(1537年)一座三孔梁式石桥,凌空飞架而起。静善说,石桥的建成,不是他的功劳,是黎里百姓的功德,因此他特地命名为“普宁桥”。乾隆和光绪年间,此桥两度重修,改名“新丰桥”和“清风桥”。(此节参见本书第六章《黎川杂录》中《和尚道士别苗头的桥》)
    迎祥桥落成于明正统六年(1441),因为是汝氏一族全力建造,所以习称“汝家桥”。里仁桥,黎里百姓称为鲍家桥,不消说,是鲍家建造的;青龙桥称为相家桥,其实应当是蒋家桥,那是因为外来人的讲黎里话,口音不准而误读成相家桥,相传是一位姓蒋的阿妈斥资建造的。诸如此类的造桥故事不少,上面只是简单提一提,像明月桥的建造,是非常动人的一则悲喜剧,迎祥桥、里仁桥也有相当的故事。
    桥的功能
    江南水乡,无桥路不通。黎里的桥,首要功用当然是连接道路和贯通街市。作为吴江巨镇,黎里宋元以来就是商业的中心,桥的作用非常重要。
    桥的旁边一般总有店铺,这里大多是道路的交汇处,或十字交叉,或三叉路口,闹猛得很,店铺的生意特别兴旺。桥头总是重要市场,茶馆、酒楼、酱园大多傍桥而设,黎里镇独具风情的“上岸”“下岸”和“横街”哪一条不是因桥成市?
    建于镇四周的石桥,还负有护卫全镇的功能。镇东的青龙桥,镇西的子来桥,南边的通秀桥和道南桥,还有北边的望恩桥,明清时代,都用整根的木头加上铁链组成水栅,由专人管理,晨启暮闭,外来船只没有允许不得入内。明清时期,除了船运还是船运,就是到了民国,黎里的交通运输依仗的仍然是船。抗日战争时期,小日本面对黎里石桥的水栅,望而生畏,不敢贸然进入。
    黎里镇四围的石桥,古人认为可以锁住祥瑞之气。请看青龙桥的东侧桥联:
    长虹高挂千门月,巨锁遥连万顷云。
    青龙桥真如一把巨锁,不但锁得日本鬼子胆战心惊,而且还锁住了黎里的文运。黎里的先祖认定市河就是龙脉,风水佳,文气足,应考科举晋身仕途的官员,不会少于三斗三升。传说明初善看风水的刘伯温来到黎里,他一看黎里的市河,断言凭这龙脉,本地以科举入仕者将有三斗三升芝麻绿豆的数量。为了不让文气外泄,黎里在镇四围建起了石桥,而且还设下了栅栏。
    石桥还是观景的好场所,黎里镇西头有座梁式桥,高踞河上,登高西望,眼空无物,视野开阔,邻镇平望就在眼前,故而取名“望平桥”。不仅是望平桥,镇四周的石桥都能观景,每当晴日,天朗气清,各种景物尽收眼底,向北可以望见苏州七子山、上方山和虎丘山,令人心旷神怡。
    石桥又是休闲的好处所。桥栏一般不高,总在40至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相当于一条石凳。望恩桥上建有亭子,那里的桥栏更是考究,是两排舒适的“美人靠”。
    夏天,石桥是纳凉聚谈的好去处,黎里素有点桥灯的习俗。每年夏季,太平桥、相家桥、汝家桥、道南桥、唐桥、夏家桥、鼎新桥、庙桥、杨家桥、子来桥、清风桥、亭子桥等十余座桥上都要点桥灯。先在桥的四周立下四根木柱,上架横木,每根横木上每隔二至三尺下垂一只铁钩。木柱的中心直竖一根旗杆状的立柱,上面吊一滑轮,生一根长绳。灯分三种型号,立柱四角的灯最大,一般高40厘米上下,圆径大约30厘米;横木上的其次,高约30厘米,圆径约20厘米。天灯最小,高不超过15厘米,不是一盏,而是一串9盏,颜色各各不同。四角的灯和横木上的灯,全是白色,书有隶书或宋体的毛笔字。写的全是佛道神灵,关帝圣君、茅山应化真君、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文昌帝君、雷祖大帝、正乙玄坛、五福昌王、文殊普贤等等。负责桥灯制作费用的一般是就近的店铺,每晚店铺内的伙计按时点灯。每年7月初1开始,为期一月,到7月30日点地藏香之日结束。
    没有电灯的时代,夏天人们需要纳凉,也需要交往、交流,点上桥灯,方便人们聚会。一闪一闪的桥灯,照亮了潺潺流淌的市河,成为黎里夏夜一景。淳朴的灯景,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期,直到黎里全镇都安上了电灯之后,桥灯才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最早的桥
    黎里每座桥都有历史故事。黎里最早建造的桥是宋桥,主要有两座,明月桥和大陵桥。
    明月桥,俗称“杨家桥”。《黎里志》记载说“初建无考,元大德三年里人施十重建。明正德十三年,游方僧再建”。(2006年版《古镇黎里》脱漏了“元大德三年,里人施十重建”字样)大德三年是1299年。说到此桥的建造,黎里有一则相当重要的民间传说(倪一珍1998年80岁时口述,沈昌华先生早年得之于殷惠茹老太口述,2008年8月19日转述),这则民间传说,与地方志相佐证,可以填补江南古镇史料之不足。记录如下:
    元朝初建,我国北方连续战乱,老百姓继续纷纷南迁。元大德元年(1297),北方青年杨明丰,带着母亲,背着铺盖逃难来到黎里。他在镇西边找到了一个落脚点,施记烟纸店的下滩,就是现在杨家桥东边的河滩上,当时杨家桥只是一座无名小木桥。杨明丰在那里搭建了两间简易平房,开了个小肉铺。儿子挥动肉刀,母亲收帐找零,为人厚道的母子俩手勤脚快,童叟无欺,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一年以后,二间简易平房实在太狭窄了。可是,仅仅一年光景,涌来的北民实在之多,整个集镇人烟稠密,很难再找到无主的空地了。于是杨明丰将两间简易平房改建成两层楼房,好在这里的市河比较宽阔,又整修了驳岸,向市河里打上木桩,楼房跨出水面五尺有余。楼下是店面,楼上作居室。
    对面的施家烟纸店,店主排行第十,大名施十,人称十郞。施家一子已经成婚,女儿月珍待字闺中。月珍的房间紧靠街道,她天天推窗观赏街景。自从明丰肉铺开张,上午,月珍看着明丰张罗买卖,斩肉是一刀一个准,秤杆一翘又报斤量又报钱钞,下午,那是最为惬意的时光,明丰上楼小休,月珍开窗相对,四目含情,就那么一丈来宽的间隔,每天都可以说上几句悄悄话呢。
    半年过去,明丰央人到施家去求亲。施十非常恼怒,一个外来小子,竟然胆敢动我施家千金的脑筋,不行!明丰无法,暗自叹气,近在咫尺,犹如远隔千里;月珍无法,以泪洗面,每天依旧推窗而望,暗中与明丰商量对策。月珍父母察觉了,下令让儿子媳妇与月珍调换了房间,将月珍打入了后进的冷宫。
    八月初一那天,施十夫妇要进香去了,临行叮嘱儿子媳妇好生看管月珍。可是,一不留神,月珍就不见了,找来找去遍寻不着。兄嫂俩立马直闯明丰肉铺,下午的肉铺不作生意,店堂内空无一人,两人冲上楼去。果然,月珍与明丰正在房间内卿卿我我呀。兄嫂俩勃然大怒,嫂嫂嘴里不清不爽的,兄长更是凶狠,当胸一把抓了月珍就拖。月珍猛地一挣,脱出身来,打开南窗,纵身一跃,“通”的一声就没了人影。这一段市河的水特别深特别急,等到救上岸来,月珍已经告别了人世。明丰泣不成声,独自上楼悬梁自尽,只留下了廖廖几句遗言:吾与月珍生不能结连理,愿死后作夫妻,望善待吾母,善待月珍父母。肉铺积蓄,留一份作吾母养老,余悉用于改建西边木桥。
    懊悔莫及的施家夫妇痛定思痛,将月珍与明丰合葬一处。花了一年时间,施十主持建桥工程,大德三年石桥落成,施十从“明丰”与“月珍”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取名“明月桥”。合镇民众为石桥的建成而高兴,也为施、杨两家的和好而高兴,用谐音将新建的石桥称为“民悦桥”,后来干脆冠上杨明丰的姓氏,叫做“杨家桥”。
    大陵桥,《黎里志》:“大陵桥,跨作字染字两圩,初建无考,明成化十三年(1477)道士吴云山重建。”现在根据专家学者考证,大陵桥可以确定初建于南宋。首先,从现存的石质来看,目前的大陵桥是梁式桥,由五块长条石组成,最西边的条石长5米有余,宽约1米,标准的武康石。江南水乡,尤其是苏州四乡的市镇,南宋时期建桥,几乎全用武康石。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来到黎里,基本确定该桥始建的年代为南宋。其次,大陵桥,俗称“庙桥”,一桥挑二庙,它的南岸是财神庙,黎里民众都称之为“小庙”;北岸是全真道院,黎里最大也是最早的一所道院,黎里人称之为“大庙”。在江南,历来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的谚语,也就是说,建庙的同时也须建桥。查《黎里志》卷五寺院,全真道院始建于元至元二年。顺便提一下,不知徐达源何故下了“元至元二年”一语,其实当时黎里尚在南宋统治之下,距南宋为北元灭掉尚有14年个年头,正确的说法当是“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在古人心目中,桥在这种佛门之地,大有转换时空的功用,过桥,就如由凡尘俗世登临佛门仙境。因此,大陵桥可以确定始建于1265年。
    最窄的桥
    黎里最窄的桥是梯云桥,俗呼唐桥。此桥《黎里志》有记载:初建无考,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和光绪二十年(1894)分别重建。1894年再建时,桥梁上有刻石“光绪甲午年重建”,桥孔的宽度有变,上宽3.9米,下宽3.7米,成为倒梯形,留下了一段真实的故事。
    黎里,一条三里长的市河由西而东把全镇隔成两半,全仗市河上那十座石桥,沟通南北,方便两岸民众。十座桥九座是丈三以上开阔,独有镇中心的唐桥最最狭窄,只有丈一,把个黎里市河卡成亚腰葫芦似的。唐桥只有丈一的情委理曲说来话长。那是老船爷华之洞与新船爷陶二斗法的产物。
    
    (2.3.2梯云桥)
    华之洞是黎里镇的船爷,拥有良田千亩,打造了两条梭飞船,一名华新,一名华兴,备有“拨倒厅”和“茶酒担”,成龙配套出租给婚丧喜事的人家,独行生意,财源滚滚,一家老少活得悠哉游哉。
    不料乡下有个财主陶二,竟然想同华船爷别别苗头,他打造了两条更大更气派的梭飞船,外加买了两条小舢舨,也备了拨倒厅和茶酒担,大有压倒华之洞的架势。
    江南水乡遇到红白喜事都要租用梭飞船,这种船二篷两橹双篙,雇佣的水手又都是好把式,据说这种船象梭子一样来往如飞,因此称为梭飞船。拨倒厅是一种可以临时装拆的简易廊棚,一般用红松做架子,上面盖上抹过桐油的竹榻子,晴雨两用。茶酒担就是茶壶酒壶盆盘碗筷,有时还兼带拆卸八仙桌和长凳椅子。遇到红事白事的人家拖不开场子,就租用拨倒厅茶酒担在空地上设宴办酒。
    光绪二十年秋,下丝村的王老头死了,儿孙们决定让王老头风光风光,向新船爷陶二租了一大二小三条船游丧。游丧线路,由西向东穿过三里长的市河,绕过镇东的北角亭再向北沿后长荡回村安葬。新船爷的两条翘头小舢舨在前,一条开道,一条放铳,那条新打的梭飞船,全船朱漆金光雕花画彩,当中两条舱跳,二尺阔半尺厚,从船头直通到船梢。灵柩就安放在船正中,下垫红毡毯,上放万年兴。两旁挤满了披麻戴孝的儿孙。后面六只乡下赤膊船,坐的全是功服、缌麻的小辈。
    游丧船摆开一字长蛇阵,顺风顺水直穿市河而来。镗──镗──镗,通──通──通,小舢舨上锣声铳声响了起来。梭飞船上的水手身手矫健,上身白竹布紧身马甲,九档头排纽,下身玄色灯笼裤,脚穿黑色步云鞋,一样的打扮一样的健壮,动作干脆利落,步伐矫健有力,步云鞋上那一对蓝色绒花更使脚下生风。双橹两篙,合着号子一齐发力,激得船头的水声呼啦呼啦作响,梭飞船箭一样地射向镇中心的唐桥。
    新船爷陶二缓步从茶馆里踱出来,黑胖的脸上那一双肉里眼高兴得只留下一条细缝,左手托着紫砂茶壶,右手捻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几根胡须。借着锣声合着铳声,两只小舢舨直冲唐桥,梭飞船载着一船哭声犹如一把巨大的梭子飞了过来。轰──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震得船上噎住了哭声,震得两岸看热闹的人大惊失色。唐桥抖了三抖,剧烈的磨擦使船舷冒出了阵阵青烟,拼命往前窜的梭飞船痉挛着,被两个桥墩牢牢地卡住了。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船头刚过桥洞,前舱的船舷就被死死的卡住了,丈二的船竟然被丈三的桥洞卡死了。
    满心欢喜的陶二足足三分钟没有回过神来,只见他气急败坏地奔到河埠头,声嘶力竭地命令:“退船,退船,快退船!”可是,丧家坚决不肯,自古以来,只有送丧的规矩,没有退丧的道理,退丧是要触霉头的!唐桥咬死了梭飞船,立时招来了全镇百姓,人声鼎沸,舆论哗然。几个有头脸的人物最后定了调子:退丧是不行的,黎里不能破这个规矩!
    陶二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沙哑着嗓子,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砍砍……砍掉船舷子……”两个水手跳上岸,从棺材店里借了两把大斧,乒乒啪啪一阵子,船舷子变成了碎木片掉到了河里,随着旋涡转走了,砍了船舷的梭飞船,赤膊鸡似的灰溜溜地向东氽去。
    这场好戏的导演就是老船爷华之洞。想当初陶二在乡下打造梭飞船,华之洞又气又急,恨不得立马宰了陶二这只田墩狗。也不知是哪位菩萨显的灵,黎里镇中心的唐桥正好重建。横跨市河的石桥共计10座,每座的宽度都超过丈三,照老例重建的唐桥也应当是这个尺码。阿弥陀佛,华之洞突然心生一计,马上化钱雇了一个江北小叫化子到陶二家去。一个黑不溜秋的小叫化子来讨几个小钱要几口冷饭,丝毫没有引起陶二的注意。不过,傍晚时分,华之洞已经知道了陶二的梭飞船长三丈六,阔一丈二。
    接下来,华之洞成竹在胸,登门造访了桥把头,到底送了多少银元,至今谁也闹不清了,反正唐桥的两个桥墩成了升箩形,上面宽丈二,下面宽丈一。现在,这座梁式单孔石桥,作为文物保护至今,完好无损。每当水浅时,老一辈总要指着倒梯形的桥墩说起华之洞和陶二的那段历史。(2006年版《古镇黎里》,故事时间作民国二年,现据梯云桥梁上“光绪甲午年重建”石刻改正为1894年)
    “道儒拙演”的桥
    都说道家清心寡欲,儒生清高孤傲,却不料,为了钱财,在庙桥两边,演出了一场滑稽戏。至今黎里的百姓有句口头禅:“道儒拙演在庙桥”。
    话说全真道院,天天香烟缭绕,香客们随愿乐助,功德箱内捐钱捐银,财源滚滚。
    晚清时间,黎里有几个秀才,不肯苦心勤读,中举无望,于是缠在一起,竟然打起了全真道院的歪主意来。他们凑了几十亩田地,放出风声要捐给全真道院作庙产,公推张秀才为头头,目标是当庙董控制道院的财权。道院的道长,决非等闲之辈,素与苏州玄妙观有联系,嗅出味道不对,专程赴苏州到观前街一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作了禀告。在玄妙观道长的支持下,全真道院不理不睬,秀才们所谓的捐赠不予接收。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秀才们购买了对岸庙桥弄弄堂口的几间店面,建了一座财神庙。财神菩萨又叫路头菩萨,因此财神庙又叫“路头堂”。这个路头堂,上下二层,上层三开间,横跨庙桥弄,下层只有东西两间,当中一间就是庙桥弄,规模很小。于是,黎里老百姓,都把全真道院叫作大庙,称这个路头堂叫小庙。
    明朝以来,庙桥弄就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商家店铺满满档档,人气非常旺盛。秀才们一手拿如意一手打算盘,自认为财神庙一建,所有祈求发财的男女老少,肯定前来烧香。
    可是黎里的香客毕竟有限,再说人们也不可能天天烧香。为了发财,一大一小两座庙,纷纷施出浑身架数,争夺起香客来了。路头堂里的秀才们,每天派人四出拉客;大庙的道长一看,不妙,也派出小道士在庙桥上,上岸和下岸的街道上拉客。不论是大庙还是小庙,一旦有客进来,他们就千方百计地要人“随愿乐助”,本来功德箱内捐铜钿,全凭自愿。可这“随愿乐助”在他们嘴里一遍遍地重复,一遍遍地唠叨,不知怎么的就变了味儿。对此,黎里以及四乡民众,日益反感。儒家历来以清高为本,道家本应倡导清静无为,竟都染上了铜臭。于是“道儒拙演在庙桥!”一语出在众人的口中,流传至今。
    “厚脂纳得”的桥
    黎里镇东九成湾,有座民国年间建造的梅兰桥,沟通南北两岸,镇上老人往往在桥名前加上“厚脂纳得”(黎里土话,就是涂脂抹粉的意思)四字。原来,这里有一段真实的故事。
    黎里镇九成湾是个热闹地段,南边连接着好几个相当规模的村落,最大的村叫荡上,村民成百家,再加临近的浙江南湾、廊下、田乐等乡村,那里的村民购物办事到黎里上街,走九成湾最为便捷。可是,从荡上到镇东头,隔着两条河,都只有一只曳渡船,靠行人自己曳船过河。两条河水流又急又深,一到发水时节,更是湍急无比,经常有人落水,每年总有人在这里溺水身亡。因此,大家都希望这里能够造石桥。
    民国十八年,荡上到黎里九成湾建起了第一座石桥。说起建桥的起因,倒也算趣事一桩。黎里有两个生意人,诸葛储南和汪星伯,他们喜听评弹《杨乃武与小白菜》,听说小白菜毕秀姑在浙江仓前镇的尼姑庵内当尼姑,决意要见一见小白菜。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向尼姑庵的师太说了一大堆好话,答应不谈往事不提问题,又捐了8块大洋,才到得庵内见到了小白菜。尼姑庵内,一位年逾古稀又饱经风霜的老尼姑,对着两个年近不惑的商人进行了一番絮絮不休的告诫,其核心不外四个字:“多做善事”!不久,诸葛储南和汪星伯合力在荡上到黎里九成湾之间的小河上造了一座石桥,从二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定为“南星桥”。受到合镇百姓和四乡农民的称赞,黎里镇上20多位头面人物与诸葛储南和汪星伯在桥上合影留念。这个桥名,取得有来由,元朝大德三年建造的明月桥,就分别从一对情人的名字中拈取而组成的。不料,民国年间,黎里又出现了第三座这样取名的石桥,且引在黎里引发不小的骚动。
    黎里的荡上到镇上,还有一条河,在九成湾,湍急的水流使曳渡船时不时发生险情。南星桥落成后的1931年,有个姓金的商家愿意独资造桥。金家在清末民初经商得法,乡下有好几千亩良田,镇上开有米行、酱园、油厂和南货店,还经营着黎里镇明星发电厂,财源滚滚,很快就富甲一方了。在九成湾建桥,这是造福当地的大好事,人人赞成。桥址选择恰到好处,南面是糖坊,桥北左右分别是王宝和豆腐店和东莱阁茶馆。建桥非常顺利地进行着,不料,在桥即将建成的当儿,桥联,特别是桥名,遭到了众人的非议。先看桥联:
    朝东的一联:新建设,遥瞻揽胜;利交通,近接南星。
    朝西的一联:万人屐响,功比慈航普渡;两岸钩连,德存众口成碑。
    前一联,镶嵌了两个桥名,东边是黎里著名的八景之一的揽胜桥,南边就是诸葛储南与汪星伯斥资所建的南星桥;后一联,把造桥的功德与观世音并提,吃定众人有口皆碑,不由人产生了某些反感。
    最难接受的是桥名。捐资者丈夫叫金梅钦,妻子叫沈兰芬,他们从名字中取出“梅兰”二字,同时又忽发异想,再在前面加上姓氏“金”,定名为“金梅兰桥”。消息一出,连日来东莱阁茶馆里,座无虚席,沸翻盈天,大家都在议论桥名的事。修桥铺路本是行善积德之举,现在变成勒石留名的举措,多数茶客认为金家的脸皮确实够“厚脂纳得”的了。众人的议论归议论,可金家照样把桥名刻上了石碑,这一下可动了众怒。
    再说,九成湾附近的房子及道路,大半属于镇上另一富户周湛伯的,周决定出面交涉,因为桥北堍豆腐店和东莱阁茶馆都是周家的房地产,两爿店面之间的道路当然属于周家,于是周氏提出,如果金家执意让桥姓金,那么桥北堍的地面将不让姓金的通过。
    当时,民事纠纷大多在茶馆里让众人评说,俗称“吃讲茶”。周家扬言同金家在东莱阁茶馆吃一回讲茶,让黎里的父老乡亲评出个长短来。金梅钦总算还点儿自知之明,知道东莱阁茶馆里的舆论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让步,去掉“金”字,改刻成“梅兰桥”。又几经周折,才勉强获得众人的通过。
    20余年后,梅兰桥重建,人们撤掉了两副桥联,又有人找来了那废弃的“金梅兰桥”条石,一凿为二,倒置着嵌在南侧的桥基上。80多年后的今天,梅兰桥上仍然可以看到那两块石碑,一块有“金梅”二字,另一块是“兰桥”二字,仍然倒置着。黎里的老前辈,过桥时,大多会指着倒置的这四个字,说起那一桩“厚脂纳得”的前因后果。
    桥的传说
    上面写到的几个有关桥的故事,全是真实的历史。除此之外,黎里的桥还有不少传说,太平桥、秋禊桥、夏家桥和青龙桥都有。下面,单就青龙桥说说有关它的两个传说。第一个叫“青龙压倒大蛇”。
    清朝中期,黎里的当铺多,油车(榨油的作坊)更多,素有“九当十三车”之说。黎里的南港集中了一批油车,打油要用牛,每个油车都养牛。每天,养牛人都要牵着牛到南漾里去吃蒿草。
    
    (2.3.5青龙桥)
    一天傍晚,一位榨油师傅引着一头大牯牛,来到南漾的蒿草边,牛吃饱了,正卧在水里静静地养神,突然,牛好象受到什么惊吓,直往岸上窜。放牛师傅眼尖,瞥见一条大蛇,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在牛蹄上冒了一下。不到半天,这个惊人的发现一传十,十传百,全镇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南漾里有一条大蛇,碗口来粗,一丈有余。
    再说,又有一个养鸭人,说他天天在南漾放鸭,鸭子越放越少,每天总是少一只,真莫名其妙。现在恍然大悟了,原来竟是这条害人精的大蛇。
    黎里合镇都想除掉大蛇,镇上几个头面人物终于请到了一个善于捉蛇的叫花子。叫花子先到南漾里四处转悠,整整一个礼拜,认准了大蛇的洞穴,接着他四处采集蛇草,采了整整一筐。可是他仍然不称心,继续寻寻觅觅的,最后在青龙桥上找到了一棵特大的蛇草。由于青龙桥边上有一只小庙,香火旺盛,天天不断,那蛇草一年四季受到香火的缭绕,感应到了灵气,生长10多年了。叫花子一看高兴啊,对啊,只有青龙才可以压倒地头蛇呀!叫花子把自己采集到那筐药草全部捣碎,放在一只七石缸里,请全镇老百姓每人往缸里吐一口涶沫,叫花子跳进缸里,虔诚地沐了一个浴。取出那颗青龙蛇草,搓揉之后,全部服下,立即窜入水中,探准了大蛇的洞穴,生擒了大蛇。
    仍旧是这座青龙桥,黎里百姓都叫它相家桥,实在应当是蒋家桥,是蒋家姆妈造的。这蒋家桥有个“再来人”的故事。
    明代成化年间,有一位姓蒋的小业主,生有一个儿子,聪明,记忆力极好,过目成诵,看来蒋家从此可以出头了。可是此儿身体虚弱,经常生病。儿子16岁时,父亲撒手人寰,临终时,交待后事,要妻子好好培养儿子成才。可是,父亲去世后,不到半年,儿子患上了一种特殊的毛病,背上生疮,一个好了又一个,一个好了又一个,连续开了好几刀,依然没有断根。郎中说,这种疮可能还会生下去。蒋家姆妈,决定做一件功德,求神仙保佑儿子。当时黎里镇东的南北两岸,交通不便,在九成湾附近,只有几座小木桥,吱吱嘎嘎的,一摇三晃,雨雪天如果再加大风,跌入水中的人不少,甚至丢了性命的。蒋家姆妈决定在此建造一座石桥。取名青龙桥,镇压水患,为黎里百姓造福。她拿出了全部积蓄,请了一个工程队,把头师傅画出了图纸,派人到浙江德清的武康山去采集石料,初步加工后,调遣船队运回黎里。石桥造到一半,家里所有的银两就全用完了,蒋家姆妈就卖掉所有的金银首饰,仍旧不够,再卖家俱,最后卖掉房子,才勉强把桥造成。黎里百姓为了记住这位好心的蒋家姆妈,都青龙桥叫作“蒋家桥”。后来,黎里的油车(就是榨油的作坊)招来了不少绍兴人,绍兴人嘴里的“蒋”字听上去如同“相”字,就以误传误变成了“相家桥”。
    再说儿子背上的疮,依然在一个个地冒出来,一连开了八刀,儿子的命仍然没有保住。孤苦伶仃的蒋家姆妈人财两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建桥的几个师傅,看她可怜,为她在桥的南堍,搭建了一间小屋,仅仅容得下一个铺位,一张炕灶,蒋家姆妈住了进去,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
    每年丈夫与儿子忌日,蒋家姆妈祭奠时,总是哀哀痛哭。年复一年,时光荏苒,20年之后的又一个儿子的忌日,蒋家姆妈在桥堍的小屋里边祭边哭,边哭边诉。忽然一首官船停在了九成湾的傅家浜口,距蒋家姆妈的小屋只咫尺之遥。一位年轻潇洒的官员站到船头上,仔细地聆听着哭声,似乎心有所动,官人侧耳细辨,那一声声的哀怨有着催人泪下的故事,而且这故事怎么如此令自己心惊肉跳呀。官员立马上岸钻进小屋,一位老阿妈,苍老憔悴,正伤心欲绝。官员急忙问讯,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年轻官员突然双膝跪下,哽咽地叫着“妈妈!妈妈!”蒋家姆妈大惊失色,忙请客官说明原委。后生说,自己生下来背上就有八个刀痕,算命先生断言,这是前生留下来的刀疤。我的出生地都称我为“再来人”。现在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就是您的儿子呀。20年后,我又是小伙子了,我考上秀才,又中举中进士,现在正到湖北出任麻城县知县。啊呀,母子相抱痛哭不已。
    儿子当即迎母亲上船,一起赴任。蒋家姆妈走后,这间小小的居室被当地人改成了路头堂。
    桥的雕刻
    黎里石桥的雕刻纹饰十分丰富。青龙桥有龙头、覆莲,望恩桥、秋禊桥有轮回,道南桥有二龙抢珠、五蝠捧寿等等。
    青龙桥的龙头左右两侧一共8颗,两两对衬,4颗武康石,4颗花岗岩,龙头伸出桥身,居高临下,针对滔滔的东流水,似乎一定要河水安静服贴,不得兴风作浪,保障合镇平安。龙头雕出了黎里百姓美化石桥的艺术,更映现了百姓们镇压水患的迫切需求。
    青龙桥的青石望柱上,雕刻着美丽的覆莲。我国自古喜爱莲花,多少文人墨客对它歌咏赞叹,抒怀寄志。屈原的《离骚》就有“集芙蓉以为裳”的高洁追求,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佳句,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千古绝唱,不仅赞美了莲花亭亭玉立的绰约风姿,更赞美了她“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圣洁本性。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又把莲花与佛教联系起来,在虔诚的佛教信徒心中,佛即是莲,莲即是佛。
    黎里相当多的百姓崇信佛教,除了覆莲,青龙桥与望恩桥、秋禊桥的轮回也是百姓们信佛留下的印记。
    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认为人的生死祸福、富贵贫贱都由前生注定,消极作用十分明显。不过,造桥人把轮回图案刻在桥中心,让过桥的人天天踩它看它,也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教化效用。轮回本出于佛国,非常玄妙,不过佛教传到中国,大多被吸收被汉化,且看一看汉化了的轮回吧。
    
    (2.3.6青龙桥轮回)
    神魔小说《西游记》第11回“游地府太宗回魂”:前进多时,却来到“六道轮回”之所,又见那腾云的,身披霞披;受禄的,腰挂金鱼;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奔走轮回之下,各进其道。唐王问曰:“此意何如?”判官道:“陛下明心见性,是必记了,传与阳间人知,这唤做‘六道轮回’,那行善的,昇化仙道;慈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不可否认有人的确由此广积功德,也有人由此而改恶从善。
    
    (2.3.7道南桥石刻二龙抢珠)
    道南桥有二龙抢珠和五蝠捧寿,前者桥上较多见,后者则较为罕见。五蝠捧寿是民间流传的吉祥纹饰,寓意万福万寿,桥面正中刻寿字,四周匀称地分布着状似云彩的五只蝙蝠。照例蝙蝠的形象算不上如何的美丽,不过老百姓以他们丰富的想象,通过大胆的变形移情手法,把蝙蝠描摹得翅卷翔云,风度翩翩,真是值得骄傲的创造。蝠与福谐音,五只蝙蝠即五福,说法不一,但大同而小异,主要是寿、福、康宁、攸好德、考终命。通俗地说就是:一求长命百岁、二求荣华富贵,三求吉祥平安,四求行善积德,五求人老善终。
    走桥风俗
    吴地的走桥遗风已有千年之久。据说走三桥能治百病,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走过三桥就可以袪病消灾。吴地一向流传着“行过三座桥,一年病灾消”的俗语。明代太仓秀才陆伸有《走三桥》诗:“细娘吩咐后庭鸡,不到天明莫浪啼。走遍三桥灯已落,却嫌罗袜污春泥。”
    明清两代,黎里镇上人家结婚,轿子都要到青龙桥上兜一转,其实来到这里,新娘早让人抬着走过了二座石桥,青龙桥是最后一桥。至今黎里还留传着“青龙桥头兜一转,龙门鱼跃代代传”的吉祥语。
    其实在吴地走二桥走一桥都是可以的,黎里自古还有走一桥、走二桥求子得子的习俗。
    传说明朝洪武年间,镇西横街南头有家姓沈的乡绅,因没有儿子传代,天天走过一座小木桥到镇北的罗汉寺去烧香求子,一年四季风雨无阻,赤诚之心终于感动了黎川桥神,桥神向玉帝禀告,玉帝命观音娘娘赐予沈家一子。沈家得子后,将天天走过的木桥改建成石桥,取名“子来桥”。从此后,走子来桥求子成为黎里的风俗。
    子来桥边上还有一座名叫“里仁桥”的石桥,因年久失修而残破不堪。俗话说“烧香念佛图自身,修桥铺路利子孙”。边上居住的鲍家聚族商议决定拿出银两重建里仁桥,桥名“里仁”,出于《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之句,就是要将爱心施于邻里街坊,惠及乡里。桥建成后,百姓们都叫里仁桥为“鲍家桥”。鲍家桥与子来桥是一对钥匙桥,“鲍”与“抱”谐音,想想也在理,一个大胖小子来了,自然一家子争着要抱啰!从此黎里镇上嫁女的人家,必定经过子来桥与抱家桥,以求早生贵子。
    桥名与桥联
    先看桥名,古人为桥取名颇能显现那个时代的心理追求。上文说到的“子来桥”“鲍(抱)家桥”,反映了多子多福的心态。
    太平桥、万安桥,祈求平安。新丰桥、鼎丰桥,祈求农田丰收,明清两代的黎里镇,是个粮食专业市镇,农业收成的好坏,与全镇百姓休戚相关。
    最典型的要数梯云桥了,至今的老人还能回忆起前人吟诵的一首七言绝句:“三寸舌是安国剑,五言诗作上天梯。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梯云桥,处于黎里镇的中心地段,可以说是最高的桥,与梯云桥形制上堪称兄弟的是进登桥,还有迎祥桥、登瀛桥,逢年过节读书人都要去走一走,以求迎来祥瑞,有朝一日名字登上小瀛洲,甚至进登金榜之首,“英雄三百辈,随我步瀛州”,那全是祈求科举发达的桥。
    再说桥联。黎里的桥大多镌有桥联,内容丰富,涉及到经济、地域、风景名胜、好客胸怀以及心理需求。
    青龙桥西侧桥联: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
    显然根据初唐四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化写而成。赞扬了黎里是块宝地,人才辈出。看得出来,黎里人自古以来都是那么地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充溢着自信,更不乏自傲。
    清风桥桥联:庚午重逢悦新盛,仲秋载造东丰盈。
    清秀一川星可望,风高千古月分明。
    清风桥又名新丰桥。第一联就运用了雁翎格,将“新丰”二字镶嵌其间。第二联运用了鹤顶格,将“清风”桥名隐藏在联语内。联语不但描述了明净的景色,交待了重建石桥的时间,还隐含着对农业丰收的祈盼。
    万隆桥镌刻的两联另有特色,将界划交待得一清二楚:
    越角吴根云横跨,左萦右带水交流。
    水流直达黎兼盛,界划始分浙与苏。
    万隆桥初建无考,清乾隆年间重建,位于黎里镇西郊,春秋战国时期,黎里位于吴越相间之处,所以称“越角吴根”;“浙与苏”,同“越角吴根”一样,这里是吴、越或者说苏、浙两省的交界之地,“黎兼盛”,黎里与盛泽两地,两镇在明清两代都属于巨镇、名镇。
    太平桥桥联:西北珠渊涵福地,东南宝阁峙文峰。
    这一联把周边的风景与名胜尽收笔底,珠渊,蜘蛛潭,在镇西北;宝阁,中立阁,又称八角亭,阁高三层有宛转桥与石驳岸相连,八角亭当时是黎里镇的镇标,上面的铜葫芦高1丈2尺,清代黎里镇东栅栏就曾移建于此。
    位于黎里镇中心的鼎丰桥,那两副桥联,包容了本处的地名:
    蚁聚千家,共恢鼎业;鲈乡四季,屡庆丰年。
    高映日华,香逢杞子;中分水色,秀挹梨花。
    前一联将“鼎丰”二字镶嵌其间,两副对联中的“鲈乡”和“梨花”,前者是吴江的别名,后者为黎里的异称,下得十分巧妙。
    可惜以上三桥,万隆与太平都已经改建,仅存桥基。鼎丰桥更向西位移,改建成水泥平桥,上述两副桥联,各剩一条堆叠在桥东北的驳岸之间。目前黎里古镇管委会正拟将此桥改建成拱型石桥,两副桥联都应当配齐重立,建议改建后恢复原名鼎新桥。
    迎祥桥联:日色照临迎百福,风光会合集千祥。
    东西迎接川流水,南北常通行旅人。
    第一联较为常见,祈福求祥。第二联,写出了黎里的繁盛,好客,有文化,有教养。
    打桩歌
    古代造桥,在建造桥墩的时候需要打桩。那是非常吃力的繁重劳动,必须多人通力合作,为了统一步调,石工们发明了打桩歌。下面引录一首黎里造桥工人打桩时唱的夯歌。它也是一种民歌或者说是谚语,里边尽是本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还有当地的典故、传说等等。一人主唱,众人和唱,主唱者即兴发挥,将眼前的事物一一唱来,一首夯歌,几乎把黎里的桥梁全唱了进去。黎里镇上的桥本有30余座,再加上近郊的,超过50座,每座桥,又不止一个名字,下面引录的打桩歌正是这样。
    支支格格,哼唷!茅竹桥呀,哼唷!
    一摇一晃,哼唷!独木桥呀,哼唷!
    弯来弯去,哼唷!九曲桥呀,哼唷!
    三步跨过,哼唷!两座桥呀,哼唷!(以上起兴阶段,没有具体说到黎里的桥名)
    阴凉舒坦,哼唷!清风桥呀,哼唷!
    中秋团圆,哼唷!明月桥呀,哼唷!(清风、明月连续出现)
    步步登高,哼唷!梯云桥呀,哼唷!
    鱼跳龙门,哼唷!进登桥呀,哼唷!
    平步青云,哼唷!登瀛桥呀,哼唷!
    连中三元,哼唷!接贵桥呀,哼唷!(以上四桥,专唱黎里读书考科举之风)
    三石一亩,哼唷!新丰桥呀,哼唷!
    秤平斗满,哼唷!鼎丰桥呀,哼唷!(以上二桥祈求农业丰收)
    阿弥陀佛,哼唷!迎祥桥呀,哼唷!
    南斗翻身,哼唷!鼎新桥呀,哼唷!(新谐音星)
    厚脂纳得,哼唷!梅兰桥呀,哼唷!
    道儒拙演,哼唷!大陵桥呀,哼唷!(以上两桥专唱黎里与桥相关的典故)
    安安逸逸,哼唷!太平桥呀,哼唷!
    热热闹闹,哼唷!浒泾桥呀,哼唷!
    要讨老婆,哼唷!通秀桥呀,哼唷!(娶老婆先须通信,通秀谐音通信)
    早生贵子,哼唷!子来桥呀,哼唷!
    要抱孙子,哼唷!鲍家桥呀,哼唷!(抱与鲍谐音)
    要吃奶奶,哼唷!汝家桥呀,哼唷!(汝与乳谐音)(以上四桥与婚嫁生子有关)
    龌里龌龊,哼唷!道南桥呀,哼唷!(道南桥附近多油车,牛过桥常常拉屎)
    咸咸哉哉,哼唷!相家桥呀,哼唷!(相谐音鲞,咸鲞,既咸又鲜的一种腌鱼)
    甜甜蜜蜜,哼唷!过唐桥呀,哼唷!(唐谐音糖)
    勿停勿歇,哼唷!叽咯桥呀,哼唷!
    到此为止,哼唷!亭子桥呀,哼唷!(亭子,谐音停止,休息)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