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人文 >

黎里古镇 地灵人杰十:女中豪杰张应春


    张应春,黎里葫芦兜村人,生于1901年,牺牲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妇女界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战士,她的光辉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她短暂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4.10.1张应春)
    年号风波
    张应春的父亲张农是清末秀才,1916年,离开了家乡葫芦兜小学,受黎里女子小学高小部之聘出任国文教员,张应春随父到黎里高小部住校就读。当时著名南社主帅柳亚子的二妹公权也在该校读书。柳亚子认为张农是个饱学的宿儒,思想又开明,决定请张农来家给公权面授国文。柳的四妹均权在高小读书,也是张农的学生。黎里女校是复式班,柳均权和张应春尽管不是同一年级,却在一个班里读书。均权本来比应春高一级,同班一年后均权高小毕业了,母亲也不放心她到外地读书,就留校再读一年,这一年均权与应春不仅同学而且成了同桌。月换星移,柳张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第二年,柳亚子就介绍张农加入了他所创建的南社,张应春因为均权的关系也经常到柳家走动。
    张应春在柳亚子的脑屏上首次留下印象,是在袁世凯称帝的那一年。
    那时,学校的每个教室都有《课堂日志》,每天由值日生负责填写。1916年,校方迫于政治压力,规定学生记载《课堂日志》必须改用袁世凯复辟的“洪宪”年号。一天轮到应春和均权值日,应春悄悄地同均权商量了一下,就在《课堂日志》上填上了“民国五年”四字。有人指出这样填写不合规定,应春义愤填膺,激昂地痛斥袁贼倒行逆施的罪行,学校师生一片哗然。对于袁贼,张农与一切有良知的人们一样,满腔愤慨,他心中暗暗赞赏女儿,但是他担心女儿遭到不测,只得违心地出来干预,劝说她服从校方决定,改民国为洪宪,可是应春态度坚决,不肯更改。
    年号风波很快传遍了全镇,柳亚子听了,心中暗暗称赞,想不到张农的女儿竟有如此的胆识,从此他对经常和四妹一起蹦蹦跳跳的张应春注目起来了。
    崭新天地
    1920年,应春考入上海中国女子体育学校,1922年毕业后远赴厦门厦岭学校任教。一年以后,柳亚子介绍她到江苏松江担任景贤女中的体育教师。景贤女中主持人是朱季恂和侯绍裘,朱是柳亚子早年在上海健行公学的学生,侯又是朱的学生,朱侯两人坚持五四精神,致力于促进女子解放和社会改造,两人都是国民党党员,1923年7月侯绍裘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景贤女中,一所弥漫着革命气氛的学校,张应春面前敞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1923年底,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柳亚子以老同盟会员的资格加入了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拉开了序幕。一大期间,柳亚子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也就在这同一时期,张应春由侯绍裘介绍加入了国民党。
    不久,柳亚子受在上海的国民党江苏省临时执行委员会的委派,在吴江秘密组建国民党地方组织。柳亚子四出联络,八方奔波,秘密发展了不少党员。8月24日,中国国民党吴江县党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盛泽镇东庙书场秘密召开,县党部正式成立。这时正好是暑假,张应春和柳亚子、侯绍裘、朱季恂等出席了大会,会上,柳亚子讲演《中华革命史》,历述中国几十年革命历程,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组织国民党的意义和国民革命的含义,张应春听了很受启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1925年初,张应春返回家乡,到黎里女子小学任教。开学不久,孙中山先生逝世,柳亚子在黎里筹备召开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柳自任筹备会主任,张应春和柳均权两人积极参与。她们要撰写一副挽联,想请柳亚子代拟,柳颌首答应,稍加思索,一挥而就:
    与被压迫民族相提携,纵赤化兴谣,人言奚足恤;
    为不平等条约而奋斗,奈黄肠遽掩,天道复宁论?
    联语充分肯定孙中山中流砥柱顶住了所谓国民党被“赤化”的谣言,无奈孙先生过早逝世,对他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能否继续执行下去,提出了深深的忧虑。张应春读了,连连点头,觉得这正是她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好辞。
    5月3日,吴江民众追悼孙中山大会在黎里市民公所隆重召开。会场门口高高矗立一座苍翠青郁的柏枝楼,上有“追悼大会”四个大字。二门口高悬“为国捐躯”匾额。礼堂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大幅遗像,两旁是柏枝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上午九时,大会正式开始,张应春担任司仪,柳均权任司花。柳亚子以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身份担任大会主席,作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的报告。被邀赴会的国民党江苏省临时党部侯绍裘发表了《如何竟孙先生之功》的演说。接着是张应春,她简单回顾了孙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四十年的历史,接着论证说,主张实现三民主义,必须实行三大政策。如果没有共产党员协力同心,国民革命就不可能成功,如果抛弃三大政策,就意味着背叛了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她号召大家时刻不忘忠实执行三大政策。张应春的演说旗帜鲜明,声情并茂,全场尽惊。柳亚子对张应春自认是非常熟悉的,可是她能够在大会上发表如此雄辩的演说,却让柳亚子深感意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来此话不虚。
    下午,大会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游行。三里长街人山人海,庄严肃穆的游行队伍缓缓行进。张应春和另一女党员瞿双成捧着孙中山遗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当时黎里女子剪发尚未盛行,她俩却是齐耳短发。有人悄悄地称她们是“盛泽尼姑”,几个小孩听了,就大叫起来:“大家来看盛泽尼姑!”柳亚子皱起了眉头,盛泽是吴江县的大镇,那里的尼姑大多做暗娼生意,张应春的发型同尼姑相似,这“盛泽尼姑”明显是带着侮辱性的。听了叫喊,人群中起了一阵阵骚动,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张应春镇定自若,她满脸肃穆,两眼依然发着炯炯的光芒,坚定地走在游行队伍前面。目睹此情此景的柳亚子更加折服,他暗暗称赞说:“好,一个思想健全的进步分子!”从此,柳亚子认定革命事业必须倚重张应春同志。仅仅过了14天,在5月17日,柳亚子担任临时主席的第四区(即黎里区)分部会议上,张应春被补选为区分部执行委员。
    冲锋猛进
    正当民众沉浸在痛悼孙中山先生的巨大悲伤之中,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了,消息传来,古镇黎里群情激愤。柳亚子张应春等人拍案而起,立即投身到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的浪潮之中。6月2日,柳亚子与张应春领导的第四区分部联合吴江县党部及吴江各区、各公团发表通电,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收还全国租借地”等条款。3日下午,柳亚子、张应春还有小学校长毛啸岑等13人召开第四区分部会议,讨论声援活动,议决由柳、张、毛等五人组成演讲队,向群众演讲宣传。当夜,就在业余夜校举行首场演讲。他们演讲的题目是《英巡捕惨杀学生的详情》《现在的国际地位和救国方针》等。柳亚子有点口吃,演讲的效果打了折扣,而张应春的演讲,声泪俱下,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黑压压的人群中,时不时响起口号声:“打倒帝国主义!”听众内有几个人狠狠地把大英牌香烟扔在地上,高声宣称,从今往后拒购帝国主义的货物。
    在柳亚子和张应春等人的努力下,黎里国民外交后援会宣告成立。简章规定:本会以取消不平等条约,收还全国租界及租借地为宗旨。不几日,国民外交后援会在吴江各乡镇如雨后春笋一齐涌现,全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怒潮。6月30日,黎里全镇罢工、罢市、罢课,爿爿商店门前竖起白旗,条条标语赫然醒目:“打倒帝国主义!”“毋忘五卅,坚持到底!”柳亚子与张应春等人组织了三千多群众怀着巨大的悲痛,进行了五卅殉难烈士公祭大会。会场上人人臂缠黑纱,会后进行游行,“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声传遍大街小巷。傍晚,张应春又赶回出生地葫芦兜,率领第五分校的学生,在尤家港、张家港等附近乡村游行示威,演讲宣传,散发传单。为在物质上救助上海五卅死难烈士家属,柳亚子、张应春、毛啸岑等带领人员进行募捐,张应春带头捐了大洋一元,全镇二百多个单位和个人共捐大洋338元,小洋95角,钱40文。
    在震天动地的怒吼声中,7月14日,中国国民党吴江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黎里镇第四高等小学召开。中共党员应柳亚子之邀,前来的有侯绍裘、沈雁冰、杨贤江、王一知、姜长林、董亦湘等。张应春与三百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柳亚子主持会议,会议议决成立青年、妇女、农民、工人四个运动部,领导全县的反帝斗争。7月15日至19日,历时五天的吴江地区夏令讲习会在第四高等小学举行。反帝斗争的实践锻炼了张应春,志士仁人的论说启迪了张应春。侯绍裘演讲的《五卅惨案与中国工农党》,使她进一步认识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工农阶级的关系;沈雁冰讲的《最近国际间之政治状况》,为她拓宽了政治视野;王一知的《妇女问题》使她认识解放妇女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意义;朱季恂的《革命口号及其方法》,使她格外理解革命斗争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
    有柳亚子引路,张应春踏着五卅烈士的足迹,在反帝斗争的风暴中跌打滚爬,不断受到革命理论的武装,正如她在《入了政党以后》一文中说:“既是入了政党,就只知有党,牺牲一切,努力的革命!努力的宣传!新社会就在目前了……向前冲锋猛进啊!”面对严酷的形势,张应春已经有了为革命献出一切的思想准备。
    不断迈进
    1925年5月,中共上海市地委召开会议,研究在临时省党部的基础上组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提出了包括柳亚子、候绍裘、朱季恂等13名执委的名单。6月,候绍裘就执委人选等事宜,写信给柳亚子征求意见,并要求柳亚子推荐一名省党部妇女部长。柳立即想到了张应春,刚好盛泽镇的徐蔚南有事到黎里来,徐是柳亚子赏识的人才,柳不但介绍他参加了新南社而且介绍他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来得正好,柳亚子就物色妇女部长一事征求他的意见。话音未落,徐氏就说非张应春莫属。所见略同,柳亚子非常兴奋。8月初,候绍裘和姜长林从上海赶到黎里,专门同柳亚子一起确定省党部妇女部长的人选,柳亚子推荐了张应春。张应春本在松江女中工作过,侯绍裘、姜长林对她有较多的了解,就此确定下来。
    8月10日,吴江县党部的同志约柳亚子在同里罗星洲聚首,这时罗星洲水中央的白莲开得正盛,柳亚子不由得“颇涉遐想,盖有感于百年前民族革命家白莲军女首领之故事”,由古而今,浮想联翩,一百多年前历史的需要,王赛昭出山,成为一代巾帼英雄;百年之后的今天,为顺应时代潮流,张应春又将作为女中豪杰登上历史舞台,叱咤风云,诗思涌上心头,于是口占一绝:
    一蒲团地现楼台,秋水蒹葭足溯洄。猛忆船山诗句好:白莲都为美人开。
    8月23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闸北景贤女中分校举行成立典礼。柳亚子、侯绍裘、朱季恂当选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张应春等九人当选执行委员。柳亚子任宣传部长,侯绍裘任副部长;朱季恂任组织部长,姜长林任副部长;宛希俨任青年部长,姚尔觉任副部长;张应春任妇女部长,杨明暄任副部长;刘重民兼工人部长;戴盆天任农民部长;黄竞西任商人部长,黄麟书任副部长。省党部设立秘书处,姜长林兼任秘书长。
    遗憾的是,张应春因脚疾(患丹毒)发作而迟迟未能去上海就职。这时,国民党右派势力日益猖獗,早在5月17日南京市党部成立大会上,右派就唆使流氓打手冲进会场,殴伤临时省党部朱季恂、张曙时等人。后又擅自另立南京市党部,企图接管临时省党部。右派分子还在广州、上海等地发行刊物,成立“孙文主义学会”,全面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面对右派势力的猖狂进攻,江苏省党部一成立就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柳亚子穿梭于上海、黎里两地,兼管江苏和吴江党务。张应春病卧在床,欲动不能,心急如焚。9月30日,她写信给柳亚子说:“这次常会我不能出席,您能够赴会也是我的幸事。因为您可以代我声明,而且返黎里,或可详细地告诉我议决的事情和指教我。不过我现在舍下,足病仍旧未愈,亦不见厉害,多走就感苦痛,多坐亦不见适,唯卧床则觉舒服──奈何!!!”又写道:“我意国庆日就近了,我们借这个机会可以增多些工作和活动力,所以议决的事情须急急执行,您道如何?但是我久病未愈,屡次缺席,问心何安呢?闷极!恨极!”
    捱到10月下旬,张应春毅然冒着沪宁线上奉直军阀猛烈的炮火,扶病奔赴上海。
    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20名执监委,中共党员12名,共青团员一名,其余都是国民党左派,堪称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亲密合作的典范。张应春一到上海就全力以赴参加工作,常同柳亚子、姜长林、妇女部秘书史冰鉴等研究工作到深夜。她深入南京、苏州等地作调查研究,妥善安排全省的妇运,协助组织部审查新党员发展党组织。
    经历了斗争的考验,张应春由侯绍裘、姜长林介绍,经江浙区委批准,1925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在当年12月17日给柳亚子写了一封信,说:“我以为入了党,当然以此为前提了,一切都可以牺牲的。至于使命呢?我们恐怕无异吧──革命──孙先生遗给我们的使命吧。”
    为了迎接1926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1月12日,上海执行部的女同志会上,张应春被推选为二大江苏女代表。她积极吸收多方意见,准备了向大会报告的三个问题:一、经费问题;二、妇女部独立,不要由男子任部长;三、注重劳动妇女工作。当天她写信给在黎里的柳亚子,通报情况,并征求意见说:“其余的要求可以增加的我想不出什么,你可以代我想出几个么?全国大会我们省部也是要出席的,我们也可以先想了些事情去要求的,你道如何?”
    国民党二大于1926年于1月1日至19日正式召开。张应春与朱季恂、侯绍裘等五人作为江苏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柳亚子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朱季恂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两人仍兼江苏省党部委员,负责江苏党务。大会期间,张应春聆听了代理中央宣传部长毛泽东所作的报告,邓颖超代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作了妇女运动的报告,以及何香凝在公祭廖仲恺公祭沙基惨案死难烈士大会上的演说。她认真撰写并递交了江苏妇女运动的书面汇报,提出了关于妇女运动的两项议案:一、中央各省党部组织妇女运动讲习所函授班案;二、中央各省各县党部附设平民妇女学校案。
    经风雨见世面,张应春深深感到自己还太稚嫩,萌生了进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学习的念头,想多学点革命理论,可以更好地领导全省妇女运动。1月7日深夜,张应春在灯下给柳亚子写信说:“在此我觉得我的能力实在太薄弱,学问实在不够,明年想进上海大学新社会学系求学,不知做得到么?你在同志的地位来切实地评论一句好么?”这一阶段的柳亚子正在平望召开第四次全县代表大会,张应春非常关心,她问“吴江方面党部进行如何?代表会结果谅很好,楚女、长林宣传结果如何?请告我听听。”她特地向二大会务处登记要求给柳亚子直接寄二百份大会日刊,以便让柳亚子等人对二大有个全面的了解。
    在柳亚子等人的支持和努力之下,张应春如愿以偿,由省党部具函介绍,做了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的旁听生。上海大学是中共创办的培养干部的学校,共产党人邓中夏、张太雷、蔡和森、肖楚女等都是这所学校的教员。张应春入学后,听得最多的是瞿秋白、恽代英的课。她如饥似渴,一边投身革命实践,一边学习革命理论。
    创办《吴江妇女》
    
    (4.10.2《吴江妇女》)
    在上海大学期间,张应春边学习边思考,认识到革命舆论对革命实践的重要意义。她认为省党部应当办一份大型日报,妇女部需要办一份月刊或半月刊。说干就干,雷厉风行,这是张应春的工作风格。
    办刊物,张应春很自然地想到了柳亚子。从1923年4月开始,柳亚子团结了64位进步的知识分子,创办了《新黎里》报,柳曾经多次向张应春约过稿,应春根据亲身感受,在《新黎里》报上发表过好几篇文章,比如《剪发问题》《束胸和社交》等等。为了倡导妇女运动,1925年夏,张应春筹备暑期妇女学校,在《新黎里》报上刊出《招生简章》,发表了她撰写的《怎样可以补救我们年长失学的女同胞们》等文章,开学时还刊登了开学消息。有了过去的愉快合作,又加上柳亚子正好中止了《新黎里》报的业务,定居在上海,张应春就把创办《吴江妇女》的构思向柳亚子和盘托出,得到了柳亚子的肯定,她草拟了创办《吴江妇女》月刊的计划,上报中共党团组织讨论,转请中共上海区委批准。柳亚子提议,《吴江妇女》作为月刊,每月8日出版,创刊号定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以介绍国际妇女节为中心内容。
    1926年3月8日,《吴江妇女》创刊号问世,《发刊词》没有署名,但一读就知道出自柳亚子之手,开宗明义指出:该刊的宗旨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推翻旧礼教、要求妇女和全人类的自由平等。柳亚子以他主编报刊的经验和能力,尽力支持,他在《吴江妇女》发表了《革命和妇女》等署名文章多篇,更多的是为刊物撰写宣言、檄文等重要文章。看到《吴江妇女》以她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创刊伊始,就像成束的手榴弹和密集的排炮,显示了它一往无前的革命朝气和战斗威力,同志们都十分兴奋,侯绍裘等人甚至戏呼柳亚子是“妇女部秘书”。《吴江妇女》是张应春和柳亚子成功合作的产物,早年柳亚子在《新黎里》报上多次以“YT”的笔名发表文章,张应春也曾以“YC女士”的笔名刊登过文章,《吴江妇女》一问世,“YC女士”和张应春署名的文章交叉互见。比如《吴江妇女》第四期于6月8日出版,首篇是张应春的《我们应该怎样纪念五卅》,还有柳亚子以“YT”为笔名的《革命与妇女》。《吴江妇女》的撰稿人除张应春和柳亚子以外,有名有姓经常供稿的有杨之华、高尔松、姜长林、瞿双成、葛季膺、张光炜等10余人,还有上海、南京、广州、南通、江西、铜山、川沙等地的妇联会。
    为了编印《吴江妇女》,张应春呕心沥血,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当时江苏省党部的经费主要被上海执行部的右派分子克扣,办公与宣传费用分文无着,为了刊物得以正常出版,张应春总是千方百计筹划经费,常常自掏腰包。
    当时白色恐怖弥漫,革命刊物的发行常常为租界巡捕房及军阀特务注目。但是,张应春勇于承担风险,为了广泛联系读者并约稿,她在每期刊物封面都注明自己的通信处:上海望志路永吉里41号张应春收转。雄心勃勃的张应春还打算在取得经验以后,扩大创办《江苏妇女》。
    不惧风浪
    1926年3月11日,张应春和柳亚子、侯绍裘、朱季恂等江苏省党部代表前往南京,参加孙中山逝世一周年纪念会。3月12日上午,阴雨绵绵。江苏省党部在南京夫子庙贡院召开孙中山逝世一周年纪念会。贡院内人头济济,挤不进门的就站在门外。登台讲演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张应春以省党部妇女部长的身份登台作了“中山先生周年纪念”的讲演,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张应春手执“拥护国民议会”的旗帜,精神抖擞地走在各界妇女队伍的最前面。
    当天下午,细雨依然绵绵,中山陵墓地的奠基礼在紫金山麓召开。出席这次典礼的有宋庆龄、孙科,有国民党中央代表邓泽如、吴玉章和各地方党部的代表。柳亚子、张应春等江苏省代表的队伍到达时,右派雇佣的打手二百余人装扮成学生,混在纠察和服务人员中间。奠基礼刚结束,右派队伍中突然吹响了警笛,接着喊出了“打倒跨党分子!”“孙文主义学会万岁!”等口号。侯绍裘、柳亚子、张应春他们针锋相对,予以回击,高呼“打倒西山会议派!”“打倒孙文主义学会!”国民党右派分子一面叫嚷着把省、市党部的旗帜撕破、践踏,一面同雇佣的打手抡着木棍、旗杆打将上来,顿时,秩序大乱。来南京前,中共上海区委负责人罗亦农曾再三叮嘱,要绝对保证柳亚子的安全。危急之中,张应春挺身而出,立即和唐蕴玉、庄元勇等几名女同志护卫着柳亚子,匆匆往山下撤退,山路崎岖不平,又湿又滑,后面的右派打手又不时掷来石块,一不小心,柳亚子同搀扶他的唐蕴玉女士一齐跌倒,幸好柳亚子穿着皮袍子,没有受伤。侯绍裘一边上前说理,一边掩护同志后撤,结果被打得昏倒在地,直到黄昏时分才被同志们救醒过来。中山陵奠基典礼上这惊心的一幕,张应春清醒地认识到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斗争将会日益尖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应春一行刚刚返回上海,就传来了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三一八惨案”的消息。柳亚子和张应春愤慨之极,形势越来越严峻了,柳亚子决定结束吴江、上海两地的奔波,留在上海主持省党部的工作。张应春很高兴,她知道柳亚子一介书生,不善于料理生活,就在生活上多多照料柳亚子,柳亚子则在工作上时时指点帮助张应春。
    “三一八惨案”的抗议浪潮风起云涌之时,吴江的盛泽有人组织了“孙文主义学会”,邀请南京右派头目前往讲演,又企图组织伪县党部,将吴江的党纳入西山会议派的轨道。忧心如焚的张应春忙与柳亚子商量,决定在吴江同里镇召开国民党吴江县党部第五次代表大会,迎头痛击吴江右派的反动气焰。
    4月5日,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同里召开,张应春和柳亚子以及应邀前往讲演的侯绍裘、杨之华等准时赴会。会议整整开了一天,上午是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会,下午是第五次全县代表大会,会议开到了晚上10点多钟才结束。侯绍裘讲演的题目是《反动派的历史》,杨之华讲了《妇女与政治》,瞿双成讲了《中国妇女与国民党》。张应春后来把杨之华的讲稿记录下来,刊登在《吴江妇女》第三期上。会议午休时,大家到位于镇东同里湖中的小岛罗星洲上去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杨之华、瞿双成两同志首次来到吴江,张应春等12位妇女代表集体合影留念。这次会议开得十分及时,把国民党右派势力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鼓舞了士气,振作了国民党左派的战斗的精神。
    
    (4.10.3国民党吴江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前排右二为张应春))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5月15日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旨在限制共产党、篡夺国民党党权的“整理党务案”。柳亚子坚决反对蒋介石的整理党务案,当面指责蒋是总理的叛徒。从此,柳亚子情绪低落,不愿再主持省党部的工作了。
    二届二中全会结束,朱季恂留任广州国民党政府参事,侯绍裘也留在中央党部,一时间,江苏省党部群龙无首。右派分子频频扬言,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员超过了三分之一,他们要派人接管。省党部一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严峻的形势,张应春屹然不动,她和刘重民、黄竞西、戴盆天、张曙时、姜长林等坚守阵地。他们发电抗议西山会议派,以接受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托的名义,调查西山会议派在上海成立伪中央的情况。同时,按中共党员占三分之一的退守方案,调整执监委人选,向广州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求,让侯绍裘返沪主持省党部的工作。1926年7月,侯绍裘受命返回上海,担任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主持省党部工作。
    9月上旬,柳亚子送儿子无忌北上清华读书,从黎里来到上海,住在振华旅社,抽空看望了张应春和省党部的同志。一天,张应春参加南京路上的示威游行,她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高呼着口号,几个军警拥上来要逮捕她。矫健的张应春奋力挣脱,镇静地转移,军警拼命追赶,她急中生智,避进了柳亚子租借的旅馆里甩掉了尾巴,这时她才感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计,在旅馆里找一些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钻进浴室洗了个澡,休息片刻,又精神抖擞地出了门,继续奔波。次日,柳亚子从上海经嘉兴回黎里,张应春顶着风雨前往沪杭路南站送行,风雨中两人话题不断,列车开动了,柳亚子远远望见她头戴男帽,身穿绿色雨衣,在大雨中频频扬起手绢。
    10月,柳亚子因孙传芳指名查捕,避居邻镇平望后又来到上海,化名唐蕴芝匿居在法租界贝勒路(今黄陂路)恒庆里。这时,柳亚子引退之心已决,不想把自己的行踪告知张应春和省党部的同志。张应春多方探听,得知柳亚子大致近况,便四出寻访,可是茫茫人海,遍寻不着,她登报再找,希望柳亚子能够同她接通音问。但柳亚子始终沉默不应,只是暗暗地注目张应春。
    由于张应春的努力,江苏各地的妇女工作很有起色。南京、南通、丹阳等23个国民党市县党部成立了妇女部,南京、苏州、南通、无锡、镇江、宜兴、常熟等相继成立妇女协会,江苏的妇女运动出现了逢勃的高潮。1926年下半年张应春出任中共江浙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济难会委员。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形势大好,可是,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却指使他的党羽镇压革命群众,逮捕枪杀共产党人。3月下旬,蒋介石抵达上海,密谋发动反共事变,形势严酷。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较量已经迫在眉睫,根据党的指示,侯绍裘率领江苏省党部部分人员迁往南京,和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在安徽公学一起办公。当时张应春积劳成疾,回家休养。迁居南京后,侯绍裘十分需要力量,连续三封紧急电报拍发到黎里,催促张应春就职。张应春足疾并未完全好转,但是革命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她怎么可以不去?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4月7日,张应春打点行装毅然赶赴南京。
    再说柳亚子,虽然避居在上海,心却一直在家乡,4月中旬,国民革命军占领了吴江,他就回到黎里。知道张应春去了南京,柳亚子明白,既然“四一二”政变已经发生,张应春的凶吉就难以预料。柳亚子心急难耐地待了半月有余,越待越不是滋味,必须让张应春脱离险地,写信?拍电报?打电话?专门去人?柳亚子举棋不定,最后决定还是写信,可是书信还没有寄出,5月8日深夜,蒋介石派了十数名军警直扑黎里,入室搜捕,柳亚子藏身于楼上的“复壁”间才幸免于难,雇了一叶小舟装扮成渔民,隐姓埋名取道上海亡命日本。
    血花红染好胭脂
    1927年4月2日,侯绍裘率领省党部迁抵南京,受到南京市党部和全市各界人民群众四、五万人的热烈欢迎。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协助下,取缔了南京伪市党部及劳工总会,改组了支持革命的市总工会、教育协会、妇女联合会、学生会、商民协会和农民协会,又与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等积极筹备江苏省政府,拟定于4月11日举行江苏省政府成立大会。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使出了釜底抽薪的杀手锏,他借口继续北伐,下令将同情革命的第二、第六军调往江北,开赴徐州。4月10日深夜11时,中共地下交通处南京大纱帽巷十号,侯绍裘他们正在召开紧急会议,11日凌晨2时,会场被包围,侯绍裘、刘重民等十人被秘密逮捕,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四一0”反革命事件。张应春风尘仆仆赶到南京,她先找到中共南京市委委员陈君起,然后两人一起前往大纱帽巷,被潜伏在那里的侦缉队逮捕,没过几天就被秘密杀害。
    
    (4.10.4张应春烈士墓)
    
    (4.10.5张应春纪念馆)
    1928年初,国内局势逐渐安定,柳亚子带领全家于4月6日离开日本返回上海。4月26日,柳亚子专程前往南京,拜谒孙中山陵寝,同时希望探得张应春遇难的准确消息。可是传说始终纷纭:有说张应春刚到南京就被军警捕获,后与国民党妇女部长陈君起同处了绞刑;有说她和侯绍裘在秘密会议时被抓,同被缚置麻袋中,用乱刀攒刺,死后投到通济门外九龙桥下的秦淮河里……
    上海一别,柳亚子与张应春终成永诀。柳亚子一再自责,是自己把张应春推入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使她年仅27岁就被杀害,此恨绵绵无绝期。在闻知上应春牺牲消息后当天,柳亚子悲愤交加,和泪感成一绝:
    血花红好染胭脂,英绝眉痕入梦时。挥手人天成永诀,可怜南八是男儿。
    扶桑归来,遍寻应春遗骸不着,柳亚子与南社旧友沈长公多次商量,为张应春营建衣冠冢。张应春家在分湖北边的莲荡滩畔,10年前柳亚子在这里的乱石荒草中觅得了明末吴江才女叶小鸾之墓,曾为小鸾重刻墓碑种植梅丛以为纪念,柳沈两人认为如果把应春安置叶小鸾墓侧那最是适当不过。迫于政治压力,1931年底,仅用一夜时间,应春的衣冠冢迅速建成。棺木内,应春生前用过的一个梳妆盒戴上帽子,作为烈士之首,随葬的物品有上衣、长裤、鞋袜,墓前立着一方石碑,上书“呜呼秋石女士纪念之碑”,那是柳亚子请南社旧友于右任所书。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