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人文 >

黎里古镇 地灵人杰一:八大姓


    黎里镇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人才辈出。民间一向称誉的“黎里八大姓”,在明清两代,为家乡,更为社会贡献了许多人才,超过了黎里人才总数之半。在封建社会,客观条件只允许少数人接受文化教育。那些富家大族,具备优厚的物质与精神条件,他们的子女可以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一个家族文化的提高,不是一下子就达到先进水平的,它需要一个基础,一个过程,一个逐级堆垒的过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生活在金陵宝塔的最底层,为了温饱,奋力劳作,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让子女接受文化教育,再说父辈自己没有文化,如何培养和要求子女朝什么方向发展,尤如空中楼阁无从着手。儿童智力的发展与遗传有关,与营养有关,更与家族文化的熏陶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宋以后,经济文化的重心转移到了南中国,江南地区是南国的重心,吴中更是重中之重。处在重中之重的黎里,历史地成为了贡献人才的重地。这里的富家望族,长于经济,重视文化,留下了种种诗文著作、书法丹青,也传承了音乐、武术、园艺乃至弈林趣闻。
    历史上,黎里出过特奏名状元1人,进士26人,举人61人。特奏名状元也参加廷试,也称状元,实在只是安慰性的。要说吴江进士名次最高的是黎里闻诗堂的殷家,清道光年间,黎里长田村的殷寿彭、殷寿臻兄弟俩双双得中进士。兄长殷寿彭道光二十年二甲一名进士,仅次于三鼎甲状元、榜眼和探花,是进士的第4名,俗称“传胪”,后来入翰林,出任编修、学政等官。
    黎里历史上的名人众多。南宋时有赵磻老、魏宪,至今留存的东圣堂就为纪念赵磻老而建。明代有太常寺少卿凌信,出使安南凭外交安抚了安南国王,清代的左宗棠对凌信异常佩服,特地撰写了对联“文高九能道重三物,风宣八节气备四时”,可谓推崇备至。
    清代有位居工部尚书的周元理,浙江布政使蒯士芗,抗击沙俄建立战功爱国将领张曜,徐达源、吴珊珊夫妇以诗文著称,徐达源编撰了第一部《黎里志》,蔡丙圻编撰了《黎里续志》,沈毓桂向国人积极介绍西学,1903年,倪寿芝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校,开一代学风。辛亥革命后,涌现的名人更多,袁世凯复辟时宣布吴江独立讨袁的殷佩六、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女革命家张应春、斐声画坛的陈松夫等。还有南社、新南社的人物,较为著名的有:蔡寅、朱剑芒、毛啸岑等20多人。名医金一新、朱莲舫、金诵盘。当代名人有,中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组织翳桑文艺研究社的丁铎、国际大法官倪徵[日奥]、水利专家汝贤、翻译家出版家蒯斯曛、农学家倪慰农、世界著名教育家柳无忌、竹刻家徐孝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汝信等等。
    本章首先介绍黎里八大姓,还兼及他们在黎里的历史遗存。对在黎里或我国历史上留下突出贡献的人物,分节专门予以叙述。
    八大姓
    吴江各大镇,明清时期都有富家望族,民间往往有“几大姓”的说法。
    同里镇四大姓:“王、金、范、任”;平望镇四大姓:“殷、凌、黄、唐”。
    能够排入大姓,财富当然是必要条件,不过除财富外,还须在政治上或者社会上享有相当的声望。这并不由官家硬性规定,事实上官家也无法规定,它纯粹出自老百姓之口,因此一般镇志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例外的是盛泽的“老八姓”,有《盛湖志》明确记载,确定于明末清初,排出了盛泽最早的八个姓氏:“许、仲、沈、归、吴、卜、汤、王”。
    震泽镇也是四大姓,“周、龚、施、徐”。震泽镇民众对各家都编了一句顺口溜:“周家的顶子”,周家子孙由科举入仕的较多;“龚家的儿子”,龚家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施家的面子”,施家晚清及民国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民国时期还出了一位外交官施肇曾,镇上俗称“三先生”,但凡出现难办的纠葛,只要施家一出面,必定迎刃而解;“徐家的房子”,徐家建筑特别多,号称“徐半镇”,现在保存完好的国保建筑“师俭堂”就是徐家的。
    江南大镇大多有这样的排位方式。浙江湖州的南浔是丝绸重镇,富甲天下,在老百姓口头流传着“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俗话,人们形象地将拥有巨额财产的大户比喻作“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南浔与震泽十分接近,二者为大姓所编的顺口溜也非常相似。四象指刘、顾、张、庞四大家,南浔老百姓的顺口溜是“刘家的银子”,“顾家的房子”,“张家的才子”,和“庞家的面子”四句。
    黎里定有八大姓:“周、陈、李、蒯、汝、陆、徐、蔡”,乾隆年间开始活跃在老百姓口头,嘉庆年间逐渐定型。
    下面将八大姓的有关情况及其在黎里镇的历史遗存简要作出介绍。
    周
    203.3.18挖掘到了乾隆御碑的碑额
    黎里八大姓,周氏居首,座次以周元理的名望地位而排定。周氏原籍浙江仁和(杭州),周元理的父亲周昂娶黎里陈氏,生下元理仅只9年就弃世,陈氏携带着儿子元理回归母家。陈氏的弟弟陈鹤鸣教子有方,于清照楼设家塾。周元理就寄居舅舅家读书考科举,累迁至从一品,官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工部尚书诸职。
    
    (4.1.1.1周元理)
    周元理(1706-1782),字秉衷,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9岁进学成为秀才,乾隆三年(1738)中举,三次会试不中。乾隆初年试行“举人大挑”,拣选三次会试落第的举人任官,由礼部造册送吏部,派遣王公大臣共同挑选,列一等的以知县试用,二等的以教职铨补(乾隆十七年大挑正式成为定例)。乾隆十一年,周元理大挑列入一等而出任知县,拣发直隶,补蠡县知县,又调任清苑县,廉洁奉公,谨勤办事,深得百姓口碑,受到总督方观承的赏识,本拟提升广东万州知州,正值清苑修城没有竣工,上方有令留任清苑。在任期间,周元理洞察出作奸犯科的部胥,努力使工程有条不紊地按期完成。清苑是京畿重地,乾隆知道了周元理的才能,升任易州知州,临行之日,清苑县士民倾城而出,含泪相送,元理走后,士民镌刻一方石碑,上书“去思碑”三个大字。元理任易州四载,晋升宣化知府。母亲去世,按例守制3年。乾隆喜好出巡,畿辅是每次出巡的必经之路,可是宫馆、驿传、车马、刍牧等役,主办者不到位不算,往往还要生事扰民,正好周元理母忧起复,就让他总董其事,此后,乾隆出巡,一切妥帖。周元理也因此擢升按察使,再迁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命元理随尚书裘曰修、总督杨廷璋治理河患,元理任劳任怨,深入民间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拟定了许多对症下药的治河措施,因功授山东巡抚,并加宫保衔。不到半载,又擢升直隶总督。直隶总督任上,元理继续将治理河患作为首要大事,在他的指挥下,修筑津门五闸,疏浚天津子牙河、永定河。可是,这年年末,下属雄县有人起诉知县锡瑛私鬻仓谷,乾隆命尚书裘曰修会同侍郞英廉查证,结果所告属实。上谕有云:“直隶治赈,周元理奏言有司科理妥实。今有雄县事,所称妥实者安在?”有诏下吏部议治,吏部复命夺官,乾隆有令革职留任,一年以后,官复原职。(原文有加宫保衔)重复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山东寿张王伦聚众造反,周元理督师平定后,与侍郞兼顺天府尹蒋赐棨勘察八旗在官荒地,招募佃户耕种,明令8年后起租,京畿逐渐为之富足。
    周元理一生谨慎,可是仍然二次遭受贬官。第一次已如上如上述,第二次在乾隆四十四年,周元理由于失察而被革职。
    乾隆四十三年,井径知县周尚亲勒索乡里,金良庄的绅士几经交涉,没有结果。乡绅恳请梁绿野出面伸张正义。梁一口答应说:“为民请命,虽死不辞!”第二年二月,梁联合李望春、梁进文、李馥等人,到正定府控告周尚亲,知府方立经袒护知县,反诬梁绿野“挟嫌滋事,敛钱抗官”,上报直隶总督周元理,元理没有认真查实,按知府报告上奏朝廷。绿野闻讯,立即奔赴京城告御状。开始,乾隆偏信奏报,下诏拘捕梁绿野等人。梁绿野备受酷刑,不为所动,仍然冒死控告。乾隆派侍郞喀宁阿、钱汝诚,尚书福隆安细加核查,三人查得实据后据实上奏。最后乾隆降谕裁定:井径知县周尚亲处绞刑;知府方立经袒护劣员,曲为开脱,革职;梁绿野等一干人,因为“哄诱村人,敛财聚众,抗官殴差”,全部斩首示众。周元理查事不实,谎报案情,革去总督之职,予三品衔到正定修筑隆兴寺以赎罪。周元理诚惶诚恐,兢兢业业地付出心力赎罪,寺成后授左副都御史,仍署直隶总督。
    
    (4.1.1.2周元理诗稿手迹)
    乾隆四十五年(1780),迁兵部左侍郞,再擢工部尚书。由于周元理劳苦功高,乾隆除多次赐写“福”字外,特赐众多上方珍物,许予紫禁城骑马的殊荣。任工部尚书一年余,于1782春引疾乞休,回到黎里刚好过端午节。无锡籍大学士嵇璜、英廉等一班旧雨新知,为之饯行,赠诗留别。嵇璜和英廉都有《壬寅三月送周大司空元理予告南归》,先看嵇璜的七言律诗:“少为名士老名臣,全德如公有几人?蒪菜秋风萦梦旧,桃花春水挂帆新。甘棠颂美逾千里,昼锦堂开介八旬。待我他时陪杖履,往来二老乐天真。”再看英廉的五律:“与君四十载,来往蓟门烟。有诏还初服,留身作散仙。履声三殿月,帆影五湖天。到及黄鱼节,登盘尺半鲜。(计君抵家当近端阳,黎川风俗以五月为黄鱼节,家家必以入馔。)”以上二诗徐达源《黎里志》卷十四艺文有记载,周氏后裔也曾勒石成碑。回到黎里,周元理于同年冬季病逝。乾隆闻讯,深为痛惜,令江苏布政使司赴黎致祭。
    乾隆四十七年皇帝上谕:原任工部尚书周元理,前任直隶总督,老成勤慎,宣力有年,嗣后加恩内用,洊擢尚书。后因老病乞休,特加太子少傅,以示优眷。兹闻在籍溘逝,深为轸恻,着加恩令江苏布政使司前往赐祭一坛,钦此。
    谕祭文:皇帝谕祭病故原任工部尚书周元理之灵曰: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卹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尔周元理性行纯良,才能称职。方冀遐龄,忽闻长逝,朕用悼焉。特颁祭典,以慰幽魂,呜呼!宠锡重墟,庶沐匪躬之报,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荣。尔如有知,尚克歆享。
    乾隆祭文御碑原由石龟背驮,在周宫傅祠堂中,特辟一亭,此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石龟与御碑被砸,碑额丢失,御碑上的祭文略有残损,不过尚能阅读全文。
    乾隆六十年(1795)周氏后裔专门为周元理建造了一座祠堂,黎里百姓习称“周宫傅祠”,位于黎里镇染字圩,今南新街的庙桥弄东。原祠房屋六进,第五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拆除,第六进于1995年因电线老化失火而焚毁,尚存四进。第三进为祭厅,保存完好,2004年经黎里文保所修复,基本恢复了原貌。
    
    (4.1.1.3周宫傅祠堂祭厅)
    周家原有祠堂,周宫傅祠建成,二祠合并。周氏一族将周宫傅祠后三进作为家学,办学堂培养子弟敬祖读书,以期光宗辉祖,为门楣生辉。家学先收本族儿郞,后又招收贫家子弟,成为义学。学堂悬挂孔子像,春秋两季需要祭拜孔子,于是这里成为祭祖与祭孔合一场所。江南不乏祭孔之所,以家祠而祭孔却少有。
    周宫傅祠修订族谱视为族中大事,古人有规矩,三世不修谱,当以不孝论。修谱是族中大事,每20年编修一次,平常时日委有专人记录族中事由。周宫傅祠专门设有添丁簿,自六岁以上不论贫富,俱登乳名、官名、嫡庶姓氏和出生年月日,以备查考。
    周氏全族设一族长,族长以下按血缘分为若干房,每房设房长,房长统领各个家庭,家庭以辈份最高的男子为家长,族长、房长、家长,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管理模式。每年春节,周氏同宗合族来到周宫傅祠谒拜祖先,祝贺新年,男左女右,在祠堂里分班站立,击鼓九声后,由族长宣读粉墙上的祠规家法,不仅琅琅有声,而且伴有阐述与讲解,以约束族人遵守执行。封建社会,时有株连九族的事发生,为避免家族悲剧,祠规与家法是年年必读必讲。祠堂的墙上悬挂着一个大竹板,俗称“家法”,用来笞杖严重违反族规家法的族人,轻者训斥、教育,重者责以家法,笞而不改的,革出祠堂或送官惩治。革出祠堂者在家谱中除名,是最严厉的处罚。太平天国占领吴江期间,慕王谭绍洸将周赐福堂作为王府,周家有个青年,一向游手好闲,拜见了谭绍洸,他为太平天国兵士引路,到黎里四乡焚毁庙宇,之后他想参加太平军,也许是谭绍洸看这小子不成器,没有要他。后来太平天国失败,族长下令用家法责打,然后驱逐出周氏家族。
    周元理喜爱收藏,书法方面非常有造诣,公务之余,喜好欣赏法书名画。唐伯虎的寄托身世之作《双雀图》就是周元理从民间花重金觅得的,黎里中秋显宝时节,经常拿出来让四方乡亲一饱眼福。此画一直由长子长孙嫡传,新中国成立后,此画上缴吴江文物陈列室,目前完好珍藏在吴江博物馆,是难得的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乾隆帝知道周元理擅长诗词,喜爱书画。曾与周元理多次在重华宫联句吟咏,并多次赠诗赠画赠书法。每年腊月初一,乾隆为爱臣宠臣有功之臣赐写“福”字,周元理得到的御书福字多达13个,为此,他在工部尚书任上新落成的私邸命名为“赐福堂”。1773年和1776年,乾隆分别有御笔赠诗,录如下:“三辅群瞻首善风,文濡武诘寄攸同。河工綦重水期宴,民气稍苏漫诩丰。昔以旬宣职克尽,今惟节鉞任逾崇。佐人人佐道斯异,絜要无过虚与公。”“微职洊臻幕府开,京畿最久更长材。事无巨细无弗悉,民有艰难有赖培。莫诩驾轻斯易耳,可知责重益覆哉。道途供帐宁须亟,夏谚犹惭为度来。”
    乾隆第五次下江南途中,驻跸苏州行宫,缅怀姑苏胜迹,企望历代名贤,生发出无限感慨,他手绘了一枝古梅,苍劲老成,怒放新花,右边以遒媚劲健的书体录下了唐代宰相宋璟的《梅花诗》,回京后,乾隆将《梅花图》赐予周元理。元理得画后,镌成石碑,安置于黎里禊湖书院之中,老梅吐露新花,祈求家乡能够走出更多的人才。乾隆的梅花图已经不知去向,《梅花碑》至今保存于黎里文保所内。
    周元理的这种喜好也熏陶了他的子子孙孙。元理的儿子名升士,字有阶,号望山,官居工部营缮司主事,周家后裔尊称为望山公;孙子周光纬,谱名霨,字焕文,号蓉裳。他们都爱好读书,喜好法书名画。望山公爱读《庄子》,每每背诵全卷不遗一字,又工楷法,收藏了许多名迹。孙子周光纬自幼聪明端庄,十二三岁时写文章下笔就有奇气,他致力搜集宋元明诸多名家书画,汇刻成“红蕉馆帖”。有些大幅书法,难以割截,周光纬就勒石成“红蕉馆藏真”,以广流传。现在,留存于赐福堂内最大的法书,要数董其昌临颜真卿赠裴将军诗条石。
    此后,周家一直是书香门第,他们的子孙多半爱好书画,擅长书画。前不久,上海有位收藏家收藏到了周家第十代孙女周莲的18幅花鸟画,神韵毕具,真大家风范。
    周氏传至今日,已传到十四五代,有仍旧居住在家乡黎里的,有迁居苏州、上海、西安、北京的,也有旅居海外的,一位年近不惑的15代孙儿,绘画技法出众,侨居瑞典,他的中国画广受欢迎。
    周元理及其子孙留在黎里的有名的建筑,除周宫傅祠外,还有两处,分属国级和市级文保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赐福堂,即柳亚子纪念馆,这里不赘。
    市级文保单位寿恩堂,是周元理在直隶总督任上所建(始迁祖南陵公周奇龄与周昂所初建,元理任直隶总督时扩建),分成五开间和三开间两落,纵深六进,正落依次分别为门厅、轿厅、寿恩堂、永春辉室、题红仙馆和辅房。第三进大厅有一块颇有名气的匾额,上面“寿恩堂”三字是清乾隆御笔,左下方有“赐直隶总督臣周元理”一行小字。此外,周元理70岁时,乾隆专门御书“甸封绥寿”四字,为之祝寿,周家将此四字制匾悬挂。目前,寿恩堂保存着第一进的五开间门面,和第四、五两进。柳亚子自1898年至1922年在此居住了整整24年,在这里,柳亚子创建南社,这里是南社重要据点,社友聚会的场所,也是《南社丛刻》的编辑部。现在作为南社的一个重要遗迹保留下来,黎里古镇管委会正拟恢复重建,与柳亚子旧居一起,成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黎里古镇还有一条鸿寿弄与一座“乐善好施”坊,也是周氏一族的。鸿寿弄内有鸿寿堂和洛雅草堂,现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由于建设性的破坏,现在保存了五进。其中第三进正厅鸿寿堂是明代建筑,18个楠木柱础,就是明代的遗存。
    
    (4.1.1.4明代建筑鸿寿堂)
    
    (4.1.1.5洛雅草堂)
    原来,周氏自宋代溓溪公周敦颐起算,到明朝,周氏第五代一个支脉迁居黎里。黎里地方志书上最早记载鸿寿堂的主人是周王图,与周元理同辈,是元理的堂弟。周元理和周王图,属周氏第八世,元理孙周光纬,王图孙周芝沅,属周氏第十代。周光纬贡生出身,候选大理寺评事,道光三年输粟赈灾,议叙分部员外郞,时时有恤人之心,以族中多有穷苦之人,与堂兄沅芝及侄儿捐田捐屋,增设义田义庄,以赡养族人,平时节俭持家,克己奉公,忧患辛苦,44岁英年早逝。按照清朝规定,凡捐献值银二千两以上者,可以申报树立“乐善好施”坊。苏州府富庶,一般捐银万两以上方有申报。周光纬所捐达29700余两白银。光纬夫人,向苏州布政使司梁章钜提出申请,附上多位地方绅衿的联名呈稿。梁章钜据实呈报江苏巡抚陶澍,陶澍上报到礼部,道光九年(1829)礼部行文江苏巡抚,准予旌表,由地方官给银30两,听本家自行建造“乐善好施”坊。周光纬儿子尚幼,光纬夫人委托堂兄周芝沅全程操办。根据《周氏家乘》所绘“周氏庄校图”,“乐善好施”牌坊后,建有六进房屋,第三进正厅为“承志堂”,有匾额三方:“勗承善志”,江苏学政申啟贤题;“谊敦一本”,江苏布政使司梁章钜题;“敦宗尚义”,苏州知府苏廷玉题,正中供长生位,后建平厅、厨房、仓厫,再加十余间平房。1927年,承志堂庄屋改为校舍,添筑校门、穿堂、厢房与三开间教室一幢。新中国成立后演变成黎里农业中学,周宫傅祠成南新街小学后期部(三至六年级)。至今,农业中学大半改建,南新街小学后期部的一部分改作民工子弟初级中学。乐善好施牌坊,拆除移至南新街小学后期部建成学校司令台,仔细辨认,基本的石料保存完好。
    周芝沅不仅为堂弟光纬树起了乐善好施坊,他还将自家的鸿寿弄增建了第八和第九进,分别命名为“遂生居”和“古芬山馆”,成为江南古镇最为进深的住宅群。
    在古芬山馆,周逸坡修纂了《周氏家乘》四卷,著有《古芬山馆诗》二卷,《遂生居诗》一卷。
    现在黎里古镇管委会,准备整修鸿寿堂与洛雅草堂,重修古芬山馆,重现江南九进大宅的雄姿;进一步打理周宫傅祠,每逢春秋时节,向各地来客演示祭祖祭孔礼仪。
    陈
    陈家清初声名鹊起,康熙五十一(1712)陈永年,字引祺,为了在墨字圩与染字圩之间建桥,捐资先在染字圩填土投石、修筑驳岸,然后起造道南桥。陈永年有儿子鹤鸣,字敬业,凭监生资格出任天津长芦运判,历任嘉湖宁波府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年)晋迁宁波府知府(见《黎里志》卷6例仕表)。乾隆十六年,陈永年因儿子鹤鸣而为朝廷封赠儒林郞、长芦盐运使沧州分司运判,妻子赠为安人。
    陈鹤鸣为人洒脱,胸怀宽广。嫁于仁和周家的姐姐新寡(2006年《古镇黎里》等周元理母亲为陈鹤鸣妹妹,经查核应是姐姐),携儿子元理、元瑛归来,鹤鸣妥为安顿。又在他自己早年刻苦攻读的清照楼内设下书塾,为两个外甥,还有自家藻文、绚文、鸿文三子,及侄子炳文、龙文延聘学有素养的儒士执教。周元理日后晋身工部尚书,五名子侄也都由科举出身,家乡盛赞陈家“五子登科”。凭此,陈家位于黎里八大姓之二。
    “豪气元龙俦”(邱璋《端本园》诗句,下面引录的诗句同)的陈鹤鸣,气度禀性与三国时的陈登相仿,“壮年匹马驰沧州”,早年鹤鸣出外宦游。人到中年,陈家五子跃上政治舞台。“燕台酒累杯中月,笠泽莼香梦里秋”,一天,陈鹤鸣月下喝酒,醉眼朦胧中闻到了家乡莼菜的馨香,决意急流勇退,效法张翰,弃官归里。父子多人常年在外,家乡老宅一片荒凉,陈鹤鸣回家后营造家宅,三落五进,气派非凡,正厅“鹤寿堂”,陈家响当当的堂号,远近闻名;又凿池叠石植树养花,拓建后花院“端本园”,三亩有余。“昼锦堂高介眉寿,纱帽隐囊坐清昼”。黎里大宅,邑中名园,从此陈家高朋络绎。
    陈家的大儿子藻文,字明绣,由监生而出仕,直录宣化府通判,最后迁升至河南归德知府,在任时劳绩卓著,受百姓好评。
    鹤寿堂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称为“郡马府”。原来,陈鹤鸣的二儿子绚文,字素行,才学品行与名与字完全相吻,文才出众,谨勤实干,不事张扬。满洲正白旗副都统永豪杰欣赏他的才干,决定把女儿嫁给他。(按:蔡炳圻《黎里续志》说永豪杰属意新觉罗氏,据查似乎不存在意新觉罗氏这一支,估计是爱新觉罗的另一音译。爱新觉罗是正黄旗,不会是正白旗。永豪杰应当属于佟佳氏)永豪杰官居副都统,当时习惯上称为郡王,因此陈绚文被称为郡王驸马。当时满汉是不能随便通婚的,准确的说是旗民不与汉人结亲是满族的旗制,或称祖制或祖训,虽然不是大清律令,不过满族几百年来基本遵守这条定规。顺治五年(1648),摄政王多尔衮对满汉通婚作有规定:凡嫁予汉人的满族官员之女需呈明户部,登记户口;凡嫁予满人的汉族官员之女也需报户部登记;非官员家妇女许配听其自便,无须报部。这个通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民间通婚虽开了绿灯,可真正执行的人极少。满族只有几百万人口,一旦通婚,必将迅速归化,融化在汉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满汉通婚将导致八旗制度的崩溃,旗民特权的丧失。永豪杰违反大清规定,没有向户部申报,悄悄将女儿嫁给了汉人,深怕贾祸,所以明言两家不得往来。后来,陈绚文的儿子陈诗,字韵林,知道清廷惯例,旗人女子凡具备一定资格者可以予以旌表,韵林认为母亲实是旗人,且具备节孝旌表资格。母亲去世,他专程赶赴京城,具呈都察院,提出要求,都察院认为与规定扞格,不准。事实上,清朝前期对满汉通婚的确严厉制裁,陈绚文娶满族女子为妻,在当时也许属于个案,郡马府对于满汉相斥与相融的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郡马府,一说并不在鹤寿堂,而是在陈家湾堂弄西边的西徐家弄(即现在徐达源故居,徐在陈鹤鸣拘捕后购买的陈家住宅)。徐达源故居,第五进新咏楼,内中的门窗与花纹,异于江南一般官宦之家。据而今居住在那里的徐德森、徐文熊两位老人说,这里正是陈绚文娶得的那位郡主娘娘的居室。陈韵林虽然没有求得清朝政府的旌表,不过,他请了苏州府的一位高官,为他母亲书写了块牌匾,上书“白首完贞”四字大字。新咏楼后来虽然几经易姓,但这块颇有名气的匾额,一直高高悬挂,直到文化大革命,才被迫取下,存放于黎里房管所内,最后不知所终。这一说,颇有参考价值,鹤寿堂是一大片华屋,陈家湾堂弄至西徐家弄又是一大片陈家住宅,陈绚文完婚后,先居于鹤寿堂,再迁于西徐家弄,这两处都可以作为郡马府。
    
    (4.1.2.1陈鹤鸣双桂楼)
    陈鹤鸣的第三子陈鸿文,豪放不拘,失于检点,结果自己身首异处不算,还殃及父兄。先引录《黎里志》上的一段文字:“鸿文字健冲,性磊落多豪气,亦由太学授甘肃平番知县。有前任某亏项若干,鸿文身任之,后卒以此获咎。临刑慨然无一语,有从姪埰挥泪送之,鸿文曰:‘此余罪也,尔何悲。’”志书上也许是为陈家之讳,略加伪饰。据家乡父老口耳相传,陈鸿文,亏空挪用公家款项,缺额较大,一时无法填补,最终落入法网。清廷囚禁陈鸿文后,认定陈鹤鸣在家乡起造鹤寿堂、扩建端本园,肯定有他三小子的赃款,于是逮捕了陈鹤鸣。关于此一情节,不见于志书,与陈家的紧邻有一儒生邱璋,专门写了一首排律《端本园》,诗中兼带描述了陈氏一家的盛衰,读此诗,可知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秋蟀春庚泡影过,无端宦海起风波。鸟鼠山头乡信断,脊令原上泪痕多。
    琅珰声急官符紧,虎卫周环阍吏窘。捕车克日拥黄门,粧楼竟夜啼红粉。
    箧倒筐倾玉石俱,县官籍没更无余。珊瑚树碎惊盈尺,薏苡装轻载满车。
    山丘华屋愁无奈,门帖萧条发官卖。燠官凉亭蚁穴营,雕甍绣闼珠丝挂。
    朝廷千里迢迢派快马飞捕,将已经告老回乡的陈鹤鸣抓捕入狱,金银细软等家产悉数抄没,押送京城,房屋、园林由官府出面卖给他人,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陈家只剩下妇女一片啼哭之声。
    后来,由于查无实据,“恩诏黄封下九天,同根萁豆免牵连”,一年之后,陈鹤鸣终于被释回家。可是,这时陈家的田地房屋大半已经归属他姓。陈鹤鸣在藻文、炳文等子侄的支持下,逐步赎回好些田地房屋,“陆家许赎三间屋,卜氏区分二顷田”。为了重建家园,陈鹤鸣拼尽残年余力,终于使鹤寿堂与端本园大部恢复了昔日的风采。
    
    (4.1.2.2陈家弄)
    陈家宅第颇多,号称“陈半镇”,除以端本园为标志的那一处,即周赐福弄至黄祥泰弄大片宅第之外,还有两处,分别以陈家弄和陈家湾堂弄为标志。陈家弄在黎里发字圩,现在的建新街,陈家湾堂弄在作字圩,现在的梨花街。从陈家湾堂弄向西延伸到西徐家弄这一处,有11间门面。这一片房屋由于三小子鸿文事发而转卖于人。其中西徐家弄一落八进,由翰林院待诏徐达源购得,现在以徐达源故居列为吴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历史的脚步,陈氏宅第易姓的易姓,改建的改建,鹤寿堂一片只留存部分门厅和一座砖雕门楼。那砖雕门楼上镌刻的“奎壁凝祥”四字,似乎还在向人夸耀陈家昔日的辉煌。奎、壁,是28宿中的二宿,古人认为是主宰人间文运的星宿;凝祥,凝聚祥瑞之气。想当年,陈家文运汇聚,五子俱登科甲,说奎壁凝祥并不为过,不过,此四个大字更应看作前辈对后代的祝颂,希望儿孙世世代代祥瑞不断,金榜题名。
    
    (4.1.2.3..端本园)
    
    (4.1.2.4“奎壁凝祥”砖雕门楼)
    端本园是吴江县邑名园,端本之名与上文“奎壁凝祥”相呼应。端者,正也;本,有二解,在农民,种田为本,在文人,读书为本。读书人将砚台称为砚田,写文章说成笔耕。陈家以读书考科举为根本,走上发家之途。端本园根据记载有三亩面积,可是建成后不久就被削去一半,又经蚕食,现在仅存900来平方,作为吴江市级重点文物单位,2010年进行了整修,2012年再次整修(可参见本书《黎川杂录》中的《端本园小了一半之谜》)。假如身临端本园其境,仔细寻觅,“新涨闲看水上凫,破巢细认梁间燕”,园内景物依然玲珑姣好,令人心旷神怡。园子中央,一座半山亭,犹如燕子展翅欲飞,亭内置有古桌石凳,亭西山石林立,边上挺立着一株木樨树,亭东侧假山嶙峋,假山下有一山洞,洞口凉气逼人,山上绿藤缠绕,山旁一丛古树。园子的南部有双桂楼、伴月廊,正南是廊桥,四周是曲折的回廊,那水磨砖上的“绿抱”、“水琅嬛”的书法,令人神思飞越,想当年端本园三面环水,园内双桂楼前后生长着金桂和银桂,东西两边各有荷花池,池与池,池与河曲折相通。现在的端本园,四季花卉不断,有菊花、石榴、柑桔、仙人掌与各式兰花,给古园增添了无限生机。(本书付印前夕,端本园尚在整修中,按照考古性发掘,建筑设计据实相应变化)
    李
    黎里的第三大姓,是一个聚族而居的大家族,能够排名第三,主要由于乾隆时期官居南韶连兵备道的李璜。
    李氏一族,据李璜所撰的《宗祠碑记》,明代成化年间,李氏宗茂、宗元、宗盛三兄弟自北方迁居浙江秀水(今嘉兴),绵延十余代,人口繁衍,不下数百,都是普通老百姓,耕耘自给。李璜的曾祖父李元绅始迁黎里镇,依然安分守纪不出乡里,逐渐由耕织走向经商,家庭生活日益富庶。黎里镇富有儒家传统,读书风气极好,李元绅让儿孙们攻读四书五经,积极应考科举,以求进身。李璜,字方玉,从小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少年时代的李璜读书修身,品行为长者称道,处事治家,公平合理,崭露出峥嵘的头角。乾隆四年(1739年)由国学授州同知,捡发淮扬河工,治河期间,不辞劳苦,充分施展出仓卒应变的才干,为了治河,他不惜赔上薪俸,甚至让夫人拿出历年积蓄,上司非常器重他赏识他。不久晋升广东南雄府倅,任上,李璜修造桥梁,建立孤贫养济院,救助穷困。后来又因为“卓异”授南韶连兵备道,有诏入京师觐见乾隆皇帝,结果病死于北京。李璜归葬浙江秀水县小咸圩,大学士李侍尧撰写了神道碑,同镇工部尚书周元理写了墓碑和墓志铭。
    
    (4.1.3.1《黎里志》李璜传)
    李璜的这个“卓异”,既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痛苦。李璜的卓异,更是笼罩在李氏一脉的无尽阴霾。这卓异,与一本名叫《遍行堂集》的书有关。
    《遍行堂集》的作者,是广东丹霞山别传寺的开山祖师澹归和尚,此人俗名金堡,浙江仁和人氏,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山东临清知州。明末清初,朱由榔在肇庆建立南明政权,金堡以梗直诤言、力抨朝政、不畏权奸而授官兵科给事中。南明灭亡后,金堡削发为僧,取法号澹归,转蓬似地辗转,先在广州云海寺当碗头僧(专门洗碗的小和尚),康熙元年(1662),澹归为原明朝赣州巡抚,时任丹霞山主的李充茂聘请建寺,经过数年惨淡经营,别传寺建成,澹归和尚成为别传寺的第一任住持,此后规模日益扩大,俨然粤北一大名刹。
    丹霞山别传寺的一应僧众,除了巡抚李充茂的旧部亲信及官兵之外,就是南明遗老遗少,反清复明的心志时时系念于深处。一部《遍行堂集》,是澹归平生鉴古察今、修身立志的力作。《遍行堂集》分前后两集,比较而言,前集佛儒交融,以菩萨心、孔孟心言理言学,写情写性,文风清丽而蕴蓄;后集则是明清交替之际撰写,故国故园犹在眼前,可是亡国之痛萦绕心头,忧愤交加,忽忽如狂,怀旧复明之志溢于言表,“哭尽冬青徒有泪”、“故陵麦饭谁浇奠”,身为亡明遗臣的隐痛处处隐现于诗文之中。
    一天,李璜偶然路过丹霞山别传寺,发现殿后有一柜子,封锁得特别严实。李璜就问住持和尚内装何物,住持回答说,自从康熙至今,本寺换一住持加一封条,不知内中何物。也是心血来潮,一向宽厚的李璜却命令住持开启柜子,于是一部《遍行堂集》呈现于众目睽睽之下。李璜带回衙门一看,顿时进退两难,懊悔不已。书中诗文充满了反清复明的意向,眼下正是文字狱大兴的当儿,看来圆寂了96年的澹归和尚的尸骨,仍将在劫难逃,还有别传寺现今的住持以及众多的和尚,都将不得善终。李璜长子李大翰,看到父亲进退两难,思虑再三后认为,假如没有见到此集,那么没有责任,现在既然已经见到,隐匿不报,当属欺君之罪,必将留下无穷后患。李璜听完,不再犹豫,上报督抚,督抚认为事关重大,以“语多悖逆,图谋不规”上奏朝廷,朝廷下达了焚寺磨骸之诏。乾隆四十年(1775年),别传寺因《遍行堂集》一案惨遭血洗,僧众五百余名为了护寺而尽数遭到屠戮,丹霞山的骨塔、碑志悉数被铲平、毁弃。可怜清静的佛门净土,就为了这一部《遍行堂集》,鸟兽噤声,草木无华。澹归的一切遗著、墨迹,包括他为人作的序言、跋文全部销毁,官府有令,不得留存片纸只字,胆敢私藏者从严治罪。现在丹霞山山麓石岩坊附近,有个地名叫“埋人坑”,就是当年众僧丛葬之处。
    李璜因卓异而晋升南韶连兵备道,皇帝下达诏令,命李璜与大翰父子速速进京入觐,刚到北京,李璜就死于客舍,李大翰有旨敕留京城晋升刑部郞中。李璜有六子二女,六个儿子都由科举出身而进入仕途,除了长子李大翰外,次子大恒也官至刑部主事,其余各子,除第八子早矢外,都谋得一官半职。由此,李氏一族在黎里成为令人瞩目的世家。
    李璜第八子,名大升,自幼受家庭读书氛围的熏陶,好学上进,刻苦非常。可是身体羸弱,长年疾患不断,年仅23岁夭亡。大升所配浙江海盐陈方伯的女儿,大升去世时此女随父在云南,得到噩耗,不远千里前来奔丧,并抱主成婚,立誓守贞。嘉庆二十三年亡故,次年受到吴江县县令的旌表。海盐陈家也并不是寻常百姓,听从女儿抱牌位成亲,终生守寡,其主要原因当然是受到封建礼教的盅惑,不过,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李家的名望和财产。
    因为卓异,李璜入京,可是还没有等到皇帝召见,突患重病,他自知即将弃世,也许他心怀隐忧,弥留之际把早已撰写定当的《宗祠碑记》《义庄弁言》及其条例交予长子大翰说:“此吾未了事也,尔兄弟勉成之。”要儿子了却自己捐田产、建宗祠、设义庄的心愿。《宗祠碑记》和《义庄弁言》洋洋洒洒1200余言,历述了李家的历史沿革,他自身的为人与奋斗,特别在义庄弁言内,他说到自己将田产大半捐出,又借别人与他问答之词,写了一段话留给子孙:“或有笑余者曰:子即不为身计,独不为子孙计耶?然余思贫富命也,盛衰理也。余叨先人福祐得克家子六人,若能勤俭成家,即除设立义田之数,以分给之,亦稍可自立,倘不知稼穑艰难,虽尽与之无益也。矧古人有言,贤而多财则损其智,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余岂愿若辈损智而益过乎?”既回答了他人的疑问,也明示子孙自己的深长之思,由此,也可想见李璜其人。
    
    (4.1.3.2《黎里志》李璜撰《宗祠碑记》)
    李大翰在京不半年,有诏出任湖北汉阳知府。大翰不敢怠慢,雇佣官船兼程赴任。到达麻城,正值傍晚,停船歇息,忽然有一和尚,裹着一袭红色袈裟,浑身血红,没有一声言语,登舟合掌募化。次日清晨,李大翰猝死在船上。从此以后,李氏子孙,只要稍微得意,必见和尚,见则必死。对此,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领域的人自有不同解释。有说那是报应,有说那是和尚们的报复,也有说是李氏子孙心理压力使然。基本史实如此,见仁见智,任由后人评说。
    就资料所及,下面二名李氏后裔,就因为稍微得意而夭亡,在临死前都曾见到红衣和尚。
    李璜第四代孙李士龙,字葛庵,号一山,进学成秀才,选为贡生。士龙娘家亲戚刘德六(1806-1875),是著名画家。士龙拜刘为师学写生秘诀,不出10年,运笔纵横矫健,描摹点染不落时蹊,沉厚遒媚,时人有出蓝之誉。后游览天下名山大川,胸次宽广,山水设色渐臻于妙境,丹青之技名噪当时。不久,援科学惯例授予县丞之职,入都谒选前夜,宿于吴江松陵的垂虹客馆,次日身亡,也不知患何疾病,艺林为之痛惜。
    士龙早逝,留下一子名嗣泌,字芋香,由叔父继蟠抚养。嗣泌10岁即下笔成章,但他不愿走科举作晋身之阶,年方弱冠凭着文学功底为官府聘请,沈文肃公葆桢总督两江,延请为上客。嗣泌一手书法,虽不属名家,却也潇洒灵动,令人赏心悦目,再加为人诚恪谦抑,从来不作妄语,一时当代有名公卿都以礼相待。年近不惑,曾总襄公国荃、左文公宗棠、刘制军坤一都争相延聘,不料40岁那年突然得病去世。
    下面二位因为甘于平淡,得以善终。
    李璜第四代孙李继蟠,字挹仙,从小敏慧,考得秀才后,参加过一次乡试,不中,就此绝意科名,游学江淮之间。精通刑律,官府争相延聘。许观察道身、沈中丞秉成先后备兵常镇、通海,相继聘请继蟠主持幕府内务。继蟠年过40尚无子息,有人说:“掌刑者艰于嗣。”继蟠回答说:“儒生无尺寸权可以活人,吾正欲佐人于刑中求嗣也。”因此他处理刑治,以仁辅义,能够保全者他想方设法保全。同治初年,各国开始进入长江贸易,产生了诸多中外交涉事项,继蟠精通英语及西方习俗,寓尊攘之义于怀柔之中,30余年来,处事令中夷诸人心悦诚服。为人敦厚,乐于助人之急,馆谷所入往往分给贫困的亲戚与族人,享年68岁无疾而终。
    李璜第五代孙李懋勤,字绩宣,号敏盦,不走科举之路,致力于丹青,努力学习曾鲸技法,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能神妙独到,年逾古稀无疾而终。
    
    (4.1.3.3李厅门面)
    李氏的故居在黎里镇梨花街,黎里百姓俗称“李厅”,面阔五开间,八进纵深,东边的备弄长达135.7米,李厅弄民居是一个清代前期建筑的群落,目前是市级文物控制单位。
    第三进大厅前有一砖刻门楼,上书“康熙癸未仲冬彀立”,据此李厅始建于康熙年间,后来再由李璜及其子孙们续建翻建。李璜在第六进辟有“岭云书屋”,那是他用功读书,教育子侄们的地方。
    第三进大厅原有“传经堂”匾额,整个李厅也就称为“传经堂”。自从《遍行堂集》事件发生,李氏一脉的心总是悬着,不得安宁。同治年间,李氏后裔决定更换堂名为“易安堂”,不求飞黄腾达,但求随遇而安,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晚清同光年间,苏州评弹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黎里人喜欢评弹,三里长街的书场多达十多家。李厅的易安堂也辟为“易安书场”,聘请响档演说苏州评弹,既开书又卖茶,十分受到欢迎。易安书场一直开到1984年,才关门。
    蒯
    黎里的第四大姓“蒯”,本出湖北襄阳。明代晚期,蒯氏的一支来到黎里镇定居,繁衍到清乾隆时期,排进了黎里八大姓之中。黎里蒯氏最早安居在浒泾桥东侧,那条蒯家弄,习惯上称为“老蒯街弄”。家大业大,子孙繁衍,清代派生出了南蒯家弄、新蒯家弄,民国年间在黎里横街开辟了一条南栅蒯家弄。四条蒯家弄,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
    老蒯家弄,朝南面街一落五开间,纵深七进,之后沿后河横向发展,组成四落四进的方阵,门厅匾额“中宪第”,堂名“鄂桂堂”;南蒯家弄,在黎里镇市河南岸,五开间五进,匾额“荣禄第”,堂名“礼耕堂”。
    新蒯家弄创建人蒯嘉珍,字荫雏,号聘堂、铁崖,太学贡生出身,道光年间署山东曹州同知,嘉珍在距离老蒯家弄东50余米的地方购地筑室,一落七开间,纵深七进,建筑面积1140多平方米,门厅高悬“大夫第”匾额。正厅取堂号“树滋堂”,外观高大雄伟,十分气派,面积163平方米。这座厅堂极有特色,一是相亲的绝妙场所,千万别小看了这相亲一节,它可关系到夫唱妇随,家庭和睦、家族兴盛的大事。二是说书的好去处,来此说书的响档更响。晚清及民国年间,来此说书的名角儿很多,听客场场爆满。黎里民众习惯上不叫树滋堂,叫“蒯厅”。
    蒯厅正厅三间,两边各有二楼二底厢楼。就而今保存完好的东边夹厢来看,楼上有特制的格窗,状如抽屉,因此又称“抽屉窗”。厢楼上光线较暗,从抽屉望到敞亮的厅堂,清清楚楚,厅堂上的人却无法看到小楼上的动静。
    
    (4.1.4.1蒯厅(拍摄于1950年))
    蒯嘉珍工书善画,妻子钱与龄(1763-1827),字九英,浙江秀水人,从小禀承曾祖母南楼老人陈书家学,特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仰南楼”,少女时期又得从兄钱载指导,擅书能画。婚后,夫唱妇随,书画诗词自娱(蒯、钱二人《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传)。更可贵的是,开明的蒯氏夫妇利用蒯厅的特殊构造,决定为女儿们选择乘龙快婿。大凡有公卿弟子进谒,蒯嘉珍总是热情地与他们品茗叙谈,这时女眷们在抽屉窗后仔细观察,小伙子的身材相貌,神情举止,甚至出言吐语都一清二楚,就这样蒯家的姑娘们一个个都觅得了如意郎君,为她们相夫教子奠定了感情基础。
    
    (4.1.4.2蒯嘉珍隶书对联)
    
    (4.1.4.3蒯关保隶书对联)
    这个特殊佳构,更为蒯氏男子相亲提供了方便。每当年节佳日,女眷们当然也要走动走动,那时,与龄夫人带领自家姑娘来到厅堂上,与前来造访的女宾叙谈,蒯家的少爷就在抽屉窗后仔细端详,觅取佳逑。清朝政府规定,士子可以一妻一妾。蒯嘉珍在儿孙的婚姻方面,订有严格家规,他认为“娶妻娶德,取妾取色”,男子成家之后应当致力建功立业,不能沉溺于儿女情怀,更不能随便讨小。只有年过不惑,没有儿子,才可以取妾。在封建社会,男女结婚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自身很难有选择的余地。蒯嘉珍独辟蹊径,让儿子们选到了中意的妻子,为他们日后奋发找得了贤内助。
    蒯嘉珍夫妇育有三子,他们深信“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积极延师教育,督促儿子们走科举之路,以安身立命,为国效力。儿子们都很争气,“学而优则仕”,个个都从四书五经起步,踏上了仕途。特别是第三子关保,最能承继父母爱好,诗词娴熟,且擅长丹青、汉隶和篆刻,也从太学出身,先补浙江温州府经历,后出任知县。
    
    (4.1.4.4蒯厅东夹厢)
    
    (4.1.4.5蒯厅抽屉窗)
    由于治家严谨,儿孙奋发,树滋堂到第三代终于达到了兴盛的高峰。蒯关保的儿子贺荪(1806—1875),字则钦,号士芗,最为吃苦耐劳,道光二十四年(1844)恩科中举人,由实录馆謄录议叙知县,分发河南永宁,一度参与林则徐幕府,熟读兵书,锻炼了军事才能。后任固始知县,拔擢直隶州知州。固始任上,捻军啸聚,更有一些杆子,时而为民,时而为匪,盘踞于光汝之间,烧杀抢掠,蹂躏百姓,贺荪奉旨征剿,带兵一一肃清。又两次上书大府,为光汝间百姓请求减征钱粮,情词恺恻,读之令人声泪俱下,经奏报回文曰可,老百姓感恩戴德,一时“蒯阿母,来何暮”的民谣响彻光汝。此后,多次在河南河北进剿捻军,父母双亲亡故时,有旨两次夺情。奉旨赏布政使,不久迁浙江按察使。
    蒯厅的第二个特点,音响效果特别好。厅堂蒙砖密布,屋瓦密集,墙壁平整,梁架椽子用料考究,加工精致,油漆光洁,一堂屏门齐齐整整,关闭后看不出门缝,油漆考究。光线明亮,冬暖而夏凉。空屋子中,高声说话,嗡嗡有回声。晚清年间,苏州一带盛行评弹,黎里镇有十来家书场,大多设在茶馆里,设在大户人家的厅堂里的只有两家,一是传经堂,习称“李厅”,后来改名易安书场,再就是蒯厅,由于蒯厅的音响效果,评弹艺人都喜欢到这座厅堂来献艺。蒯厅还是黎里镇最早放映无声电影的场所。
    蒯厅书场布置,与一般茶馆不同。靠厅堂屏门正上方悬挂着“恕不迎送”四字匾额。据说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特赐给评弹艺人的,评弹艺人不必对听客低三下四地作揖迎送,这对说书人是一种礼遇。匾额下设书坛,高出地面约三个台阶,所占面积不大,上面安放一张半桌,系上桌围。如果说大书或单档,半桌就横放,说书人坐在桌后,如果是三档小书,有三位说书人,一人居中,左右两边各坐一人。蒯厅邀请的多数是双档小书,半桌直放,说书人上手在左边,下手在右边。桌上放三弦、琵琶、茶壶、醒木、折扇之类的道具。书场中央,竖直安置二排条形长桌,左右两边横放双人长凳,很像“非”字的形状,这些座位处于中心位置,叫“头台”,黎里称为“状元台”,坐这样的位置,说、噱、弹、唱听得清清楚楚,就连说书人的举手投足,眼神表情,一一尽收眼底,一般这是有身价的老听客的专座。四周安排长条靠椅,椅背后特制一长溜雕有圆孔的木板,每个圆孔可以装一个茶杯,购票入场,堂倌就会捧上一杯茶,红茶绿茶任凭听客自点,夏季还有菊花茶供人享用。堂倌不时为听客添茶加水,他们手拎铜壶,隔老远也能够把水准确地冲进杯子。
    苏州评弹名家的到来,使蒯厅场场爆满,客厅内挤不下,场主打开落地长窗,在走廊上安置听客,一场书可以卖出二百来根筹码。可是,来得晚的人还是进不了书场,只能靠在院墙上听“戤壁书”,有的时候台阶上、院子中央都站满了人。
    蒯厅立有一个规矩,其他书但说无妨,就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不准说。原来,这是因为新蒯家弄的掌门人蒯贺荪,一生仕途顺利,想不到年及古稀,竟为了杨乃武一案不得善终。
    前文说到,蒯贺荪曾为民请命,百姓感恩戴德,称他为“蒯阿母”。贺荪为人真诚爽直,胸怀坦荡,亲朋邻里同僚有急难,总是尽力周济,一生廉洁奉公,不留余财。追随林则徐的时候,林大人为他的书房题名为“求是斋”。任浙江按察使期间,他多次瞻仰岳王墓,决心效法岳飞,忠君为国,赢得身前身后名。他曾经专为岳飞庙题有这么一副对联:“晚受国恩封,花诰春深,已见东窗事发;早蒙家难死,寒泉秋碧,好同西市魂归。”总观蒯贺荪的一生,除“杨葛案件”外,他为人处事,一贯实事求是,立志为国为民奉献自身,大体上可以说是一个好官,清官。
    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就在蒯贺荪的任上,余杭县出了“杨葛案件”。据此创作的话本、小说、演义、戏曲众多,进行了许多的艺术加工。这里把真实的案情概述如下:同治十一年(1872)春,余杭豆腐师傅葛品莲娶了毕秀姑为妻,秀姑容貌清秀,喜穿绿色衣服,系白色围裙,外号小白菜。葛家与举人杨乃武比邻而居,两家日逐来往,亲密无间。不久,葛怀疑妻子与杨乃武有染,葛母喻氏从中拨弄,但无实据。次年初,葛品莲突然暴病身亡,葛喻氏立即向余杭县控告小白菜与杨乃武合谋毒杀亲夫。县令得状,轻信浮言,在仵作草率验尸之后,臆断葛品莲中毒身亡,将小白菜押衙刑讯,由于不堪捶楚之苦,伪供与杨早有奸情,合谋杀夫。于是杨被拘捕到堂,县令施以酷刑,杨屈打成招。此案上报杭州府,府又报省,经县、府、省三级七审,最后判定葛毕氏凌迟处死,杨乃武斩首示众。杨的姐姐杨菊贞决心为弟鸣冤,二上北京告御状,浙籍京官夏同善等28人联名上书,请求刑部复查,此事惊动了西太后。光绪元年(1875)西太后下令,刑部移棺京师,当众开棺验尸,最终证明葛品莲并非中毒,实系病亡,案件才真相大白。此案历时三年,惊动朝野。
    蒯贺荪身为按察使,职责就是审案。案件到得蒯的手里,业已经过了县、府二级审理,牵涉的官员不下数十人。再说,顶头上司巡抚杨昌浚也认定杨乃武与葛毕氏有奸情。蒯贺荪经过调查勘察,心里明白杨乃武是冤枉的,可是,一旦翻案,数十名官员将遭殃,斩首,充军,革职,这些官员的家属也将蒙难。二者相权取其轻,只能违心地错杀杨乃武与葛毕氏二人了,所以,蒯贺荪维持原判。后来,刑部将一干人犯尽数移解京师,冤案得以平反。蒯贺荪先期得知消息,吞金自杀,那年正好70岁,正是即将告老回乡的年龄。
    评弹艺人,在杨葛案件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杨乃武与小白菜》一书,随着历史的推移,版本日多,艺术加工更多,深受听众欢迎。
    蒯氏后裔,对于“杨葛案件”讳莫如深,岂肯轻易提起。对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书,蒯氏一族视为奇恥大辱,当然严禁在蒯厅上演说。直至民国,蒯家遵祖训,把禁说此书的规矩明文刻在大厅进门处的石碑上。
    1875年,树滋堂,也是整个蒯氏家族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蒯贺荪兢兢业业地供职,到头来却不得善终,蒯氏后裔觉得宦海险恶。他们不想再习举业读书做官,也不愿再参军建功甚或镇压义军以染红顶子。那时期,满清王朝大厦将倾,官场腐败成风,蒯氏片面接受教训,既然不想达则兼济天下,那就独善自身吧。于是蒯氏一族,都将儿孙们圈在家里,不再死啃那四书五经,写什么八股策论,一味陶醉于琴、棋、书、画。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也只是请几位私塾先生前来坐馆,只求识几个字,能够读读闲书,写写书信。少年人好动,总有几个在家呆不住,家长们左思右想,终于有了妙计,诱使他们吸食鸦片,美其名曰“福寿膏”,祈求吸食之后添福上寿。实在蒯家就要子孙们一个个上瘾,使他们无法远离蒯厅这个窝窠,只能乖乖地呆着。至于生活么,不成问题,祖上传下良田千亩,一切地租收入、财产管理,悉数托付给帐房先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悠哉优哉。
    以琴棋书画而自鸣高雅的蒯氏后裔,后来玩起了评弹和昆曲,亲朋好友一拨拨地前来,蒯厅开设书场,卖票营业,也由此开始。可听听唱唱之间,又白相起戏子来了。再后来,掺杂进了许多嗜好,搓麻将、摊牌九、斗蟋蟀、发酒疯、逛窑子,醉生梦死,纯粹一个寄生的家族。
    杨葛案件之后,树滋堂再也没有出过正而八经的官员及儒生。倒是在斗蟋蟀方面,出过一位怪才。那就是蒯贺荪的曾孙蒯竹生,此人酷嗜蟋蟀,从小练就一手绝技。他手里的一根须草,最能逗引蟋蟀,经他的须草一撩拨,哪怕最疲惫的虫儿,也会兴奋异常,变得骁勇善战,更别说其他了。虫儿玩多了,蒯竹生肚里就存有了一本蟋蟀经,哪一类犹如程咬金只有三板斧,哪一类善于后发制人;什么地方的蟋蟀骁勇善战,什么地方的中看不中用,等等,等等,都烂熟于胸。特别令人叫绝的是,两头将要下笼或入盆打斗的小虫,蒯竹生只要须草一拨一逗,孰胜孰负已经心知肚明。还有更绝的,两头旗鼓相当的小虫,本来势均力敌,蒯竹生有本事,当众舞弊,在牵草时他暗使手脚,让其中一头小虫开不了牙钳而落败。晚清及民国年间,斗蟋蟀成风,输赢动不动成百上千。怪才成了蒯家的宝,一年一度秋虫鸣叫,蒯竹生这家请那个邀,俨然黎里镇上的大忙人。
    一大群纨绔子弟,坐吃山空海要干,蒯姓家族从官僚士大夫的大家庭,一步一步沦落为普通地主,进而变成破落地主,兴盛百来年的树滋堂衰落了。解放前夕,田产所剩无几,佃户大减,民怨倒也不多,土改、镇反等等都安然度过。但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蒯氏子孙,在新中国的号角声中,要想脱胎换骨谈何容易?有的卖油条,有的拣破烂,乞丐似地活着。
    时代毕竟在前进,蒯氏一族的儿孙们不可能个个都禁锢在蒯家弄内。辛亥革命隆隆的炮声震惊了树滋堂,蒯家弄东隔壁站起了爱国民主主义战士柳亚子,他创建南社创办刊物,配合同盟会推翻了满清王朝,又反袁世凯反张勋反段祺瑞。蒯贺荪第四代长房长孙蒯斯曛,自1906年呱呱堕地,迈出门槛之后就接受了新思想,紧跟南社领袖柳亚子的步伐,踏上了背叛封建家庭的道路。
    
    (4.1.4.6.蒯斯曛)
    1924年,蒯斯曛跳出了蒯氏老窠,考入复旦大学,如饥似渴地吸纳新思潮、新文化。1932年,参加柳亚子先生主持的《上海通志》的编纂,撰写出了诸如《上海公共租界史稿》等一批颇有价值的史料性文章。1940年参加共产党,赴苏中抗日根据地从事宣传工作。后来,担任粟裕将军的秘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蒯斯曛从小学习刻苦,精通数国语言,1954年转业到上海,出任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积极为新中国贡献才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许多精神食粮,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和翻译,著作等身。蒯斯曛孜孜不倦,富有事业心、责任心,继承了乃祖优良的作风,1986年,那是他去世之前的一年,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但仍然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地工作,翻译并出版了萧伯纳的小说《不合理的结合》。
    蒯氏后裔日暮途穷,固然是树滋堂的衰落;蒯斯曛背弃封建家族,获得了生命的价值,这更是树滋堂的衰落,同时,蒯斯曛成为了蒯氏家族走向新生的领衔人。新中国成立后,从蒯厅里走出了众多的医师、画家、教授、工程师乃至企业家。
    纵观树滋堂蒯氏一支,从嘉道年间开始崛起,经三代的接力达到鼎盛。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尤其是满清王朝走向没落的时代,蒯氏盛极必衰在所必然。蒯氏家族的兴衰深深打上了历史的印记,堪称黎里的一部《红楼梦》。
    汝
    黎里第五大姓“汝”,他们的始祖名尚质,字朴夫,号义之。汝本是河南汝宁府著名大姓,建炎年间(1127-1130)赵宋南渡,当时任通直郞被汝氏尊称为月潭公的汝德远追随赵构,来到南方,定居在江西省。六传到汝尚质(1276-1364),尚质出生于南宋景炎元年,自小慷慨好义,有胆略更有智谋,擅长武术。汝尚质4岁那年,南宋为北元所灭,尚质长大成年虽然满腹经纶,但是决计不肯为孛儿只斤氏效力。一生喜爱游览名山大川,延佑元年(1314),携带资财,来到金陵凭吊六朝古迹,过京口至姑苏,这次游览汝尚质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借游览之机为了选地卜居,为子孙后代寻找一方托身石。一天,乘船穿过吴江城,经45里水路到来了黎里镇,他觉得这里的风土物产着实可喜,这里的人物文章更令人喜爱。尚质兴奋地说:“所为源远流长者此也,我可家焉,以启子孙矣。”于是举家定居黎里,汝尚质是黎里的始祖。
    汝氏本江西巨族,来黎里后堪称甲于一邑的富户。邻里有急,尚质每每予以借贷,假如乡亲们无法偿还,就将借券一焚了之。乡里遇到繁难事紧急事,尚质总是挺身而出,慨然承担。至正辛卯(1351)严重水灾,田地颗粒无收,乡里一片饥荒。那时,尚质年已76岁,然而豪气不减当年,拿出家中粮食,倾尽全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