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修行人生 > 家庭 >

“孝亲”的力量


    
    “孝亲”,为什么做到了“孝亲”会有不平凡的人生呢?这要从什么是“孝”说起?什么是孝?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孝经》这部经典中,孔子的问弟子曾子,先代帝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并用它来使天下归顺,人民和睦,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为什么吗?曾子说,学生我不够聪敏,我哪里知道?曾子不知道,孔子就说:这种德行就是孝,他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是说: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随意损毁伤害,这是孝的开始。孝的开始就是爱护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以免父母担心。
    然后,孔子也提出了,孝的终极目标,他说: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孔子说,孝分为三种,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朋友们,侍奉父母是孝,这是我们都很熟悉,原来爱护好自己,不受伤害也是孝。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以下的行为是不是孝,看书不要看那么晚,早点休息,是不是孝?
    看电视不要看那么多,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孝?
    外出告诉父母去哪里,不让父母担心,是不是孝?
    和父母说话的时候态度温和,有礼貌,是不是孝?
    其实以上的行为都是孝。
    大家不要以为,孝就是要去做轰轰烈烈的事情,才是孝,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的爱护,对父母的恭敬一言一行就是孝了。
    所以,朋友们,孝顺父母,我们要不要从爱护自己做起?要不要从对父母的一言一行温和恭敬做起?
    孔子还提到了孝的终极目标: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业有成,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就像高考状元,前一段时间,各省的高考状元都公布了,孩子有了好的高考成绩,父母当然非常高兴,就是“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比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好的习惯,学习不用父母操心,在期末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父母因此而高兴,也是一种孝。对于已经工作的人,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是一种孝。
    朋友们,我们一起从对自己、对父母的一言一行开始做起,把孝的力量发挥出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成就一番事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