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古玩收藏 > 藏品展示 >

商周的动物玉雕:原始宗教与艺术创新的统一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河的一支主流,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
    世界华人中都有崇玉的情结。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把“君子”、“德”和“玉”这三个要素用人文的红线系为一体,故而:“君子比德于玉”的经典便成为炎黄民族数千年的脉与根的信则。
    于是乎,玉的发展史也成为中华文明史的缩影。
    ——八千年前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原始先民,满怀喜悦之情将美玉饰品佩于自己的胸前,从此玉文化的源水百代流淌。
    
    ——四、五千年前,当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部落氏族兴起时,玉已超越了本身的自然属性,高翔于人类的精神王国之中。
    ——三千年前,商周的国王用佩玉来标榜王室尊严,玉已化为等级的标记。
    ——两千年前,孔子向他的弟子教诲:玉之珍贵在于象征君子高贵的品德。而此后的道家子弟则把玉奉之峰巅,表示无以复加的敬仰,为玉罩上神秘难测的面纱。
    ——一千年前,随着世俗世界的崛起,玉终于走下神坛,回归人间。
    ——二百年前,清代乾隆皇帝运用王权将玉形象的打造推至极端。
    玉伴随着文明发展的进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中华文化独有之角色。
    从公元前十七世纪成汤灭夏,到帝辛失国,商王朝五百年春秋弹指一挥间。商后期的二百五十多年,作为重要工艺品的玉器与青铜器,一直是商王朝的主要物质产品之一。以殷墟为中心所辐射的中原地带,始终是商代玉文化成就的主要代表。商以后,西北崛起的周王朝,经过传承学习商代玉雕工艺传统,从而使周玉得以发展和兴旺。
    商代玉器与前代相比,规模空前,是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逸周书•世俘解》中记载“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可见商制玉昌盛之程度。商代玉器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玉料来源丰富。妇好墓中玉器多属南阳玉,也有陕西蓝田玉、东北岫岩玉、新疆和田玉。大量玉料供应是商玉器制作的物质基础。
    在商代,玉器是一种象征和代表。玉代表财富,玉代表鬼神崇拜,玉兵杖和礼仪器象征国威。
    
    甲骨文“宝”被写作,早期甲骨文(宀,房屋)+(贝,珠贝) +(朋,玉串),造字本义:藏在家里的珠贝玉石等奇珍。它象征房里藏着贝和玉。商人以玉为宝物,是玉崇拜内涵的飞跃。
    本文无法全面论述商周玉文化,只是想结合商周玉器收藏,重点来谈谈对商周时期的动物形玉雕的认识。
    拙朴生动的动物形玉雕,造型多样,极富艺术感染力。它们承前启后,在玉器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承前”指它们对新石器时期动物形器物包括纹饰的一次继承和创新。所谓“启后”是指为秦汉、唐宋到明清时期的动物形玉雕起到典范作用。
    随着多年对商周动物形玉雕的收藏与把玩,本人对于在商周玉器中蕴涵的农耕文化的痕迹逐渐有所感悟,也由此联想到妇好墓中如此众多的动物、耕畜造型的玉雕,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才出现的。
    
    综合而言,商周动物形玉雕的特点如下:
    一、原始宗教与艺术创新的统一
    商代的原始宗教内涵,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了解,但可以明确一点的是,当一些神秘的原始图腾符号与玉雕相融合后,这些玉制器物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也由此丰富了我国近万年的玉器文化。
    在商代,鸟图腾的意义非凡,有深刻的宗教含义:“简狄因食玄鸟之卵,而成孕生契,契即为商族的共同祖先”。传说中商族因玄鸟而生,所以鸟形纹是商代玉雕的主要纹饰之一。由此可见,玉雕的题材中有宗教与艺术相融合的深刻文化背景。
    鹿,在商代被视为一种神物,是祥瑞的象征。所以说“道备则白鹿见”。而《诗经•小雅》有:“磬无不宜,受天百禄。”自汉、唐起,因“鹿”与“禄”谐音,所以鹿的造型常使用在玉雕的众多吉祥纹样中。
    
    二、写实与抽象的统一
    在商代玉雕中,飞禽走兽来源于生活,造型准确。造型手段有三种:正面、侧面和圆雕造型。根据不同的视觉审美要求,因形施艺。
    与此写实的方法相对应,商代玉雕还有抽象雕刻法来表现器物的造型:动物的形象简明,不求细部刻画,夸张代表性部位的形象美。如玉龙的大头、玉虎的翘尾、玉凤的高冠长尾。这些被夸张的部位,被夸大和突出得甚至不合比例,但动物的形体特征却表现得十分生动。
    三、动与静的统一
    动与静的习性特征完美统一,这是商周时期玉器造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这一时期玉器中经常出现的动物题材如:大象扬鼻、玉牛耕地、玉虎张口卷尾、瑞兔抿耳、鱼类弓身等,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被能工巧匠们凝固在一块块玉石中,美不胜收。
    
    青玉兽面头
    四、天、地、人、神造型的统一
    商周玉雕的另一个特点是天、地、人、神合一的精神内涵。
    在动物形玉雕中,商人借玉雕抒发对动物繁衍的企盼,展现动物的自然性、动物与人的和谐;表现动物性与人格性的统一,人与动物和大自然之间的生命依存关系。
    举例说来,玉人是西周初期虢国墓葬中龙神人共于一体典型合雕相生玉器,极为珍罕。整体器物造型是蹲踞人形片雕,一侧是猴形人首,对称的另一侧是一蟠龙首,在器物的胸、臀部各雕一变形龙。在商周先民的意识中,龙为兴云播雨的神物,把龙神人格化,即出现了以人为主体、龙形相辅的“雨神”形象。《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雨师妾在其北,其人为黑,两手各操一蛇……”这里所说的“雨师”,即是“雨神”,是龙(蛇)的掌控者,是雨神的人性化形象。想必这件玉雕在商周时期祈雨求丰年的仪式中,为贵族所佩之物。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勾云纹饰也是体现“天地人神合一”这一思想的主要纹饰之一。勾云纹是大自然天空云气的模仿并图案化的表现,它的意义是把动物视为可以升天,具有云神那样神力的精灵。周易乾卦中有“云从龙”之说。古代神兽与勾云纹相组合,是商周“神玉”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于商周时期玉文化内涵的理解和研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它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大量的材料收集,作者所撰小文只是点滴的收藏心得,希望引起更多的学者、专家和玉文化爱好者们的关注和参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