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拜师学艺 >

周百穗:我的师父尚小云(八)


    
    尚小云(图片来自网络)
    尚派艺术讲习班是在秦腔剧院的排练厅举办的。 
    那天,排练厅里的椅子都座满了人。先是先生讲课,讲课告一段落时,便由我以排练的形式表演《昭君出塞》。我站在小舞台上往台下一看,台下坐的人从年龄上看差不多都应是我的师兄师姐,不过那时我并不怯场,因为先生就坐在第一排看着我。我记住先生说的话:“这个示范,其实就和在练功室排戏没什么区别……” 
    锣鼓响了,我定下心来,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戏、对人物的观注之中,当我唱完《昭君出塞》的最后一句“叫他们一个一个都下阵到关前去”后,扫马童翻过人,接着一个串翻身,掏翎子四击头亮住象时,台下便暴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收住亮相,便朝先生所坐的方向鞠个躬,我看见先生正对我拍着手,我赶快又给先生鞠了两个躬,然后,跑到后台,用手抹去挡住视线的汗珠和泪珠。 
    在第二天上午,排练厅里的椅子全撤掉了,几十个演员站成若干排,我站在排前,先生坐在正对面,由先生讲解、指导,大家跟着我走《出塞》的趟马。 
    这时,我体会到了先生说的“教也是一种学习,边教边学”的深刻道理。因为我在“教”大家的趟马时,我对趟马中的上马、翻身、射雁、圆场……中每一个身段的位置、手势及其要表现的人物情绪,都有了一次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我在“教”,但是,我也是真正的在学。 
    十来天后,讲习班结束了,许多秦腔的师兄师姐都亲切、玩笑地叫我小百岁老师。我跟他们说:“我不是老师,也不够当老师的格,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生,在西安,我是尚先生的学生,在贵州,我是艺校的学生,而且才读到四年级,我是你们的小师妹。” 
    几十年过去了,跟我学过《昭君出塞》的也有好多学生,现在回忆起来,那一次我参加的讲习班,还真可以算作我第一次体会到当“老师”的滋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