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国学经典】——试论儒家道德修养观的时代价值


    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注重个体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及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儒家道德修养观不仅对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素质、民族文化等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推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和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儒家道德修养观的主要内容
    儒家道德修养观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在人性论观点上,各家虽持不同主张,不管人性是善是恶,儒家认为,通过后天努力人是可以成为善人的。在儒家看来,人生修养主要是道德的自我修养,也就是保持人的本心,造就道德上的完满人格,最终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一)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
    1.完善人性的追求——止于至善
    儒家相信人性善本,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所以,人经过不断的修身努力,在现实世界就可以成就理想人格。儒家人性论认为性是自然的最高目的,人性之善也就是自然界至高无上的善,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等过程,人性可以向更加完善的境界发展,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善的境界。正如《论语·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每个人的道德自觉性和主体的能动性。正如孔子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作为主体的人,都蕴涵着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潜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受教育和个人努力,可以达到“成仁”的目的。由个人人性的完善——“止于至善”并进而实现“天下归仁”的共同的善。
    2.完满人格的目标——圣人君子
    儒家道德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是成就圣人君子。这可以说是儒家追求的道德修养理想境界——“止于至善”目标的具体化。在儒家的思想观念中,圣人具有与天一样崇高而伟大的美德和功业。儒家认为,完善自己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出发点,“治国”、“平天下”是终点、是归宿。圣人承担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须有博大的胸怀,能博施济众、行仁安民。
    圣人如此高贵、神圣,即便是在孔子心目,也是不可企及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因此,与圣人相比,君子作为一种理想道德人格形象更具代表性、普遍性,也更有感召力和现实性。君子这个概念更多的是“道德之称”。君子求道,君子之志在终生求道。道即“仁”道,所以,君子崇仁。所谓“仁”,指的是社会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包括君子在内的一切人的精神原动力,是其他道德人格的基础。作为人格典范的君子,更应当对仁推崇倍至。重义是成仁的内在要求。
    3.道德修养的最高价值目标——仁
    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围绕仁来展开的,仁是其核心。人的本质就是仁,即所谓“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一生所追求的道就是仁道。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成就仁德。孔子把仁视为做人的根本,甚至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修身思想。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心是仁,人路是义,内心修养达到了仁义境界,仁就会充塞于心中。进入宋、元、明、清时期,张载、程颢、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前发展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思想。
    由此可见,儒家道德修养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二)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
    1.存养立志
    在儒家看来,道德修养就是保持人的本心。只要努力修养就可以存其本性之善,并可达到更加完满的善的境界。因此,儒家道德修养特别重视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标,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人们所立的志就是其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最终实现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2.自省忠恕
    自省是儒家道德修养最根本、最重要的修养方法。孔子最先提出内省,并把能否坚持这样做看作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人,而最切近、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做起。
    由反省自己进而推己及人,忠恕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似的含义,两句结合起来理解,则互为补充,更加严密而完善,可作为忠恕的内涵和解释及其要求。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克己慎独
    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克己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儒家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
    所谓“慎独”,《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对自己独自处事时都要特别慎重,要凭良心行事,也就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可见,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约束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础上,为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下完全自觉去履行道德义务,表现出行为者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躬行践履
    儒家所主张的自我修养,在强调自我思想改造的同时,还非常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即要求主体要做到言而有信、知行统一。如孔子就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于道德的修养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能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这样才可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这一思想被儒家学者作为自我修养的座右铭,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儒家道德修养观的时代价值
    (一)儒家道德修养观的理论价值
    1.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文化资源。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作为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构成了民族精神的主干,并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维系着全体民族成员的情感与信念。
    儒家道德修养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的圣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具备这样人格的人就是为仁、成仁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儒家道德修养观重视人,积极追求理想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到理想境界;在人生实践中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成就理想的人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积极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以及讲求奉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为构建正确的道德修养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儒家仁学将“为仁”划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爱己,爱己主要是关心自己的品德。 “安人”和“安百姓”是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经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的形式进行的,由个体的修身“成仁”到最终实现“天下归仁”。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不仅在于成就个人,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个人对社会的意义。道德修养既实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目标和理想,也达到了个人修养目标和社会理想的结合与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人们的自律提供规范和方向。儒家道德修养观所建立的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主张依靠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行为,反省自律,不仅为人们理解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更是人们行为选择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二)儒家道德修养观的实践价值
    1.激励当代人明确道德理想,塑造理想人格
    当前,有不少人自认为道德理想一般的说法就是做个好人,但比较笼统。评判个人成功与否更多的使用经济价值标准。生活目标更多的锁定在实现自我价值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功。对于个体人格完善的关注远低于对个人事业成功的关注。在行为选择时更倾向于随大流,体现出注重实际和功利性心理。儒家道德修养以人性之善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出发点,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倡导的君子人格和“成仁”、“天下归仁”的人生理想,并以此为人生信仰去努力追求,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完美的道德理想,也塑造出了完美的理想人格。
    2.指导当代人明辨义利,构建和谐社会
    义和利的问题,是中国传统道德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义和利主要是指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而言。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为国家、民族谋利为公利,为自身、个人求利为私利。儒家学者大都注意义利之辨,其思想主旨是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反对惟利是图、为富不仁,并把为义与为利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尺度。“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对义和利的选择实际集中体现了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这些观点对处理当前复杂的利益关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促进当代人加强自律,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知和行的关系处理。由于各种原因,知行脱节已经成为人们道德修养中的一个不小的问题。在知行关系的处理上,儒家道德修养观认为两者密不可分,既强调知的重要,更注重行的作用和意义。儒家非常强调知行统一,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强调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认识到知和行都要以主体的自觉自律为前提,道德实践应当出于自觉。它建立在对于道德准则的自觉之上,即要自觉、自律的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因此在道德修养上一定要做到慎独,这既是自觉、自律的基本要求,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4.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前,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冲突不断,人与人之间因为利益关系往往会产生各种分歧、矛盾和冲突,也很容易激化为尖锐的矛盾对立。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在这方面无疑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
    儒家仁的本质含义就是要尊重人、爱人,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如何使自己成为仁者,孔子的答案就是“克己复礼”。这里的“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生理本能、个体感性欲望;“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听、言、动诸方面皆合于礼。在解决分歧、冲突、矛盾时,要做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仁不仅要求人要自律、要自勉,还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多为别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忠恕之道的推行,以个人的道德自觉作为保证,以个人忠信的品质作为基础。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是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推广到整个民族群体,主张“天下为一家,中国如一人”,为群己关系的融洽、为国家民族的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种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力地增强了全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