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大师 > 古代人物 >

杜佑(2)


    学术思想及《通典》简介
      一、史学思想
    唐代中期,社会由盛转衰,因此研究史学者多以致用为要,杜佑也不例外。其史学思想在于为现实服务,探讨治国之道。
    此外,杜佑认为,“现在”来自于“过去”,古人有适合古人的生活方式,今人有适合今人的生活方式,今人无法恢复到古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厚古薄今实为不智,制度贵在适时从宜,这种进化式的史学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杜佑对“天命”说也较不看重,在他眼中,所谓天命固然存在,但国家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兴衰治乱,人事的作用超过天时。制度安排的“势”促进人事,人事因素影响社会,因此,重人事,重制度也就成为他著述的一大特点。
      二、政治思想
    杜佑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政府的制度建设问题上,略有点。其一,中央集权优于分权封建,更有利于国家富强,长治久安,而分权封建制则容易令国家迅速灭亡。其二,治国的目的在于富民,富民即能够富国,国富则能够民安,“富”与“安”相辅相成。其三,强调礼乐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认为礼规范了社会道德和准则。治政的中心在于礼乐的健全。治国应该礼制为主,而礼制教化还需有刑法辅助,“礼”为本,“法”为标。其四,国家必须重视选举用人,因此要重视选举制度,以实干为要,去除浮华不实的风气,也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教育。
      三、经济思想
    在杜佑的政治思想中,“民本”思想是较为浓厚的。他以农业为本,强调经济发展,“教化之本,在平足衣食。”“农者,有国之本也”。其经济思想略有四点,其一,反对土地兼并和买卖,主张恢复均田制,以阻止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形势。其二,控制足够的纳税人口。惟有如此,政府才能拥有足够的资金,也才能维持政治稳定。其三,薄赋税,轻徭役,避免横征暴敛令民不堪,民怨载道,则人心已去。其四,重视货币,认为国家必须对货币经济进行干预和管理,重视货币的功用,货币单位必须单一、统一,从而让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四、《通典》简介
    《通典》共200卷,近150万字,全书由“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等共九个门类组成。所覆盖时间上至远古,下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几乎每一事项都有精心的材料选择考察和观点。对历代典章制度的源流演变作了详细的叙述,反映了杜佑进步的史学观点。
    此书开典制体通史著作之先河,“把典章制度的发展衍变以及人们对有关典章制度在实际贯彻中之得失利弊的评论、分析,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方面看待,从而进一步开拓了历史认识和历史撰述的领域,从理论上奠定了典制体史书发展的基础。而典制体史书的发展,从全局上改变了史学发展中编年、纪传‘角力争先’的格局,对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梁启超)
    此外,《通典》一书还具备巨大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研究者来说,《通典》本身就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