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武术 >

醉拳


    
    醉拳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汉族传统拳术。这种拳打起来,很象是醉汉酒后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但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性。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环醉步,鸳鸯脚)、“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醉拳根据其不同名称而组成不同形象、不同内容的套路,但都离不开醉形醉态的特点。醉拳由于其内容多跌扑滚翻动作,故又被认为是“地趟拳”的一种。是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拳作为其中之一的精华流传了下来。
    实际上醉拳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其拳经要决曰:“地龙真经利在底攻,全身卧地强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腾龙,行停无迹伸曲潜踪,身坚如铁法密如绳,翻猛虎豹转疾雏鹰,倒分前后左右分明”。
    历史
醉拳,是根据水浒好汉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醉打山门等醉酒时的技击方法演变而成的。其拳法讲究形醉意不醉,意醉心不醉的运用纲领,其招法:摔打、推拿、跌扑、翻滚、窜蹦、跳跃。既充满了形体艺术的美感又不失技击实用之特点。
    特点:醉拳的技击特点是以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并在技击中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变,刚柔相济,形神合一,意气相配,克敌制胜。实战战术讲求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等。
    醉拳虽然好,但要学练好醉拳并非朝夕易事。首先要有良好的武术基本功和身体素质,再有要结合醉拳本身特点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练,形成一个滚动良性循环;学习---训练---提高的轨迹。
    代表人物:鲁智深、苏乞儿。
    套路
    醉拳内涵极为丰富,仅醉拳套路即分为“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及“鲁智深醉打山门”等等。现今流传较广的醉拳大体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术实用性;一类是现代醉拳套路,实出跌扑滚翻,醉形醉态的表现性。醉拳看似前仰后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毫无规矩可言。实则不然,汉族武术讲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在醉拳中也不例外。倘若没有武术规矩,其又真正成了醉汉,又何处谈为武术功夫?醉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严守醉拳规矩的,其飘逸、洒脱的动作是经过长期刻苦训练,而体现的高度熟练化而已。
    手型
    醉拳的手型主要有:拳(四平拳、端杯拳)、掌(柳叶掌、自然掌)、勾(五指勾)及指(酒瓶指)。手法主要有点“掐、扣、冲、劈、砸、推、摔、砍、捅等。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提膝步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提步、落步、碎步、出步、碾转步、插步、盖步、旋转步、梅花步及随形步。腿法主要有弹、蹬、踹、勾、缠、绞、挂、扫、截等。肘法有盘、顶、挑、摆、砸等。膝法有顶、撞、跪、格等。此外,醉拳的眼法、劲法、身法及桩法也颇有讲究。
    
    功架造型
    醉拳的功架造型多为半倾半斜,以倒非倒,以倒取势。常在重心失势间变化动作,来防御对方,攻击对方。醉拳身法常以来、合、外、降、拧、转、旋、摆和前俯、后仰等变换。劲力上通过站、带、缠、弹等体现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羁的风格。醉拳利用掀脚拨跟来表现踉跄醉态,并施展挨、撞、挤、靠等肩、胸、背、胯的技击方法。醉拳还有“上盘百枝摇,中盘如铜鼓,下盘似生根”的说法。眼法讲求迷惑对方,主要有视、瞧、瞄、瞟、痴、乜等。桩功分为静桩和动桩等两种。静桩又有开立桩,马步桩,提膝法;动桩有拧转桩、晃摆桩等。桩功最大特点是要求脚跟拨离地面,脚掌着地。
    醉拳从形态上,主要可分为斟酒、初饮、微醉、颠狂醉、烂醉及醒酒等几种醉形、醉态。醉拳有不少是跌扑滚翻动作,如扑虎、栽碑、头翻、侧空翻、后空翻、摔盘,双飞爷与跌、旋子转体360度、金绞剪、鲤鱼打挺、乌龙绞柱等。
    技击特点
    醉拳的技击特点是以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并在技击中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变,刚柔相济,形神合一,意气相配,克敌制胜。实战战术讲求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等。
    醉拳虽然好,但要学练好醉拳并非朝夕易事。首先要有良好的武术基本功和身体素质,再有要结合醉拳本身特点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练,形成一个滚动良性循环;学习---训练---提高的轨迹。
    动作式样
    劝酒换杯式
    动作分解:
    1.两脚并步站立,两手五指并拢,直臂贴靠于两大腿外侧,目视正前方。
    2.承上式, 右脚向右侧横迈出一步,上身向前向右前移,右手做持杯状随之向右前方伸做劝酒状,左手自然按于腰间, 随右手行。
    3.上动不停, 重心继续向右前方移,同时右手运用寸劲猛地前击,目斜视右前方。
    4.上动不停,左脚向右前方抢进 一步,身体右后转,右手收回体前,左手经体前由右手中接杯猛然前击, 目随杯行。
    5.身体向左转,右脚向左前方盖一步,随即左脚向左后方后移半步,身体左后仰。同时左手回收于胸前,横肘,右手由左手上方猛前击, 目视右手。
    技击意义:
    “ 劝酒换杯式”是以劝酒式为试探手,进击对方面部或胸部,如果对方不用招来挡架,接应,就送肩长臂打击;若应,即对方用左手来格挡我右拳,我则以右手顺势抓握住对方左手腕,然后突然拧身转体,右手牵拉,同时左手攒拳由下向上击打对方的咽喉或斗口(中脘部)。此时若对方用右手架住我左手,我可突然松开握住对方左腕的右手,并迅速用力冲击或贯击对方耳门或下颇。
    要领说明:
    1. “持杯手”又称“端杯手”,是醉拳中的主要手型之一。 “持杯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卷屈握紧,拇指和食指张开略屈, 形成蟹钳状。“持杯手”以点拳为主, 其中包括点、击,掐,闯,压,格,带,缠等法。
    2.“寸劲”就是当拳击至近对方身体一两寸处.实用爆发力击打对方,此劲只发于一瞬间。
    3. “盖步”即一脚前盖于另一脚之前,两腿成交叉势。
    浪步抹胸式
    动作分解:
    1.两脚并步站立,双手五指并拢,直臂贴靠于两大腿外侧,目视前方。
    1.承上式,身体向右前倾. 右脚向左前方浪半步,体后仰,同时右手向右下方反插,小臂内旋,肘微曲,掌心向右外侧四指向前下方。左手向上外旋抬起,竖肘,掌心向左后方, 目藐视前方。
    3.上动不停, 左脚上前一步,随即右脚向后退半步,同时,右手小臂外旋,手心向里成抱式, 左腕外拧,四指微屈朝上,掌心向前,呈欲握状, 目视左。
    技击意义:
    “浪步抹胸式”是我方被动出击的招法。当对方从前面用双手抓住我双肩后拉时,我可顺对方摔拉之劲,急冲两步,稳住重心。在浪步的同时以我右手从对方肋肘之下方反插至其腰后,翻手搂腰,然后以左手掌撑其下颌使劲向上猛推. 右手随之往回搂其腰,使对方的重心后倒而跌翻。
    要领说明:
    1.“浪步”也称“踉跄步”,要求使脚步随着上身的前倾后仰,左歪右倒而前后左右移动, 用身法带动步法。
    2.眼法,醉拳中的眼法有六种,即视、瞧,瞟,藐,痴,乜。 “藐”就是用眼斜着看,其中包含着藐视的意思。要求外形似乎很藐视对方,很轻敌,这是给对方一种假象,实际是小心提防非常重视对方的一举一动。
    庚子腿
    动作分解:
    1.两脚并步站立,双手五指并拢,直臂贴靠于两大腿外侧, 目视前方。
    2.左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掌由下向上、向前劈击, 目左前视。
    3.承上式,右掌由右体外侧向上.向左前挥击,同时右脚由右侧向左,上摆里合,经体前至左侧前上方,左掌迎击右腿。
    4.上动不停 ,右腿继续下压落地,头向右后方转动,左手臂伸直向上,掌心向后,四指向上,右拳护于裆前,目视右后方。
    5.右脚微前移,体向后仰,左手屈臂向右前下压至右肩前,掌心朝右,右手攒凤眼拳从左肘弯下方反拳出击,目仰视右后方。
    6.上式稍停, 重心前移, 上身猛前俯, 左脚上前与右脚并拢下蹲, 左掌不动, 右拳由右后上方随体向前,向下弧行至右脚尖前支撑地面,拳面着地, 拳眼斜向脚尖, 目视正前方地面。
    7.上动稍停, 左腿猛向后上方蹬出, 右脚同时反蹬地面伸直,增加左腿的反作用力。
    技击意义:
    “ 庚子腿”又名“无影腿”,为“醉八仙”拳法中的主要腿法。此腿系主攻法,当对方用虚招以左引手探我时,我即以左手由上向下劈打其左引手,同时右拳在前,右腿在后,以里合腿击其面门。若对方退步闪过,我里合腿落空,其必乘隙前扑,此时我可收回右拳击打其面门,随即身体迅速前俯,左腿借用右腿伸直的反作用力,猛向后蹬击对方腹部。
    要领说明:
    1.“凤眼拳”在使用时拇指与食指相抵,虎口成扁平状,力点达于食指的第二指节,放与收的速度都很快,一般用来击打对方的头部、面部和胸部。
    2.“里合腿”在前踢时要借摆荡的惯性迅速用力使腿向上踢起,身体的转动也必须和腿的后摆协调一致。经面部向里回环时,要有意识地使腿的内收肌很快地收缩,这样才有里合的力量。在身体转动时,支撑腿的脚不可移动,使脚尖始终朝向正前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