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名刺


    最笑进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元稹《重酬乐天诗》
    
    名刺,在古代又称名帖,即现代名片的前身,是古代上门拜访时门房通报姓名时用的帖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际用品。名刺的出现于文字相关,经历了谒、刺、帖、片这几个阶段。
    由于在最开始的奴隶社会,经济不发达,奴隶也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而仅有的少量的奴隶主自然地形成了一股统治群体,长久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名刺尚未产生需求与条件。一直到了封建社会时,名刺才开始形成最初的雏形。战国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前进,文化的兴起也导致了各家文化的传播,大量新兴贵族也随之崛起。这时候分封在外地的诸侯王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回到本国首都述职,为了拉近自己与当权者的关系,最早的名刺应运而生,即是将拜访者的名字与其他相应的文字书写在竹或木片上,作为见面前自我介绍的文书,被称之为“谒”。
    
    到了汉朝,随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发展,统治者的疆域不断的扩大,“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了起来。东汉时,“谒”的名称逐渐被“名刺”所取代,尽管仍旧以竹木制作名刺,但在名刺上添加了拜访者的官职、年龄等。
    这样的名刺在六朝非常流行,尤其是魏晋时期。三国时,卫国大将夏侯渊有个极聪慧的儿子,名曰夏侯荣,能够日诵千言并且过目不忘,七岁能诗文,曹丕听说了这事便在宴会上召见了夏侯荣,宴会上有宾客百余人,人各一刺,夏侯荣只过目一遍后便全部都记了下来,人人称之为奇。由此可见,名刺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使用得相当普遍。
    
    谒与刺最大的区别在于,谒的形制与上书的成为都相对郑重,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拜见,有着明显的阶级色彩,而名刺在内容、形制上更得随意、亲切些,虽然也有适用于下级拜见上级的“爵里刺”,但主要仍旧是应用于士大夫之间。
    自从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张并且开始普遍使用后,制作名刺的材料也逐渐地由竹木片变成了更加便于携带的纸张。
    唐朝的时候,名刺多使用红色的笺子、以泥金书写,相较早年的名刺看起来贵重多了,但这样的名刺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清雅高逸。这时候的名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交际中的日常用品,无论身份等级皆可使用。
    
    宋朝有一种叫门状的名刺,内容较名刺复杂,更像是一封简短的信笺,有红绫制的,也有红色织锦制作的,下属求见上司的时候由门房呈入,上司在门状上加了“刺引”后方能进入,相对郑重严肃,有着非常明显的等级色彩,与最初的谒有些类似。
    明清两朝,科举制度成为平民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随着识字的人大量增多,交往的机会也逐步增加,无论是学生拜见老师还是小官拜见大官,都要先递上自己的名刺,即宋朝时候的门状。这时候,拜匣也随之出现,即承载名刺的盒子,无论在尺寸与工艺上都非常豪华。后来一些仰慕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也开始使用气名刺来,逐渐地流传了开去,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散播了开去,延续至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