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南京云锦妆花缎


    
    “妆花”一名最早见于明代《天水冰山录》中,是以各种彩色纬线在织品上以挖梭的技法织出花纹的工艺,曾有“妆花缎”、“妆花紬”、“妆花锦”等织物名目。其实妆花工艺早在唐代就已经广泛使用,发展至明清时,妆花织物工艺愈加成熟,织物品种愈加繁多,织工精细,备受上流社会的皇宫贵胄们所推崇,逐渐将这种木机妆花制造工艺流传至今。
    妆花织品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多种不同色彩的纬线挖梭,以红、黄、黑、白、蓝、绿、紫等颜色为基本色,使用十几色甚至二三十种颜色的纬线,以晕色法搭配出色调浓艳鲜亮的绚丽色彩,其用色非常大胆却异常协调,在古代织物上甚是少见。在图案的呈现上,妆花也与其他布料大有不同,常有用两三个层次的色彩表现,偶有单色的,也大多是花梗、枝叶等细节微弱处,使纹饰变得更生动优美。这种复杂的挖梭妆花技法在提花织物中应用不广,大多产于南京。
    
    由于明清时的妆花缎大多是有形制织造的,如龙袍、蟒袍、伞盖、巨幅彩织佛像等,这样的织品在技术以及设计上非常复杂,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又因妆花缎如此珍贵稀少,逐渐成为了上贡皇家的织品。
    一般而言,妆花缎匹料应用四则[1]与二则[1]花纹较多,使用大幅纹样的时候一般是织“大云龙”、“八吉大凤莲”这样大气的纹饰,使用的配色也更浓艳强烈,以突显其气魄。
    
    在清代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种叫“寸蟒”的妆花缎,是以尽显和彩绒织出“骨朵云”与“小团龙”相间排列的八则[1]花纹,由于花纹精小,所以被时人称作“寸蟒”。还有一种从元代金锦演变而来的“金宝地”,结合了“织金”与“妆花”两种工艺,用圆金线织满地,再用妆花在满地伤织出流光溢彩的图案花纹,成品富丽辉煌,闪闪夺目。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出色的技艺在岁月中失传、消亡,解放后南京被继承下来的织物品种独独剩下了“妆花缎”。妆花缎独特的技法与织造方式,直到现在都无法以电力织机代替,可见其织法的繁复与当时民间创造者的独运匠心。
    [1]妆花缎的匹料单位,分别有:八则、四则、三则、二则、一则(独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