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古代学校的名称

    2018-01-06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

  • 白鹿洞书院

    2018-01-06

    (一)书院 中国有着重视教育的悠久传统。在春秋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诸子百家纷纷著述讲学,私学从此兴起。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开私学之先河,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 魏晋南朝教师怎样教学生

    2018-01-06

    西汉初年的名儒董仲舒,名冠当时,前来受学者不计其数。董仲舒深有乏术分身之感,因此,为了使每一位弟子都学到真实的本领,他选拔较早入学、且学术通明的弟子,教授晚入学的...

  • 江汉书院

    2018-01-06

    江汉书院系明代提学葛寅亮主持创办,以江、汉二水为楚地之望而定名。原址在武昌文昌门内。清顺治年间定为直省书院,迁至忠孝门内巡道岭(今粮道街武汉中学处)。康熙年间,巡...

  • 徽州古书院

    2018-01-06

    书院是在承继先秦中国私人讲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兴起于唐代的,最初是设在朝省中的官方藏书修身机构,届至唐末五代以后它演变成为授徒讲学、培育人才的教育机构,同时又成为人...

  • 隋唐时期的私人办学

    2018-01-06

    隋唐时代除官学外,还有私学。当时名师大儒,多聚徒讲学,传授经业。如隋代的王通,是一个大儒家,门弟子遍及郡国,唐代有名的卿相皆出其门下。曹宪在隋时已聚徒教授。学生常...

  • 明清的书院

    2018-01-06

    明清书院的发展可以说是几度兴衰。明初,因为汉族统治恢复,提倡科举,重视官学,士人也都热衷于正统学业,书院受到冷落。明中叶后,因为科举越发僵化,官学有名无实,一些理...

  • 中国古代大学:国子监

    2018-01-06

    国子监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学,全国就这么一所。从元代迁都大都(今北京)到清代,国子监在中国历史上有600多年。这里以明朝为例,说一说国子监的情况。...

  • 宋代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其意义

    2018-01-06

    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以...

  • 明代书院的四次“灭顶之灾”

    2018-01-06

    东林书院兴盛时间并不长,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修复,到天启五年(1625年),由于政治上的干预而被魏忠贤下令拆毁。不独东林书院如此,明代一些有影响的书院可以说多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