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中国古代科举称谓知识

    2018-01-06

    中国历代主要科举称谓 孝 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 举主与门生 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剌吏、郡...

  • 宋代的文教政策

    2018-01-06

    宋朝建立后,汲取晚唐五代两个世纪藩镇割据、权臣悍将篡位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以强化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尤其是高度重视文治,宋太祖明确提出:...

  • 北宋的三次兴学

    2018-01-06

    宋初,官方忙于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未开放地方官学的兴办,中央也只是继承了原来的国子监。到北宋中叶,统治秩序已基本稳定,于是先后有三次兴学之举: (一)庆历...

  • 广府学宫教育(2)

    2018-01-06

    学宫教育 尊孔崇儒 科举考试第一关 关于广府学宫从宋代到清代都开设哪些课程、有哪些人执教、出过哪些名人,因史料没有记载,所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较为粗略。1999年编的广州...

  • 隋唐的教育行政和官学设置

    2018-01-06

    唐代学制图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所属各学。这是我国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国子寺为...

  • 养士与稷下学宫

    2018-01-06

    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实力和谋略是致胜的根本,而人才又是增强实力和采取正确策略的关键。当时各国有眼光的统治者都大开招贤纳士之门。早期的齐桓公用管仲,秦穆公用百里奚,...

  • 清代生员学规

    2018-01-06

    清代府、州、县学的学规非常严格,必须按时诵读皇帝的训示。顺治九年 (1652),搬掉国子监的明朝卧碑,树立新卧碑,将顺治帝福临的训示刻在新卧碑上。康熙四十一年 (1702),康...

  • 隋唐官学的各项制度

    2018-01-06

    (一)入学资格与学习年限 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律学为18-25岁)。所学课程相同,程度相当,地位的高低是由学生的身份等级决定的。大体上说,“二馆”限于皇亲贵戚和高官、...

  • 春秋战国:官学的衰弱与私学的兴起

    2018-01-0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丧失了数百年来经营的关中统治基地,实为寄人篱下,丧失了控制天下的能力。于是列国纷争,大国称霸,从...

  • 清代生员出学

    2018-01-06

    生员出学除考中举人之外,还有五种方式,都是选送国子监深造。 一为岁贡。府学每年送一名廪生充当贡生进入国子监。州学三年送二人,县学二年送一人。岁贡往往按食廪年限依次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