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会现在已经是藏学界和艺术史界的国际例会,是中国藏学研究的一个品牌。”最近,在第5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克林伯格教授对该项国际会议...
近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所著《简明中国文学史》英文版(两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欧洲著名学术出版机构博睿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内地学人的文学史著作...
“19世纪的东亚与美国——纪念卫三畏诞生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 1812--1884) 是近代东亚与美国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美国最早来华的传教士之一,也是...
摘要: 中国武侠小说作为大众文学特有的类型之一,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与无数风雨坎坷,不仅日臻成熟,受到了读者广泛的喜爱,而且通过纸质文本、影视作品、网络等各种途径传播...
7月29日下午,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文化译研网联合主办的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结业仪式成功举办。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
旨在资助外籍优秀学生和青年学者进入中国一流大学学习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新汉学计划”,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设立,资助对象为来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
摘要: 本文回顾了作者早年与俄国著名汉学家费奥克蒂斯托夫的交往经历,尤对其所做的《荀子》翻译与研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以为在其学术生涯中实现了三项两个并举:翻译与研究...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作者张聪、姚平)收录了《儒学研究的新方向:对“新儒学”与“道学”之区别的考察途径》;《宋明理学与地方社会:一个12至16世纪间的个...
从传说中,欧洲人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国,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对人类的童年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欧洲人被深深地吸引了,无意中形成了敬慕古老的中国文明的风气。于...
前言 从完备形态的意义和学术研究的层次上来说,欧洲汉学的真正创立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那时,中国的明王朝早就不复存在了。 那么,欧洲汉学又是缘起于何朝何代的呢?我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