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美国汉学家安靖如: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崛起”

    2017-12-09

    【编者按】安靖如(StephenC.Angle)是美国卫斯理安大学(WesleyanUniversity)哲学系教授、著名汉学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和当代新儒学研究,著有《当代儒家政治哲学...

  • 孔子“闻道”说新解

    2017-12-09

    作者:李景林 孔子把闻道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论语里仁》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就表明了这一点。深入探讨此章的思想义理,对于理解孔子的人格和学说精神,有着重要的意...

  • 张岂之:儒学系认识民族特性的重要途径

    2017-12-09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主要代表 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有一个重要特色:保留了氏族血缘传统。它反映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

  • 《易传》价值观念述略

    2017-12-09

    作者:郑万耕 《易传》是对《易经》所作的解释。通过对卦爻象、卦爻辞以及筮法体例的解说,探讨《周易》原理,从而将《周易》升华为一部讲宇宙与人生根本原理的书,成为战国时...

  • 曾振宇:“以刑去刑”:商鞅思想新论

    2017-12-09

    【英文标题】To Abolish Punishment wit hPunishment: Revisited ShangYang's Thoughts 【作者简介】曾振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250100 【内容提要】商鞅在历史上是一位被深...

  • 张岂之: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2017-12-09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特...

  • 陈鼓应:孟子、庄子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

    2017-12-09

    人性的议题在孔、老时代还未显题化,也就是说,这个问题还没有产生。直到孟、庄,特别是告子才明显地提出人性的问题。孟子建构一种道德的人生,而庄子建构一种艺术的人生。他...

  •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兼评“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

    2017-12-09

    文明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几百万年前人类开始脱离动物界,然而进入文明的时间,只占人类全部历史的千分之一多一点。...

  • 周桂钿:孝道,中国优于西方之道

    2017-12-09

    有人说百善孝为首或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认为孝道是封建糟粕,不该继承,必须剔除。对这些说法,应从理论上予以分析。 如何理解儒家孝道的基本精神?儒家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

  • 子夏与《归藏》关系初探——兼及帛书《易经》卦序的来源

    2017-12-09

    作者:刘彬 一、子夏传习《归藏》 有一段关于孔子弟子子夏(前507前420)引述易学资料的记载,见于《孔子家语执辔》、《大戴礼记易本命》、《淮南子坠形训》中,也散见于纬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