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明清书院的师德规范

    2018-01-06

    朱熹以后,他的门人程端蒙和程的友人董株根据《白鹿洞教条》制订了一个既能为书院学生所应用又能对师长有所借鉴的《程董二先生学则》。这个学则和《白鹿洞教条》一样,为明清...

  • 科举制度与中国政治及国民性格(7)

    2018-01-06

    5、科举与中国人的宗族观念 中国是宗族社会。中国人有着很重的宗族观念,表现在科举上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即使在现在,读书也是一种奢侈的事,在古代...

  • 科举制度与中国政治及国民性格(8)

    2018-01-06

    7、科举与士大夫精神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科举以笼络人心。唐太宗621年平定天下,622年即开科取士。清顺治三年,天下尚未平定,即恢复科举,搜求天下有才之士。象顾炎武、吕...

  • 最早的师德标准

    2018-01-06

    古之学者必有师。上古时代,很早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但那时的教师是什么样,其风范若何,由于无文献记载,后人已很难稽考。 传说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任命契这个人作...

  • 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2)

    2018-01-06

    孔子是被尊崇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

  • 科举制度与中国政治及国民性格(9)

    2018-01-06

    三、科举制度的现代思考 评价科举,实难简单以好坏来概括。下面分几个问题来讨论。 1.科举是否是一种民主制度? 钱穆先生曾经讨论过汉代之选举制及以后之科举是否合于现代民权...

  • 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3)

    2018-01-06

    则是实践。朱熹一向认为,《中庸》是孔子“传授心法”之作,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命题,值得终身品味。此后,王阳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的主张...

  • 古代书院学规

    2018-01-06

    一、学规 学规,是古代学校规章的总称,犹今日之学校章程。最初仅为学子在学时有关思想行为之要求和规定,如《管子》的《弟子职》。到宋代则发展成为学校和书院的规章制度,如...

  • 科举制度与中国政治及国民性格(10)

    2018-01-06

    2.科举与现代文官制 中国历史上就是文官政治。近代西方国家应用于文官的考试制,是源于中国的科举。西方国家多数实行选举制,执热闹闹,使中国人以为选举乃是西方选人的唯一办...

  • 明朝广州府学:学制大备,文教日兴

    2018-01-06

    王吴军 明朝,广州已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与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往都极其频繁,成为广东经济最发达地区。因此,广州的文化教育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