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持诵道教的“宝诰”能获得什么应验与效益?

    2018-01-02

    宝诰在道教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系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前者为短篇的浅近骈文,后者则为神真的名号。闵智亭道长主编的《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指出:《诸真宝诰》为道门诸天...

  • 卿希泰:道教诗词

    2018-01-02

    道教诗词是反映道教生活、表现神仙理想或借助道教神仙意象来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词。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道教的大量经籍中,有不少是采用诗词形式撰写的。有些经籍虽然并非全...

  • 道教名山崆峒山诗词赏析

    2018-01-02

    崆峒山,黄帝问道的圣地,国家5A级名山。他本身就是一卷令人读不完解不透的历史长诗。然而,历代文人雅士凡登者闻者,莫不吟诗作赋,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便形成了如此洋洋大观...

  • 王如玉鉴赏《无题》

    2018-01-02

    无题 作者:黄莽 银河万丈渡无涯,幻境空灵生彩霞。 世上何人来对句,桂香携手浣溪沙。 【鉴赏】 这首七言绝句以《无题》命名,而《无题》诗古往今来大多比较含蓄、内敛,例如李...

  • 浅谈王重阳的写景诗词

    2018-01-02

    全真道向来十分看重以文传道的传教方式,透过不同的传道诗词与士人、僧道、弟子、俗众应酬唱和,交流全真之义理,解答道学疑难。关于王重阳的诗词创作,范怿于《重阳全真集》...

  • 从词牌看道教对诗词的影响

    2018-01-02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没有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不可能诞生道教这种对中国人影响深刻的宗教;同样,没有中国这块土壤,也不可能产生道教文学。...

  • 论金代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杂体诗词”创作

    2018-01-02

    生活于宋金与蒙元时期的王重阳及全真七子的杂体诗创作,其数量与样式之多,在金元诗坛上首屈一指,在诗歌发展史上别树一帜,不但推动了诗歌向玄理化发展,也使诗歌样式多样化...

  • 道教诗词的研究与分析

    2018-01-02

    道教诗词是反映道教生活、表现神仙理想或借助道教神仙意象来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词。 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道教的大量经籍中,有不少是采用诗词形式撰写的。有些经籍虽然并非全...

  • 浅谈道教诗歌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

    2018-01-02

    仙界地府、出神入化、隐身遁迹,天上一日、世上千年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稀奇古怪的道教世界,给中国古典文学以不尽的养料、无穷的遐想,引发出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无数灵感。而这...

  • 泉州道教宫观楹联略观

    2018-01-02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美誉,又有闽南蓬莱之雅称。早在西晋太康年间(280-289),道教就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了白云庙(后称玄妙观、元妙观,现为泉州道教协会所在地),历代兴毁的道教宫观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