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修身养心之道:主敬涵养

    2017-12-13

    中国传统修养学说特别强调“修”与“养”,并形成了一整套“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中国传统修身哲学的“敬”,乃是一种敬仰、敬畏、敬重,诚如古人所言“战战兢兢、如临深...

  • 在浮躁的年代 学一点道家的处世智慧

    2017-12-13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关于处世之道的内容。刘歆指出,人际交往是“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有人际交往就会思考如何交往,因而古代众多思想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

  • 朱熹如何看待义和利

    2017-12-13

    义利之辨是儒家关注的重要议题,孔子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儒家义利观确定了基调。孟子踵其后,面对梁惠王富国强兵的期望,毫不客气地给对方碰了一个钉子:“王何...

  • 读《道德经》避免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

    2017-12-13

    提起应试教育,不能不联想到中国的科举。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

  • 读《道德经》体会老子的辩证法

    2017-12-13

    辩证法在古希腊哲学中,被称作诡辩术。辩证法,在科学上的称谓是相对论。《道德经》的第一章,讲的是“道可道,非常道”,明显是论述变化时永恒的。老子的辩证法,主要体现在...

  • 肖永明:《论语》诠释与儒学演进

    2017-12-13

    《论语·为政》篇载孔子之言:“攻乎异端,斯害也已。”①自汉代开始,以此章“异端”为核心的诠释甚多。大体而言,历代歧解,均以如何看待“异端”为核心;以“正统”为基准...

  • 体用相须,贵体重用——论张栻政治哲学建构的基本理念

    2017-12-13

    张栻儒学建构的问题意识主要有三:一是如何回应佛老思想的挑战;二是如何救治当时儒林内部所出现的空谈心性而不务实际的弊病;三是如何在世衰道微、内外交困的严峻社会局势下...

  • 如何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2017-12-13

    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法是用来建立和保持秩序的。中国西周时代有位史伯说得好:“和实生物”。这“物”,指的是万事万物,“法”当然在内。“和实生物”也包含“和实生法”...

  • 作为“孔门另类”的子路何以深得孔子信任?

    2017-12-13

    孔子门下弟子号称三千人,其实,这三千人当中,绝大部分是几年也见不到孔子本人一面的外围人员,慕孔子之名当个记名弟子,好比是当今社会上常见的“追星族”一群。真正有造诣...

  • 《孔子家语》:从“典型伪书”到“孔子研究第一书”

    2017-12-13

    2013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视察孔子研究院,饶有兴趣地拿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所著的两部书,说要带回去仔细看看:一部是《论语诠解》,一部是《孔子家语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