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从《易经》所讲的“造化之真筌”中,领会出“天道益谦之义”。在他看来,“天道”与“人事”是相通的,天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圣人君子效而法之,就应该在为政、养...
人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之后,按照“不仕不义”原则,追求权力也是合乎人情的。但是,如果做官只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二字,不择手段地贪污腐败,势必会成为人民的罪人。 在性发...
这其实缘于王阳明的求思经历。与陆九渊近似,王亦曾经向虚幻之佛理寻求心学之突破,不同的是,陆是由于不屑于求名师,王则是求明师而不得。曾经有一个关于王阳明的传说,说是...
四 “明体达用之学”既为政教立本,又有相对独立于科举、政教的性质,则其精神所寄必在于学校。范仲淹对此有明确的认识,他的一生也对此付出尤多,堪称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范仲...
宋元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浙闽粤等东南区域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明清时期,这些地区已执中国商品经济之牛耳。与此相适应的是,该地区的民间家族组织...
儒家之学到宋代时,“二程”已是绝对权威,而按此脉络发展起来形成的“程朱”之学,也已隐然成儒家正统学说,至于其所主张的“知而后行”,自然也被“沉默的大多数”所接受,...
一、从许衡的故事说起 许衡(1209-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学者称之为鲁斋先生。许衡祖籍怀州河內(今焦作市中站区),他是宋、元之际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今天,我...
明末福建理学家林希元已清醒地认识到朱子的祠祭之法和宗子之制并不适应新兴家族组织的发展趋势,故提出一些变革措施。他在自家的家谱《家训》中曰: 一、文公《家礼》,祠堂设...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又在文学、史学、金石学、目录学、谱牒学、诗、词等诸多领域卓然成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欧阳修以其毕生的精力、卓越的才华、创造性思...
四、理学与东南家族之文化教育 唐末五代以降,世家大族式的家族组织渐趋瓦解,新型的家族制度在宋元之际逐步形成。与此相应,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私学――家族教育也获得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