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从“述而不作”看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

    2018-01-06

    正如哲学诠释学所指出的,理解是人之基本的存在方式。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之所以出现不尽相同的理解形态,又与各文化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同的精神特质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拟从...

  •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

    2018-01-06

    孔子的时代虽然还没有“精神境界”的说法,但事实上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很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孔子对精神境界的分析,采取了两个维度的划分标准。一是按人格境界,把人...

  • “仁爱”是普世美德伦理吗?

    2018-01-06

    “仁爱”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也是当代学者几乎公认的儒学精华所在。一些伦理学家甚至将其视为应继承下来推广开去的普世美德伦理或道德“金规”。这就形成与五四时代进步思...

  • 中庸之道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意

    2018-01-06

    儒学是一个开放而发展的理论体系。它以“仁”为道之本原,提倡以“如天之无不持载,无不覆畴”的弘大气象来涵容不同事物的和谐共存,故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 从孔孟仁学到民主仁学—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2018-01-06

    在新世纪之初,从理论上对孔子以来二千五百多年的中国儒学史作一宏观的回顾与总结,并对新世纪中国儒学的发展前景与可能型态略作展望与探索,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贡献一得之...

  • 无根的仁爱--论孔孟儒学的深度悖论

    2018-01-06

    “仁”是儒家伦理的基本规范之一,孔子和孟子都明确赋予了它以“人与人普遍相爱”的内涵,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

  • 儒家的主要观点与价值取向

    2018-01-06

    孔子和孟子是先秦儒家的“正统派”代表。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出身于一个衰落的贵族之家。他年轻时曾做过许多卑贱的事,后来...

  • 蒋庆、史罗阳明精舍对谈实录

    2018-01-06

    整理者按:西元二零零零年仲夏,加拿大卡加利大学教授LioydA.Sciban(中文名:史罗一)自加国来贵州龙场银盘山阳明精舍访蒋庆先生。史罗一君,加国阳明学者秦家懿之高弟,彬彬之西...

  • 柏拉图、儒学与我们的相遇

    2018-01-06

    法与国家是社会强制所采取的最常见形式。无论是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还是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所涉及的都是何种形式、状态更有利于个人生存这一层面,是探讨应否有...

  • 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

    2018-01-06

    在中国思想的历史遗产中,孔子的思想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历代对孔子思想的评价,或将孔子思想经学化而当作“玄圣”“教主”,或将其虚无化而斥为与现代性思想尖锐对立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