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恻隐”不是舍勒的“同情”:恻隐并不基于认知、或“再感知”;恻隐不是“再体验”、即不是“参与”到对象的体验中;恻隐也不是“价值盲”,而是价值的源泉。恻隐即爱、或爱的...
中国朝野的最大共识是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固然有其民族历史文化特点,但也必须符合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取向。儒家的出路是其自觉的现代转型,这是中国“内生性的现代性”的必然要求。这...
蒙培元教授《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2004)一书,提出“中国古代哲学是生态哲学”的命题,分析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哲学生态观。他不只是“照着讲”,揭示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
论科学与哲学中的信念与预设 黄玉顺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预设这个词语在国内哲学领域的著述中日益频繁地出现,似乎正在成为哲学思维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话语;但是另一方面,对预...
现象学的符号学是当代符号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认为符号是被纯粹意识的本质直观奠基的,但其先验哲学的进路及其实质上的知识论架构招致了批判。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
一、笛卡儿的沉思 本文的标题爱所以在立即使人联想到笛卡儿的著名命题我思所以我在,因此,在儒学与笛卡儿哲学之间进行一番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在其《谈谈方法》中,笛卡儿关...
现代儒家的思想,可以分为三期:近代儒学(晚清)、现代儒学(狭义)、当代儒学。他们对“西学东渐”之态度也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从形下的反应性的吸纳,到形上的对应性的比照,乃至...
形而上学略论 回复陈明先生的一个跟帖 黄玉顺 陈明:你好! 关于你所谈到的关于形而上学的这些问题[1],我在这里只能简要地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声明:我所说的形而...
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阐释,揭示出儒学“一体之仁”的观念。这与舍勒的“爱的共同体”观念之间存在着比较的可能:明德的本源性与爱的人格性;亲民的差等性与爱的等级性;至善的一体性...
论“仁”与“爱” ——儒学与情感现象学比较研究 (原载《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 黄玉顺 [提 要] 在儒学与情感现象学的比较中,这里比较儒学之“仁”与舍勒之“爱”:舍勒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