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六朝玄音远,谁似解人归(8)


    (四)才性与名理
    才性、名理各为一对待范畴。汤用彤半讨论才性的《人物志》归于形名家言,则才性可视为名理学的一个论题。才谓才能,性为性质;名指名称,理指事物的规定、准则。
    汉世用人以征辟和察举为主,故乡闾清议十分重要。这种清议主要是道德评价,游流弊所至,名不符实。汉末循名责实的名理学由此产生,才能与性质的关系讨论也就取代了对人的伦理评价而成为名理学的主要内容。汤用彤认为这不是一个取代过程,而一个由论具体之事而过渡上升到寻绎原理的发展过程。进一步他还相信,讨论才性的名理学是清议到玄学的中介。如前所述,侯外庐等把玄学看成概念游戏,故未对名理学与玄学作出区分,并认为钟会《四本论》为正始之音的代表。“性才二者,是讲本体与功用的关系”,还注意到才性之同异离合的讨论后面,“有此周朋党的内幕”[54]。
    唐长孺谓,“从研究名实出发的学问即是名理学”,目的是“为推行正名与循名核实政治张本”,故名理学是一种政治理论,从学派讲属于法家。这种法家理论在正始年间转向无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抬到了汤用彤评价言意之辨的高度。庞朴则反对上述种种“平滑进化论”。他认为名理学是庶族地主集团的哲学,是作为大族清议之对立面而产生,又被土族的玄学战胜而告消失。这里不仅有辩证法方法的影响,也有儒法斗争的折光。
    余敦康承认名理学及《人物志》与名教之治下的清议是相对立的,但并不以为它与玄学也相对立,而肯定它对玄学的辅垫作用,因为“它站在更高的理论层次探索了理想君主的问题”。《人物志》的理想君主是“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这种设计已暗示着玄学对时代课题的可以解答。不过,他似乎还应把他们认为的儒家的刘劭与鼓吹名法的名理学间的关系稍作疏通,逻辑上才会更有说服力。
    玄学和清淡涉及的问题很多,研究文章各方面都有涉及。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有所侧重地勾勒出一个轮廓。检视再三,没什么遗憾,倒有点感慨莫名:四十年来可说的实在不多,试设想如果把汤用彤的《魏晋玄学论稿》抽掉!
    哲学思想乃是“应付并调整个人以及民族生活上、文化上、精神上的危机和矛盾的利器”。王弼、郭象诸先哲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清淡的高风远致,更有玄学那在苦难现实中追求思想的坚韧执着。正是这种精神才使玄学成为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精华,传统才成为对我们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对其价值的肯定,实际反映了当代的追求。今天的大陆正朝着“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组织模式推进改革,玄学中的文化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掘。
    这是一个对传统和未来的双向理解过程,我们则是沟通二者的中介。只有传统文化如活水源泉流入当代人们的心灵,成为支持我们开拓精神生活的积极力量,我们才能说是真正理解了传统,也才能真正称作玄学的“解人”。
    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历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西历一九八二年毕业于株洲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专班;西历一九八九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西历一九九二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现供职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北京:华夏出版社二〇〇二年版),《儒者之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四年版)、《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四川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版)等。西历一九九四年创办《原道》辑刊并任主编,西历二〇〇〇年开始主办“原道”网站;西历二〇〇四年主编“原道文丛”、“原道译丛”系列。西历二〇〇五年组建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任秘书长。西历二〇〇七年主持成立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任主任。(吹剑编撰于西历二〇〇九年)
    注释:
    [1]  方克立、杨守义、萧文德编,中华书局,1988年。
    [2]  人民出版社,1957年。
    [3] 《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第40、43、47、49页。
    [4]  同前。
    [5] 《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第65、73页。
    [6]  人民出版社,1962年。
    [7] 《魏晋玄学论稿》第16页。
    [8] 《魏晋玄学论稿》第16、26页。
    [9] 《魏晋玄学论稿》第16、26页。
    [10]  三联书店,1955年。
    [11]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289、323页。
    [12]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289、323页。
    [13]  钱穆先生语。贺麟先生引以称许汤先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第22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14] 《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5]  人民出版社,1963年。
    [16] 《中国哲学史》(第二册)第159页。
    [17]  庞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8] 《沉思集》第281页。
    [19]  文载《史学理论》1987年,第一期。
    [20]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第109页。
    [21]  汤一介著,湖北人民出版,1983年。
    [22]  方立天,于首奎编,齐鲁书社,1982年。
    [23]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7页。
    [24] 《魏晋清谈散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一期。
    [25] 人民出版社,1986年。
    [26]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95页、193页。
    [27]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95页、193页。
    [28] 详参《中国哲学年鉴•魏晋玄学范畴新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9] 冯友兰:《魏晋玄学的有、无范畴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九期。
    [30] 王葆玹著,齐鲁书社,1987年。
    [3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3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33] 齐鲁书社,1991年。
    [34] 《何晏王弼玄学新探》自序。
    [35] 载《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
    [36] 《何宴王弼玄学新探》第268页。
    [37] 《文史哲》,1987年,第三期。
    [38] 陈明的博士论文《中古士族现象研究》亦属此类。台湾文津出版社印行。
    [39] 《论魏晋玄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载《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述研讨会论文集》,(台)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40] 中华书局,1983年。
    [41] 《魏晋玄学论稿》第130页。
    [42] 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3] 《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第428页。
    [44] 《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二期。
    [45] 《早期佛教般若学和贵无派玄学的关系》,载《中国哲学史研究辑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46] 《魏晋南北朝代的思想主流是什么》,载《史学月刊》1957年,第八期。
    [47] 参《中古土族现象研究·南学与北学》。
    [48]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就没有设专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49] 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第246页。
    [50] 《中国思想通史》对此没有区分,认为清谈即玄学。但清淡显然不足以统摄玄学厚重的思想内容。
    [51] 《魏晋玄学论篇》第27页。
    [52] 《魏晋玄学论篇》第232页。
    [53] 《中国哲学史》(第二册)第201页。
    [54] 《中国思想史》(第三卷)第52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