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老学分野及其背景原因探析(1)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19 哲学中国网 作者:姚圣良 佚名 参加讨论
原创性学说在后世传承过程中,通过自身分化而发展,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老子》在这方面则表现得尤为突出。与儒家经典一样,几乎历代都有人根据自身需要,对《老子》进行诠释、发挥,从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老子》注释系统,形成了哲学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的老学。汉魏是老学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期,其间伴随着老子形象的不断变化,老学也相应经历了一个结缘政治、走上神坛、回归理性的发展过程,开创了老学发展演变的新局面。 一 荀子曾经称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①,实际上这也是老庄原始道家的通病。老子试图用形上的、终极性的“道”来贯通天、地、人。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 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 当老子把人亦视为宇宙万物一分子时,“自然”也就成为衡量人事得失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人生来说,“自然”就是要保持生命自由自在、无知无欲的本真状态;对于社会来说,“自然”就是要抛弃礼法规范,复归于无制度约束、无等级差别的本然状态,即“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 这一原始社会状态。 当然,老子也不是一个完全漠视社会存在及现实人生的人。尽管老子与庄子对于现实社会种种异化现象都深感不满和失望,但老子并不是像庄子那样一味地消极逃避,对人世间的一切皆冷眼旁观,而是通过深刻观察与理性反思来努力探寻拯救社会的“治世之道”。综观《老子》一书,老子是以宇宙论为切入点,进而将其引申到人生论,而最终还是归之于政治论。可惜的是,老子的“治世之道”被其天道自然观所掩蔽。 先秦儒、墨为“世之显学”⑤,其后秦人又独重刑名法术,汉代之前老子及其学说的影响还不是很大。汉王朝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于是道家取代法家成为统治思想并被成功运用于社会实践。汉初走上政治舞台的,已非老庄原始道家,而是道家之黄老学派。黄老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战国时期王权政治的兴起,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也为诸子学说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原始道家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将探讨的重点由天道转向人事,只有着力于解决现实问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再者,战国时代黄帝崇拜已颇为盛行。《史记·五帝本纪》载:“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当时诸子百家纷纷托名黄帝著书立说,其目的就是要借黄帝之名以重己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原始道家的后学们假托黄帝之名号,兼采百家之所长,通过将老子道论社会化、世俗化,使之成为一种符合王权政治需要的新学说,这样就形成了黄老学这一有别于原始道家的新道家流派。 老子之前,儒家经典已有类似于“无为而治”的简单表述,如《尚书·武成》有“垂拱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下》亦有“垂衣裳而天下治”,但毕竟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老子最早提出“无为而治”,并将其提升为一种“治世之道”。老子曰:“为无为,则无不治。”⑥ 又曰:“我无为而民自化。”⑦ 老子的“无为”源于“道”之“自然”属性,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⑧ 又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⑨ 因此,老子的“无为”,其实就是任其自然、不加干涉的意思,这也就难免会带有虚无的自然主义倾向。如何将老子的“无为”引向具体的政治实践,归纳起来,先秦道家的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将“无为”改造成了“君无为而臣有为”,如《管子·心术上》云:“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二是从“无为”推演出了“因”(因循),如《管子·心术上》云:“无为之道,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这些引申与发展,为汉初黄老政治“无为而治”方略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最早将黄老学运用于政治实践的,是汉初的丞相曹参。《史记·曹相国世家》云:“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萧何去世后,曹参代之为汉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于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陈平是继曹参之后又一个用黄老学治国的汉初名相。《史记·陈丞相世家》云:“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云:“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⑩ 根据司马谈所论“道家”(黄老学派)之“要指”,结合曹参、陈平为时人所称道的这些具体举措,我们可以对汉初黄老政治独具特色的“无为而治”方略,做如下归纳概括:君臣上下各安其分,各司其职,主事者不妄作,在下者不旷务,因循守成,以维持社会政治经济诸领域的正常有序运转。 “‘道’的向社会性倾斜,是黄老学派对老子思想的一种发展,也是黄老道家的一大特点”(11)。汉初黄老学派的最大贡献,就是使道家登上政治舞台并成功地运用于社会实践。《史记·外戚世家》云:“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统治者读“老子书”、尊“老子术”,在时人的心目中,老子与黄帝一样,也成了给后世提供“君人南面之术”的先贤。 《老子河上公章句》(以下简称《河上注》)则是对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理论总结。《河上注》的作者河上公,又名河上丈人。《史记·乐毅列传》云:“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河上注》的产生时间不可能这么早,目前研究者一般认为此书是出自东汉人之手,其成书时间应该略早于“五斗米道”的经典《老子想尔注》。陆德明《经典释文》称此书“言治国治身之要”,司马贞对它亦有“其词近,其理宏,小足以修身洁诫,大足以宁人安国”(12) 的评价。《河上注》以“君主”为说教对象,《老子》原文中的“圣人”、“人”、“大丈夫”等,注文大多释之为“君”或“君主”,政论色彩非常明显。《河上注》突出强调了《老子》的政治化倾向,开启了老学发展演变的新方向,为后世政治家利用老学树立了典范。唐玄宗、王安石、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人纷纷注解《老子》,可见《河上注》在老学史上的深远影响。 二 探求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早期神话、宗教和哲学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老子认为,“道”生天地万物,是宇宙的终极性存在。老子的“道”,既有至高无上性,又有神秘色彩。后世神仙道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道”加以吸收利用,进而将老子本人与“道”一并神化。 《庄子·养生主》云:“老聃死,秦失弔之,三号而出。”可见,老子并不是什么长生不死之人。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比较简略的记载。但是,早在司马迁写《史记》时,社会上有关老子的一些传说,就已经是真假难辨了。司马迁对老子的描述,就有点儿近乎神话:“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此外,《庄子》本已有老聃之死的记载,《史记》竞又称其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西出关,世人“莫知其所终”。可见,老子被神化的趋势,在《史记》中已初显端倪。另一方面,司马迁不仅颇为详实地记载了老子的姓、名、籍贯及官职,还记录了老子身后子孙绵延的谱系:“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汉初黄老学上升为统治思想并运用于社会实践,其治国思想得以彰显于世;退出政治舞台后,黄老学便朝着清静养生方向发展了。《河上注》对此亦有所反映,如《体道》云:“‘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长生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13)《守微》又云:“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守道真也。”(14) 可见,在《河上注》中,黄老学已经开始了由重治世向贵养生的转变。到了东汉,时人心目中的“黄老”,已经失去了政治色彩,几乎成了清静养生的代名词。《后汉书·光武帝纪》云:“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黄老学的清静养生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便是通过祭祀、导引等方术以企求长生了。《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云:“(魏)情辞与王共祭黄老君,求长生福而已,无他冀幸。”又《后汉书·逸民列传》云:“(矫慎)少好黄、老,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仰慕松、乔导引之术。”黄老学的清静养生理论一旦与以求长生为目的的祭祀、导引等方术联系在一起,其性质也就发生了从学术向宗教的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