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焦延寿之西汉易学(11)


    注释:
    [1]张善文《周易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407页。下同。
    [2]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引,中州书画社1982年12月版第189页。王先谦《汉书补注》全二册,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上册第866页上。下同。
    [3]《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第25页,中华书局1987年5月版,下同。
    [4]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全四册,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第二册第742页。下同。是条下余先生云:“《盐邑志林》无此条,此从《经义考》转引。”
    [5]《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第38页。
    [6]《四库提要辨证》第二册第743页引。
    [7]《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第39页。日本新村出编《广辞苑》第二版补订版第1887页二云:“《秘府略》百科事典。滋野贞ち撰,中国の群书を网罗し引用书は一五OO余种に及ぶ。平安初期の汉文学隆盛の纪念塔ともぃぅべきもの。一OOO卷のぅち现存二卷のみ。”龖案:日本平安初期在公元794年~公元899年。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序录》卷下云:“《秘府略》日本天长八年撰。”是年为公元831年,相当于中国的唐文宗太和五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印行《丛书集成续编》第70册第425页~448页收录吉石盦本《秘府略》残二卷。而所引的崔赣《易林》与学津本所校的别本合,同作“离之大过:被繍夜行,不见文章,安坐玉堂,乃无咎殃。”而学津本句子衍“长子帅师,得其正常”句。
    [8]《四库提要辨证》第二册第747页。赵琳《因话录》见四库笔记小说丛书《西京杂记》(外二十种)在第469页—第5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版第500页下。
    [9]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全四册,中华书局据上海涵芬楼影宋本复制重印,1960年2月版第2册第1597页下,卷三四七,兵部七八,弓字条。下同。
    [10]《太平御览》第四册第3286页上卷七四O,疾病部三,瘿字条。
    [11]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新2版(1965年11月第1版,1982年1月新1版)下册第1564页卷九一白鹤条。
    [12]《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第48页。
    [13]此书洪业先生曾断定非为北齐时成书的《修文殿御览》而为更古的梁代类书《华林遍略》。是书个中故事较多,不乏牵扯余先生所言妄改“崔赣、焦赣”之事,详见中华书局1979年9月新一版王重民《敦煌古籍序录》引洪业:《所谓修文殿御览者》。
    [14]同上《汉书补注》下册第1518页。
    [15]《汉书补注·儒林传》下册第1373页。“必”字解详见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第103页右。此字干系影响重大,马虎不得。古人作文一字千金,由此可见一斑!!!
    [16]《四库提要辨证》第747页引。
    [17]《汉晋学术编年》上册卷二第6页。
    [18]《汉书补注·诸侯王表》上册第162页下。
    [19]《汉晋术学编年》上册卷二第21页。
    [20]《汉晋学术编年》上册卷二第61页。
    [21][22]同注[17]。
    [23]《周易词典》第523页。
    [24]《汉晋学术编年》卷二第89页。
    [25]《四库提要辨证》第二册第752页。查“昭帝时蒙人焦贡,为小黄令。”在《太平御览》第二册第1255页上卷二六八,职官部六六,良令长下。
    [26]《汉晋学术编年》卷二第99页。
    [27]《汉晋学术编年》卷二第109页。
    [28]《汉书补注·儒林传》下册第1517页上。
    [29]《汉书补注·百官公卿表下》上册第326页下。
    [30]《汉晋学术编年》卷二第125页。
    [31]《汉晋学术编年》卷二第132页。
    [32]《汉书补注·百官公卿表下》上册第327页下。
    [33]《汉晋学术编年》卷三第16页。
    [34]《汉书补注·百官公卿表下》上册第328页下。
    [35] [36]《汉书补注·百官公卿表下》上册第329页上。
    [37]《汉书补注·百官公卿表下》下册第1376页上。
    [38]《汉书补注·楚元王传》下册第960页下。
    [39]同上第966页下,并《汉书补注·艺文志》上册第866页上。
    [40] 《汉晋学术编年》卷三第91页。
    [41] 《汉晋学术编年》卷三第108页及110页。
    [42]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10页。
    [43] 《汉晋学术编年》卷三第124页。
    [44] 《汉晋学术编年》卷三第138页。
    [45] 《汉晋学术编年》卷三第151页。
    [46] 《汉晋学术编年》卷三第155页。
    [47] 《汉晋学术编年》卷四第1页。
    [48] 《汉晋学术编年》卷四第20页。
    [49]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本书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全二册。上册卷三第20页。下同。
    [50] 同注[25]。
    [51]《易纬·是类谋》云:“圣人兴起,不知其姓,当吹律听声以别其姓。”黄奭辑《易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173页上。由之君明吹律自定为京氏,乃比志于圣人也。
    [52]见余之《易之本源—兼论帛易与西汉前易学》。
    [53]明·程荣纂辑《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据明万历新安程氏刊本影印第518页。下同。陆德明《经典释文·注解传述人》云:“由是,前汉多京氏学。”
    [5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志第六·律历上》全十册,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二册第479页。
    [55]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律历志上》全二册,中华书局1984年2月版下册第1056页,下同。
    [56]《汉书补注·艺文志》上册。第866页,第867页,第902页。
    [57]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3月版第209页。
    [58]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的《四库术数类从书》(五)第351页下焦氏曰条,另以下皆为焦延寿曰条在第633页下、635上、636下、637下、638上下各一条、641下、642上下各一条、644上、645上、646下、647下、652上下各一条、第658页上二条下一条、659上、669下、671下、677下、682下、683下、684上、686上下各一条、687上一条下二条、688下、695下、725上、769下、773下、第788页上。
    [59]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5年11月据洪氏晦木斋刻本影印第126页~127页下。
    [60]《京氏易传》及《太玄》与帛《易》的关系见《易之本源—兼论帛易与西汉前易学》
    [61]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殷虚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37页。李学勤《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载《文物》1977年第11期第34页。
    [62]《后汉书集解·崔骃传》上册第597页。
    [63]《后汉书集解·方术列传》下册第95令页下。
    [64]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管辂传》岳麓书社1990年7月版第663页,两次。
    [65]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邓球柏《白话焦氏易林》皆引宋·李石撰《续博物志》曰:“篆著《易林》,或曰《卦林》,或曰《象林》。”
    [66]唐·魏征等撰《隋书》全六册,中华书局1973年8月版第4册第1032~1033页。《易林》后写焦赣、京房、费直撰,此盖后人伪托或夺名之作。
    [67]龖案:参考余嘉锡说。《七录》著录以前,焦延寿、伏万寿名差???
    [68]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全十六册,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第6册第2041页。
    [69]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全二十册,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第5册第1552页。
    [70]元·脱脱等撰《宋史》全四十册,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15册第5237页。
    [71]《后汉书集解·沛献王辅传》上册第501页。此是从李善注《文选·竟陵王行状》引。
    [72]《后汉书集解·孔僖传》下册第895页。另《孔丛子·连丛子下·叙世》文中崔篆错为“崔義”见明·程荣纂辑《汉魏丛书》第351页中,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据杭州叶氏藏明翻宋本影印本,第69页下。
    [73]同[59]
    [74]《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第43页。
    [75]《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第47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