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象数派儒家的人文情怀(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03 哲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五常伦理与政治神学 如果说京房将“易”看成是“经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立五常”、“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首次表达了象数派儒家的人文精神,那么《易纬》则再一次强化了这一精神,进一步宣扬了儒家政治伦理主张,并企图将它变成一种神学宗教。《京氏易传》还属于经学范畴,《易纬》则具有神学特色。 《易纬》言九宫、言卦气,不仅仅是时空合一理念的体现,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伦纲常治国安民的政治理念的反映。 1.“不易”的社会等级位序 《易纬》提出“三易”说,即变易、简易、不易。《乾凿度》认为:“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苞蘥。”易道兼有的这三义,是道德的纲要和关键。所谓“变易”是指: 变易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季节相和……君臣不变,不能成朝……夫妇不变,不能成家。 以气运、五行、四时说明“易”的变化。又认为天地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均处于变易之中。举出纣行酷虐,周文王讨伐,以周灭殷,推动了历史发展的例子,说明人道变易的必然性。 所谓“简易”,又称“易简”,《乾凿度》解释是“通情无门,藏神无内也。光明四通,仿易立节……不烦不挠,淡泊不失”,“仿易”《周易正义序》引作“简易”,意为《易》的德行在于无心无为、清净淡泊。这种德行不仅作用于天道的照耀天地、分布日月星辰、运行四时五节、调列音律历法,而且作用于人道,作用于君主治理国家、统治天下。这一点在《易纬》发明的“不易”说中得以展开。 关于“不易”的概念,《周易》中并没有提到,为《易纬》首次提出,《乾凿度》的解释是:“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故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至哉!易一元以为元纪。”可见“不易”是针对天地的上下秩序和君臣、父子的社会地位而言,就是说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尊卑地位是不可改变的。 从表面上看“变易”和“不易”是一对矛盾,其实在“理人伦而明王道”的总纲之下是统一的,“变易”是就改变扰乱了社会等级秩序而言,“不易”是就维持正常的社会等级秩序而言,因而并不矛盾,而只是立论的视角不同罢了。 《易纬》的三义说,对后世影响重大。不仅是象数派易学家,而且是义理派易学家,大多采用此说。如属于义理派的孔颖达即将此说引入其《周易正义序》中,宋代程、朱依易有不易说提出“阴阳定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从而将儒家伦理本体化、形上化。就象数学派而言,则以东汉的郑玄为代表。 郑玄系统解释了《易纬》,对“三易”说作了发挥,认为“易道统此三事,故能成天下之道德。”五行迭终、四时更废的“变易”之道,更是人类社会所应该遵循的。尊卑贵贱的社会秩序、等级地位作为“不易”之道是“天地之元,万物所纪”,“天道如之,而况于人乎?”“天地阴阳,尚有先后尊卑次序,而况人道乎?” 2.八卦、九宫、五行数与五常伦理 值得注意的是,《易纬》及郑玄无论是言卦气、爻辰,还是九宫、卦位,其目的都是为了正人伦明王道,因而都配上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以说明一年气候的变化、九宫数理方位的变化皆体现了人伦之道。《乾凿度》说: 孔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而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接着,以《周易·说卦传》“帝出乎震”的位序(北宋邵雍称它为“后天文王八卦”位序)分别配上五常:东方震卦为仁,南方离卦为礼,西方兑卦为义,北方坎卦为信,中央为智。乾坤艮巽四卦,在四维,“夫四方之义,皆统于中央”,“中央所以绳四方也”。《乾凿度》总结说: 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至道也。 《易纬》将易数——天地之数、卦爻数,与九宫数、五行生成数结合起来,是对刘歆《三统历》易数五行说的发展。其九宫数按八卦的方位排列在八方为八宫,中央为中宫,其中四位即左东为三、右西为七、上南为九、下北为一,分别为木、金、火、水,配上五德分别为仁、义、礼、信,中宫为土、为智。九宫数图在宋代被刘牧称为河图,被阮逸、蔡元定称为洛书。 郑玄进一步揭示了九宫数图的人伦意义,以父母六子之义解释九宫数的流转过程:“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亦言无偏也;自此而从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从于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而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这个流转过程可简述为: 坎—中男→坤二母→震三长男→巽四长女→中五→乾六父→兑七少女→艮八少男→离九中女 为什么要从中男开始到中女结束?郑玄解释:“因阴阳男女之偶为终始,云从自坎宫必先之坤者,母于子养之勤劳者;次之震又之巽,母从异姓来,此其所以敬为生者;从息中而复之乾者,父于子教之而已,于事逸也;次之兑又之艮,父或老顺其心所爱,以为长育,多少大小之行,已亦无施。此数者合十五,言有法也。”说明从家庭伦理看,这种流转次序,符合父母教养、子女代劳之理。 对五行生成数,《易纬》将《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五行次序改变为水、木、火、土、金的相生次序,以此解释《周易》“天地之数”,《乾坤凿度》说:“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生火,次土及金。”郑玄解释:“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木生数三,成数八,但言八者举其成数。”(《礼记正义·月令》引)以五行生成数解释天地(奇偶)之数,“天地之气各有五。五行之次,一曰水,天数也;二曰火,地数也;三曰木,天数也;四曰金,地数也;五曰土,天数也。此五者阴无匹,阳无偶,故又合之。地六为天一匹也,天七为地二偶也,地八为天三匹也,天九为地四偶也,地十为天五匹也。”(《春秋疏》引)早于郑玄的扬雄即以五行生成数解天地数,并与五德相配:“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性仁”,“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性谊(通“义”)”,“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性礼”,“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性智”,“五五为土,为中央,性信”。扬雄五德配五行与郑玄不完全相同。五行生成数——天地阴阳数图在宋代被刘牧称为洛书,被阮逸、蔡元定称为河图。 作为一部具有浓厚神学色彩的谶纬之书或政治神话之书,《易纬》与其他纬书一样,目的是宣传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等级伦常,以此强化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持并完善儒家政治体系。这一点在上述“不易”之义与五常规定中已有说明。此外,《易纬》还提出一些图式,如河图、洛书、帝王圣人受命图表等。 《易纬》反复宣扬在帝王、圣人兴起之时,天必降祥瑞,河图、洛书即是一种祥瑞,《乾凿度》说:“帝王始起,河洛龙马皆察其首。”《是类谋》说:“河龙雒图龟书,圣人受道真图者也。”“圣人起有八符,运之以斗,税之以昴,五七布舒,河出录图,洛授变书。”《坤灵图》说:“圣人受命瑞应先见于河。”将河图洛书看成王者受命的象征。但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样子,《易纬》并没有说明。尽管《易纬》一面大谈河图洛书,一面又大谈九宫数(图)、五行生成数(图),但毕竟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不过或许正因如此,才使宋人提出河洛数图说吧?在《易纬》看来,帝王受命是天意,为此《乾凿度》、《稽览图》还编造了一个帝王受命的图表,该图表以易卦为次序,十二辟卦和六子卦表示在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中,帝王受命易姓四十二。 河图洛书和帝王受命图表、轨数,构成了一个比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更为精致、庞大的神学系统,此固然是为了迷惑百姓,强化帝王受命的合理性、神圣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对君主权力意志又是一种制约和消弱,因为包括群主在内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照八卦之气、九宫五行之数行事,如有违背,必然灭亡,而灭亡以前也同样有征兆,那就是八卦之气不应,《是类谋》就专门讲了八卦之气与朝代兴衰、君主兴灭的交替关系。告诫君主不可逆气而动,否则就会出现灾异,天下就不得太平,自己也遭报应。从而以神学作为工具劝勉君主,行正道、治国平天下,也劝勉百姓遵循五德伦理、趋吉避凶。 (作者:张其成)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董仲舒宇宙论进路的儒学建构
- 下一篇:大乘起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