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河上公章句卷一
    体道第一
    道可道,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名可名,
    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谓天地。
    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
    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要也。
    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
    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也。
    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两者,谓有欲无欲也。
    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
    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同谓之玄,
    玄,天也。
    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玄之又玄,
    天中复有天也。
    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
    众妙之门。
    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
    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自扬己美,使彰显也。
    斯恶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为善,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
    见有而为无也。
    难易相成,
    见难而为易也。
    长短相较,
    见短而为长也。
    高下相倾,
    见高而为下也。
    音声相和,
    上唱下必和也。
    前后相随。
    上行下必随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
    以身师导之也。
    万物作焉
    各自动也。
    而不辞,
    不辞谢而逆止。
    生而不有,
    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为而不恃,
    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功成而弗居。
    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
    夫唯弗居,
    夫惟功成不居其位。
    是以不去。
    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随,不言不可知疾。
    上六句有高下长短,君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动乱。
    安民第三
    不尚贤,
    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也。
    不尚者,不贵之以禄,不贵之以官。
    使民不争。
    不争功名,返自然也。
    不贵难得之货,
    言人君不御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也。
    使民不为盗。
    上化清静,下无贪人。
    不见可欲,
    放郑声,远美人。
    使心不乱。
    不邪淫,不惑乱也。
    是以圣人之治,
    说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
    虚其心,
    除嗜欲,去乱烦。
    实其腹,
    怀道抱一守,五神也。
    弱其志,
    和柔谦让,不处权也。
    强其骨。
    爱精重施,髓满骨坚。
    常使民无知无欲。
    返朴守淳。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思虑深,不轻言。
    为无为,
    不造作,动因循。
    则无不治。
    德化厚,百姓安。
    无源第四
    道冲而用之
    冲,中也。
    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
    或不盈,
    或,常也。
    道常谦虚不盈满。
    渊乎似万物之宗。
    道渊深不可知,似为万物知宗祖。
    挫其锐,
    锐,进也。
    人欲锐精进取功名,当挫止之,法道不自见也。
    解其纷,
    纷,结恨也。
    当念道无为以解释。
    和其光,
    言虽有独见之明,当知闇昧,不当以擢乱人也。
    同其尘。
    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
    湛兮似若存。
    言当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
    吾不知谁之子,
    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
    象帝之先。
    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
    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劳烦欲使人修身法道。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
    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贵望其报也。
    圣人不仁,
    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
    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不贵望其礼意。
    天地之间,
    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
    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脏,则神明居之也。
    其犹橐钥乎。
    橐钥中空虚,人能有声气。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言空虚无有屈竭时,动摇之,益出声气也。
    多言数穷,
    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
    不如守中。
    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
    谷,养也。
    人能养神则不死也。
    神,谓五脏之神也。
    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是谓玄牝。
    言不死之有,在于玄牝。
    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轻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于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
    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于人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根,元也。
    言鼻口之门,是乃通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也。
    绵绵若存,
    鼻口呼噏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
    用之不勤。
    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懃劳也。
    韬光第七
    天长地久,
    说天地长生久寿,以喻教人也。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天地所以独长且久者,以其安静,施不求报,不如人居处,汲汲求自饶之利,夺人以自与也。
    故能长生。
    以其不求生,故能长生不终也。
    是以圣人后其身,
    先人而后己也。
    而身先,
    天下敬之,先以为长。
    外其身,
    薄己而厚人也。
    而身存。
    百姓爱之如父母,神明佑之若赤子,故身常存。
    非以其无私邪。
    圣人为人所爱,神明所佑,非以其公正无私所致乎。
    故能成其私。
    人以为私者,欲以厚己也。圣人无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源泉也。
    处众人之所恶,
    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
    故几于道。
    水性几于道同。
    居善地,
    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
    心善渊,
    水深空虚,渊深清明。
    与善仁,
    万物得水以生。
    与,虚不与盈也。
    言善信,
    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
    正善治,
    无有不洗,清且平也。
    事善能,
    能方能圆,曲直随形。
    动善时。
    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夫唯不争,
    壅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也。
    故无尤。
    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水者也。
    运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盈,满也。已,止也。
    持满必倾,不如止也。
    揣而梲之,不可长保。
    揣,治也。
    先揣之,后必弃捐。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嗜欲伤神,财多累身。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夫富当赈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言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
    能为第十
    载营魄,
    营魄,魂魄也。
    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喜怒亡魂,卒惊伤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
    抱一,能无离乎,
    言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
    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
    故曰:一布名于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正平,入为心,出为行,布施为德,摠名为一。一之为言,志一无二也。
    专气致柔,
    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
    能婴儿。
    能如婴儿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
    涤除玄览,
    当洗其心,使洁净也。
    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
    能无疵。
    不淫邪也,净能无疵病乎。
    爱民治国,
    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
    能无为。
    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治国者,布施惠德,无令下知也。
    天门开阖,
    天门谓北极紫微宫。开阖谓终始五际也。
    治身:天门,谓鼻孔开,谓喘息阖,谓呼吸也。
    能为雌。
    治身当如雌牝,安静柔弱,治国应变,合而不唱也。
    明白四达,
    言达明白,如日月四通,满于天下八极之外。
    故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彰布之于十方,焕焕煌煌也。
    能无知。
    无有能知道满于天下者。
    生之、畜之。
    道生万物而畜养之。
    生而不有,
    道生万物,无所取有。
    为而不恃,
    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长而不宰,
    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器用。
    是谓玄德。
    言道行德,玄冥不可得见,欲使人如道也。
    无用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
    古者车三十辐,法月数也。
    共一毂者,毂中有孔,故众辐共凑之。
    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
    治国者寡能,摠众弱共使强也。
    当其无,有车之用。
    无,谓空虚。
    毂中空虚,轮得转行,轝中空虚,人得载其上也。
    埏埴以为器,
    埏,和也。埴,土也。
    和土以为饮食之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器中空虚,故得有所盛受。
    凿户牖以为室,
    谓作屋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言户牖空虚,人得以出入观视;室中空虚,人得以居处,是其用。
    故有之以为利,
    利,物也,利于形用。
    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破坏,腹中有神,畏其形亡也。
    无之以为用。
    言虚空者乃可用盛受万物,故曰虚无能制有形。道者空也。
    检欲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
    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也。
    五音令人耳聋;
    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不能听无声之声。
    五味令人口爽;
    爽,亡也。
    人嗜于五味于口,则口亡,言失于道也。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妨,伤也。
    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餍足,则行伤身辱也。
    是以圣人为腹,
    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
    不为目,
    目不妄视,妄视泄精于外。
    故去彼取此。
    去彼目之妄视,取此腹之养性。
    厌耻第十三
    宠辱若惊,
    身宠亦惊,身辱亦惊。
    贵大患若身。
    贵,畏也。若,至也。
    谓大患至身,故皆惊。
    何谓宠辱。
    问何谓宠,何谓辱。宠者尊荣,辱者耻辱。
    及身还自问者,以晓人也。
    辱为下,(一作「宠为上,辱为下」),
    辱为下贱。
    得之若惊,
    得宠荣惊者,处高位如临深危也。贵不敢骄,富不敢奢。
    失之若惊,
    失者,失宠处辱也。惊者,恐祸重来也。
    是谓宠辱若惊。
    解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复还自问:何故畏大患至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忧者,勤劳念其饥寒,触情从欲,则遇祸患也。
    及吾无身,吾何有患。
    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
    言人君贵其身而贱人,欲为天下主者,则可寄立,不可以久也。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言人君能爱其身,非为己也,乃欲为万民之父母。以此得为天下主者,乃可以托其身于万民之上,长无咎也。
    赞玄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
    无色曰夷。
    言一无采色,不可得视而见之。
    听之不见名曰希,
    无声曰希。
    言一无音声,不可得听而闻之。
    搏之不得名曰微。
    无形曰微。
    言一无形体,不可抟持而得之。
    此三者不可致诘,
    三者,谓夷、希、微也。
    不可致诘者,夫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问诘而得之也。
    故混而为一。
    混,合也。
    故合于三名之为一。
    其上不皦,
    言一在天上,不皦。
    皦,光明。
    其下不昧。
    言一在天下,不昧。
    昧,有所闇冥。
    绳绳不可名,
    绳绳者,动行无穷级也。
    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黄白黑别,非一声也,不可以宫商角征羽听,非一形也,不可以长短大小度之也。
    复归于无物。
    物,质也。
    复当归之于无质。
    是谓无状之状,
    言一无形状,而能为万物作形状也。
    无物之象,
    一无物质,而为万物设形象也。
    是谓惚恍。
    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
    迎之不见其首,
    一无端末,不可预待也。除情去欲,一自归之也。
    随之不见其后,
    言一无影迹,不可得而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圣人执守古道,生一以御物,知今当有一也。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人能知上古本始有一,是谓知道纲纪也。
    显德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
    谓得道之君也。
    微妙玄通,
    玄,天也。
    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也。
    深不可识。
    道德深远,不可识知,内视若盲,反听若聋,莫知所长。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谓下句也。
    与兮若冬涉川;
    举事辄加重慎与。
    与兮若冬涉川,心难之也。
    犹兮若畏四邻;
    其进退犹犹如拘制,若人犯法,畏四邻知之也。
    俨兮其若容;
    如客畏主人,俨然无所造作也。
    涣兮若冰之将释,
    涣者,解散。释者,消亡。
    除情去欲,日以空虚。
    敦兮其若朴,
    敦者,质厚。朴者,形未分。
    内守精神,外无文采也。
    旷兮其若谷;
    旷者,宽大。谷者,空虚。
    不有德功名,无所不包也。
    浑兮其若浊。
    浑者,守本真,浊者,不照然。
    与众合同,不自专也。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谁也。
    谁能知水之浊止而静之,徐徐自清也。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谁能安静以久,徐徐以长生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此徐生之道,不欲奢泰盈溢。
    夫惟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夫为不盈满之人,能守蔽不为新成。
    蔽者,匿光荣也。新成者,贵功名。
    归根第十六
    致虚极,
    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静,至于虚极。
    守静笃,
    守清静,行笃厚。
    万物并作,
    作,生也。
    万物并生也。
    吾以观复。
    言吾以观见万物无不皆归其本也。人当念重其本也。
    夫物芸芸,
    芸芸者,华叶盛也。
    各复归其根,
    言万物无不枯落,各复反其根而更生也。
    归根曰静,
    静谓根也。
    根安静柔弱,谦卑处下,故不复死也。
    是谓复命。
    言安静者是为复还性命,使不死也。
    复命曰常。
    复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
    知常曰明;
    能知道之所常行,则为明。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巧诈,则失神明,故凶也。
    知常容,
    能知道之所常行,去情忘欲,无所不包容也。
    容乃公,
    无所不包容,则公正无私,众邪莫当。
    公乃王,
    公正无私,可以为天下王。治身正则形一,神明千万,共凑其躬也。
    王乃天,
    能王,德合神明,乃与天通。
    天乃道,
    德与天通,则与道合同也。
    道乃久。
    与道合同,乃能长久。
    没身不殆。
    能公能王,通天合道,四者纯备,道德弘远,无殃无咎,乃与天地俱没,不危殆也。
    河上公章句卷二
    淳风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
    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
    其次,亲之誉之。
    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
    其次畏之。
    设刑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
    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故欺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
    犹兮其贵言。
    说太上之君,举事犹,贵重于言,恐离道失自然也。
    功成事遂,
    谓天下太平也。
    百姓皆谓我自然。
    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为己自当然也。
    俗薄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之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不见也。
    大道废不用,恶逆生,乃有仁义可传道。
    智慧出,有大伪。
    智慧之君贱德而贵言,贱质而贵文,下则应之以为大伪奸诈。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纪绝,亲戚不合,乃有孝慈相牧养也。
    国家昏乱,有忠臣。
    政令不明,上下相怨,邪僻争权,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
    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自洁己不知贞。
    大道之世,仁义没,孝慈灭,犹日中盛明,众星失光。
    还淳第十九
    绝圣
    绝圣制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仓颉作书,不如三皇结绳无文。
    弃智,
    弃智慧,反无为。
    民利百倍。
    农事修,公无私。
    绝仁弃义,
    绝仁之见恩惠,弃义之尚华言。
    民复孝慈。
    德化淳也。
    绝巧弃利,
    绝巧者,诈伪乱真也。弃利者,塞贪路闭权门也。
    盗贼无有。
    上化公正,下无邪私。
    此三者,
    谓上三事所弃绝也。
    以为文不足,
    以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
    故令有所属。
    当如下句。
    见素抱朴,
    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
    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
    少私寡欲。
    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异俗第二十
    绝学
    绝学不真,不合道文。
    无忧。
    除浮华则无忧患也。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同为应对而相去几何。疾时贱质而贵文。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善者称誉,恶者谏诤,能相去何如。
    疾时恶忠直,用邪佞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人谓道人也。人所畏者,畏不绝学之君也。
    不可不畏,近令色,杀仁贤。
    荒兮其未央哉!
    言世俗人荒乱,欲进学为文,未央止也。
    众人熙熙,
    熙熙,放淫多情欲也。
    如享太牢,
    如饥思太牢之具,意无足时也。
    如春登台。
    春,阴阳交通,万物感动,登台观之,意志淫淫然。
    我独怕兮其未兆,
    我独怕然安静,未有情欲之形兆也。
    如婴儿之未孩。
    如小儿未能答偶人时也。
    乘乘兮若无所归。
    我乘乘如穷鄙,无所归就。
    众人皆有余,
    众人余财以为奢,余智以为诈。
    而我独若遗。
    我独如遗弃,似于不足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
    不与俗人相随,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
    沌沌兮。
    无所分别。
    俗人昭昭,
    明且达也。
    我独若昏。
    如闇昧也。
    俗人察察,
    察察,急且疾也。
    我独闷闷。
    闷闷,无所割截。
    忽兮若海,
    我独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穷极也。
    漂兮若无所止。
    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
    众人皆有以,
    以,有为也。
    而我独顽
    我独无为。
    似鄙。
    鄙,似若不逮也。
    我独异于人
    我独与人异也。
    而贵食母。
    食,用也。母,道也。
    我独贵用道也。
    虚心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
    孔,大也。
    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谦卑也。
    唯道是从。
    唯,独也。
    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也。
    道之为物,唯怳唯忽。
    道之于万物,独怳忽往来,于其无所定也。
    忽兮怳兮,其中有象;
    道唯忽怳无形,之中独有万物法象。
    怳兮忽兮,其中有物。
    道唯怳忽,其中有一,经营生化,因气立质。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道唯窈冥无形,其中有精实,神明相薄,阴阳交会也。
    其精甚真,
    言道精气,其妙甚真,非有饰也。
    其中有信。
    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自,从也。
    自古至今,道常在不去。
    以阅众甫,
    阅,禀也。甫,始也。
    言道禀与,万物始生,从道受气。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
    吾何以知万物从道受气。
    以此。
    此,今也。
    以今万物皆得道精气而生,动作起居,非道不然。
    益谦第二十二
    曲则全,
    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其身也。
    枉则直,
    枉,屈己而伸人,久久自得直也。
    洼则盈,
    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敝则新,
    自受弊薄,后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
    少则得,
    自受取少则得多也,天道佑谦,神明托虚。
    多则惑。
    财多者,惑于所守,学多者,惑于所闻。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抱,守也。式,法也。
    圣人守一,乃知万事,故能为天下法式也。
    不自见故明,
    圣人不以其目视千里之外也,乃因天下之目以视,故能明达也。
    不自是故彰,
    圣人不自以为是而非人,故能彰显于世。
    不自伐故有功,
    伐,取也。
    圣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于天下。
    不自矜故长。
    矜,大也。
    圣人不自贵大,故能久不危。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此言天下贤与不肖,无能与不争者争也。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传古言,曲从则全身,此言非虚妄也。
    诚全而归之。
    诚,实也。
    能行曲从者,实其肌体,归之于父母,无有伤害也。
    虚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希言者,谓爱言也。爱言者,自然之道。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飘风,疾风也。骤雨,暴雨也。
    言疾不能长,暴不能久也。
    孰为此者?天地。
    孰,谁也。谁为此飘风暴雨者乎?天地所为。
    天地尚不能久,
    不能终于朝暮也。
    而况于人乎?
    天地至神合为飘风暴雨,尚不能使终朝至暮,何况人欲为暴卒乎。
    故从事于道者,
    从,为也。人为事当如道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也。
    道者同于道,
    道者,谓好道人也。同于道者,所谓与道同也。
    德者同于德,
    德者,谓好德之人也。同于德者,所谓与德同也。
    失者同于失。
    失,谓任己而失人也。同于失者,所谓与失同也。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与道同者,道亦乐得之也。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与德同者,德亦乐得之也。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与失同者,失亦乐失之也。
    信不足焉,
    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君以不信也。
    有不信焉。
    此言物类相归,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 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自然之类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