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浅析《圆形废墟》中的形而上学

尽管博尔赫斯本人一再声明自己不信奉任何哲学,更不是哲学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篇幅有限的短篇小说里注入了相当复杂的哲学信息,或者说他以经典哲学作为灵感和素材进行创作。《虚构集》中有一篇名为《圆形废墟》的小说,是博尔赫斯自称他写作生涯中最容易创作、浑然天成的一篇,在小说中形成了独特的博尔赫斯式的形而上学。其实所谓博尔赫斯式的形而上学并非博尔赫斯本人在哲学理念上的独创,而是运用比喻等创作手法将各种看似匪夷所思的元素揉进他的短篇小说之中,自成一格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本文将探讨此小说中所混合的博尔赫斯本人深受影响的几位西方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学说,并进一步着重讨论理念和现实、真实与虚幻的关系以及小说对此创新的扩展延伸。 
    在小说中,主人公巫师既扮演造物主的角色,又扮演被创造者的角色,他既是上帝,是父亲,又同时是别人梦里的幻影。巫师在梦里创造了一个小伙子,而他自己,也是经由同样的过程被创造出来,如此反复循环,不断的轮回同样的过程。这契合了前柏拉图时期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对世界的看法:物质世界是虚假的,灵魂才是不灭的,灵魂可以幻化成别的形态。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在特定轮回中重生,没有什么是新的,所有的生灵都是相关的。而巫师发现这个真相的关键是“火”的形象, “巫师突然想起了神的话。他记得,在构成地球的全部生物中间,只有火知道他的儿子是一个幻影。”根据前柏拉图时期赫拉克利特的学说,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在永恒的变化中,最能体现这个学说的形象就是“火”,火代表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火”的形象出现在小说的各个地方。他出现的地方是“古代被火焚毁的一座古庙”,创造年轻人的时候,“这个多面的神向他显示,说它在地上的名字是火”,之后真相一步步显露的时候,他梦见“北方的神庙里有一个有魔法的人,能够踩着火而不烧着”,焚毁。小说的结局是“巫师看见密集的火焰爬上了墙壁”,“他向着一片片的火焰走去。火焰却并不咬啮他的肉,反而抚爱地围裹住他……”火的形象在小说中处处存在,可以说是引领小说情节的关键线索,也不断表达并且强化“圆形废墟”这个空间所处的幻象。 
    尽管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形而上学之父,但在这篇小说中更多地可以看到柏拉图的影子。柏拉图是形而上学的先驱,他划分了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并发明了“理性”这个词,来区分现实世界,这是柏拉图学说的核心。在圆形废墟里,同样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巫师所处的空间,所谓“现实空间”,另一个是他梦里的世界,一个“虚幻的世界”。事实上,巫师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不真实的,他的形象也是其他人的梦境。巫师在创造年轻人的时候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开始,他试图用逻辑去授课,“给他们讲课,教他们解剖学,宇宙学,魔法学”,后来,他开始以具体的方式制造人,但是第二阶段的创造也不成功,“这个巫师花了那么多夜晚在梦中制成的亚当,就跟那个泥土捏的亚当一样笨拙,粗糙,原始”。最后,他“扑到那座也许是只老虎,也许是匹马的雕像脚下,恳求这个不知名的神的救助”,创造了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在创造的过程中,意识起了主要作用。巫师梦见了学生、年轻人,从虚幻到具体,梦境不断的复制,在这个感知的世界里。这个看似真实的现实世界其实也不过是虚幻的梦境。在柏拉图的理论当中,意识是所有事物衡量标准,我们看到的事物只是理性世界的复制,就像那个著名的洞穴比喻一样。除此之外,博尔赫斯在写完这篇小说很多年之后,曾表达过对这篇小说的看法,他说:“这是一个古老的假说,现实就是一场梦,是有人在梦中把我们制造出来。这个故事对于贝克莱或是印度的哲学家来说并不陌生。”另外,博尔赫斯对道家的学说也相当熟悉,庄周梦蝶的故事还曾经收入他和好友主编的《幻想小说选集》。 
    除了深刻的哲学理解之外,博尔赫斯之所以引人注目的另一原因在于他百科全书式的的渊博,他在小说中大量旁征博引,另外它的小说本身具有不可复制性,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让人情不自禁思考揣摩他要传递的信息。理解博尔赫斯有助于把握二十世纪的思想潮流,准确的说,二十世纪的学者对过去,现实,未来人类思想的思考。尽管评论界对博尔赫斯是欧洲作家还是拉美作家众说纷纭,个人认为并没有必要进行此类划分,因为博尔赫斯属于全世界的作家。作者:吴明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