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3)

三、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共产主义
    黑格尔所思考的“国家”不是真正的伦理共同体,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联合,费尔巴哈的“爱”的情感不足以成为实现新共同体的现实动力,而现实市民社会中由于分工和交换所构建的人的社会性是异化的社会性。面对这些问题,马克思走向现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人与人真正联合的共同体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从《神圣家族》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开始逐步转向了历史唯物主义,而这一变化充分体现在马克思开始重新正视市民社会中由于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合。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认识到把单个的自私的市民社会成员联合起来的并不是黑格尔所谓的“国家”,也不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而恰恰是“需要体系”和“利益需求”。现实市民社会中的人并不是理论构想的“原子”,不是所谓的抽象物,他的本质体现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现实中的分工和交换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了联合的纽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问题上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费尔巴哈仅仅把人与人的关系理想化为爱与友情的关系,除此之外,看不到其他。马克思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的生产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社会交往和关系,并且赋予了其历史意义。可以说,这个时候马克思已经抛弃了费尔巴哈“类本质”的语境,将由“爱”的情感所构筑的“类本质”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物质活动来重新把握,把抽象的“类本质”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交往”、“交往关系”等社会范畴,这也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重要环节。
    从这样一个角度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好像又回到了最初思考的出发点,再次重新思考关于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因分工和交换而建立的异化关系。但是,此时马克思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不是停留在哲学的批判上,而是从现实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出发对人与人之间因分工和交换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给予了肯定。在马克思看来,虽然分工和交换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具有异化性质,但是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进一步解放奠定了基础。分工和交换是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的现实纽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并不是单纯从异化角度批判分工和交换,而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肯定分工和交换。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分工从最初的家庭内部分工到世界范围内大分工的历史,并指出人们在分工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交往关系,也就构成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指出人与人交往的原初形态正是建立在性别分工基础上的家庭交往,是家庭成员之间为了生产与再生产而进行的基本交流和协作。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扩展,形成了建立在整个社会分工和交换基础上的交往,即市民社会。正是分工和交换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且这种依赖关系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与交往是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起点,但是由于分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交往形式,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与程度取决于生产力所导致的分工水平。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已经把分工和交换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认为分工和交换关系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真正交往关系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当然,这个时期的马克思肯定分工和交换的历史意义,但并不意味着放弃之前的哲学批判。马克思最后还是指出,随着分工和交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扬弃旧的异化的分工和交往关系,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必将由一种新的联合共同体社会代替旧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依据交往的发展水平形成了对历史形态的初步构想,即最初建立在家庭分工基础上的交往(传统共同体社会)——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基础上的交往(市民社会)——消灭异化分工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自主交往(共产主义)。这时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论建构不是基于抽象伦理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基于现实社会物质生产及交往关系的历史演进。
    从马克思最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过程来看,马克思始终是围绕着市民社会而展开的。马克思由最初对市民社会的伦理批判,初步形成了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哲学展望,后来揭示了市民社会伦理缺失的现实根源,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构想,进一步认识到要解决市民社会问题,推动历史发展必须依靠现实的物质运动。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思考经历了一个辩证的过程,这也恰恰反映了市民社会本身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以商品交换为主导的市民社会使人与人之间陷入了利益的纷争,人成为维护私人利益的孤立的个人,陷入了伦理困境;另一方面,正是市民社会中充分发达的分工和交换日益地把所谓孤立的个人在更广泛地范围内联系在了一起,为人与人之间新的联合提供现实基础。马克思正是看到了市民社会中的这一对现实矛盾,一方面认识到要从哲学层面对市民社会进行反思和批判,揭示市民社会相对于人的本性发展而言是存在异化的社会;另一方面也认识到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停留在或者寄托于哲学的批判,而是市民社会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