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传统哲学“顺势思维”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影响(1)

顺势思维,指在观察分析与研究处理问题时,采用遵照与顺应自然的趋势及事物的时序变化因素的手段与方法。可见人们在决策、行事时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善时蓄势的信念,则更易于实现成物成己、正己正人。正如吕思勉先生指出的“古代哲学,最尊崇自然力。既尊崇自然力,则只有随顺,不能抵抗[1]”。受惠于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医学,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顺势思维”的内涵特质。 
    1中国传统哲学顺势思维的特点及体现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在农耕文明的实践中,认识到惟有自身行为合乎天道,顺应自然,尊重顺应客观规律,方能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因此,中国古代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习惯从人与天地相参,奉天承运,应天顺人角度出发,形成因循天道,尊道贵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思想和理念。缘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影响,春秋末期范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具有遵循、顺应之意的“因”的概念。其曰:“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又云:“天因人,圣人因天”(《国语·越语下》),强调圣人决策、行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势思维”作为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特征,有丰富的文献体现。《尚书·商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可见只有充分把握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易经·既济·象》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其认为只有把握客观规律,并结合所处的境遇,才能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则是道家主旨,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孙子兵法·九变》云:“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则是兵家实现“有备无患”的战略指导思想。总之,顺势思维的特点广泛体现在中国人对自然、社会等诸多问题的认识中。 
    首先,在自然环境的改造中,特别是面对自然灾害时,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转危为安。大禹治水体现了顺势思维的道理,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思路,对洪水进行疏导,最终化水害为水利。此乃尊重自然,顺势而为的智慧之举。 
    其次,在治国安邦社会管理中也强调顺势而为的治理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意是社会中最为根本的势因所在。因此,认识和遵从民意是社会管理者的顺势要略,“民本”成为重要的社会之道。“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由于西周初年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实施惠民政策,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成康之治亦为顺势之治的应用典范。 
    第三,顺势思维广泛运用体现于中医药学领域。中医强调明天时变化,顺地理势因,洞人情世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可见高明的医者务必做到“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重视自然法则,因时因地而异,顺应四时阴阳,方能守其四时正气,制其非时之气,达到以平为期、守中贵和的“至治”,实现生命的康宁。 
    2治未病思想的理论与临床运用所体现的顺势思维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的原创特色和优势所在,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其理念可追溯至殷商之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治未病思想逐步发展为系统的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四个方面。 
    21治未病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及所体现的顺势思维中国医家借鉴吸收古代哲学之精髓,将顺势思维与预防意识紧密联系与结合,且充实与发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素问·刺热》所论述的“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中医学特别强调因势利导,《灵枢·师传》阐述:“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的顺势斡旋的治疗思路。后世医家沿着这种思路,将此进一步深化,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诊候第四》中谈到:“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并对治未病思想作了经典的表达:“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种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精准施药,立体防控。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防微论》中亦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总之“治未病”对疾病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与运用上是中医学最具原创特色的学术理论。 
    22“治未病”在具体实践中体现的顺势思维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由精气神三要素构成,保持各自的充盛,维系三者之间的协调互济,才能实现“阴平阳秘”的理想状态,气血充盈,脏腑经络整体协调,运转有序,可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中医“治未病”作为中医药学的组成部分,着眼于阴阳和合互济,气血生生不息,精神爽利充沛,脏腑经络整体联动有条不紊的愿景。临床应根据患者体质及情志,加上所处的节气,所在的生活环境,本着“辨识体质,有所侧重,整体调控,以平为期”最终“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首先,在未病先防阶段,把握体质特异性,慎避易感病邪。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2]。诚如吴德汉[3]《易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有云:“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提示医家注意体质的差异性往往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无独有偶,目前临床实践中表明,痰湿之质易为湿邪所困和膏粱厚味所伤;气虚之质不耐外邪,易为劳倦所伤;气郁之质易为情志所伤;阴虚质对热邪的耐受力较弱,易感温热之邪;阳虚质对寒邪的耐受力较弱,易感阴寒之邪等。例如过敏体质者往往对风寒、花粉、油漆、鱼腥虾蟹等因素和食物具有易感性,应慎食海鲜、鱼虾之类,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是防病强身的一种养生方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