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2)

3.历史之矢。中国共产党理论话语中人民概念与古代圣哲所指称人民在内涵与外延上截然不同。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日渐凋敝,人民群众深受压迫,腐朽没落的封建势力不愿退出历史舞台,动用各种力量甚至不惜与侵略势力相勾结以维护自身的统治。一方面,清政府、北洋政府等封建势力动用政治、军事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种资源,想方设法抑制新生力量发展,先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积极寻找代理人,扶植傀儡政权,划分势力范围。内外反动势力都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出发宣扬各种反动的意识形态,将人民利益束之高阁。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性断裂导致社会延续性中断,稳定的社会秩序无以为继。封建势力仍以“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号召民众继续支持其统治。外国势力则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等思想,试图为其非正义的殖民统治构建合法性。与内源性现代化国家迥异,外源性现代化国家只能在遭受近代殖民势力掠夺和压迫的基础上向着现代文明蹒跚而行,殖民主义的利益关注绝非殖民地的普罗大众。正如马克思针对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所指出的那样,“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3]771在国内外的反动势力任意践踏、蹂躏之下,人口众多的小农群体被抛离出传统社会轨迹,多数民众只能被迫处于集体“失声”状态。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天然缺陷致使其难以挣脱三重大山的桎梏成为人民和民族利益的有效实践者。 
    综上所述,现实危机导致社会结构裂变,社会结构裂变的同时,思想裂变如影而至。伴随政治、社会与文化秩序的解体和失范,近代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深陷三重危机。在整体性危机之中,知识精英渴望整体性和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的不公是“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出的基本逻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将原本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念扭转过来。经由毛泽东1925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38年的《论持久战》、1939年的《纪念白求恩》直至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1944年的《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对于蕴藏在广大民众中的伟力认识逻辑越来越清晰,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理念和意识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脉和骨髓。“为人民服务”思想彻底摒弃了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观,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崭新的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体表现。 
    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哲学意蕴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具体化,其着眼点主要在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哲学视野来看,“为人民服务”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意蕴。 
    1.“为人民服务”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为人民服务”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的理论逻辑,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力量源泉。“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利益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党在一切历史阶段都必须坚持的最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群众路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首要前提,尊重、相信人民群众,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地位。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来看,“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实质,群众路线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实践路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利益至上,得民心、谋民利、顺民心,是党长期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拥护和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所在。“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人民主体论”在实践和理论视阈的延伸,两者高度契合。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7]1096 
    “为人民服务”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科学逻辑在近代中国的成功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构价值话语的必然。1840 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三座大山的黑暗压迫,深受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物质剥削和精神奴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合流约制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仁人志士希冀构建新的价值话语以开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但屡遭失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便毅然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彻底决裂。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不懈努力和斗争,并最终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奴役,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日渐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使绵延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上首次建立起代表社会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政权,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人民利益出发,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为新的历史起点,充分认识和重新审视中国的基本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为人民服务”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具有深刻的同源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所有问题都肇始于实践,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必然来自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从实践出发,意在解决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主体)与世界(客体)关系的最高抽象。旧唯物主义的重大缺陷之一就在于社会史观上忽视或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从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活动本质上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体现和根源的统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