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

思想的阵地真理不占领,就会荒芜;心灵的沃野,阳光不去播洒,就会变得阴暗。在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反作用。习近平曾鲜明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要从以下方面做好。 
    一、全面从严治党在意识形态的就要占领主阵地 
    主观上,在强化政治责任中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管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涵盖各条战线,要敢于担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前沿,抓意识形态工作、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第一,大张旗鼓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想信念“四个自信”。把理论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有、党校培训、电视访谈、专家讲座、杂志专刊加以规范划出底线,让正确导向指引社会健康发展。第二,把党性教育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将理想信念、理论宣传教育、传统文化把学生群体纳入教育范畴,促进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第三,管理好媒体、自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 
    客观上,要善于把握特点规律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只有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必然性,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和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更有话语权,在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规律。用让人信服的事实说话。如民主集中制,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因为利益不同必然诉求各异,如果一百口子乱当家,社会必然撕裂并且对立。美国民众非常羡慕民主集中制是不争对事实。中国2016年中国的GDP为744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2%,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经过只用30多年的发展,就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8%人口,都是我们政党和社会具有优越性的结果,别无他因。 
    二、用“四个自信”打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话语权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任务,是抵制和反对西方的意识形态霸权渗透,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而形成的话语体系。没有发展的理论、话语体系,没有真正的理论自信,主流意识形态就无法长久居于主导地位。中国近现代史有力地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用是正确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加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取得的成就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表现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言文化自信是内在的价值观。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积极践行。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顺应时代潮流,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立足点和归宿。文化自信让理论自信具有理性、道路自信具有实践性、制度自信具有保障。只有文化信心,才能获得坚守的从容、奋发的勇气和创新创造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导向标准 
    由于主体和对象差异,人们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认知不尽一致,导致社会生活领域往往混杂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认知,容易造成价值混乱、方向迷失,在意識形态领域把特定利益放大,会阻碍意识形态凝聚和共识性价值,威胁党的执政基础。意识形态要自不断培育生成主流认知,形成社会认同。价值作为意识形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取向,通过核心价值观引导,形成人们关于局部和社会整体价值的辩证统一,并形成主流共识的认知与凝聚,从而构筑意识形态发展的现实价值基础。 
    当今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形成具有逻辑紧密和令人信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使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包容,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基本理念的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航标。 作者:朱志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