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思想与孟子的主体意识(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7:11:14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因为有了这种气魄与胆识,孟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而且影响深远的理想人格理论——“大丈夫”理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正是有了这一浩然之气,孟子面对君王卿相,才能不卑不亢,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孟子虽然四处游说诸侯,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却从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为代价。他曾向弟子明确提出自己的游说原则,“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以高贵自尊的人格为基础,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论述,超越了孔子一再强调的“君君,臣臣”,“君 使臣,臣事君”(《论语·八佾》)的君臣主仆关系,把君臣放到了对等的地位,强调君臣在人格上的平等独立。孟子如是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为此他提出“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同上)的主张。认为对君主不能阿谀奉承,要敢于犯颜直谏,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对于那些以权势、地位相胁迫的发问、召见,孟子更是不屑应答,彰显了个性的尊严。他曾明确提出对有损士人尊严的五种提问坚决不予答复,即所谓“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孟子·尽心上》)。一次,齐王欲见孟子,由于礼敬未周,孟子便托病不见,坚持非礼之召不往,表现了他傲岸的个性,也将其主体意识宣泄到了极致。 正是以这种高度的自尊与自信为基础,孟子在君民关系上不仅提出了震聋发聩的“民贵君轻”思想,把民本思想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开启了反对君主专制思想的先河。而且还把国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与发言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贤者参政的推荐选拔权,不能只听命于国君,也不能只听命于权臣、大夫,一定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主张选贤要听取国人的意见,罢官和杀人 也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这种以国人意愿为旨归的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尽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然而却把春秋以来逐渐勃兴的民本思想推向了高潮,彰显了孟子的主体意识。 凭借着豪迈的大丈夫气概,孟子在战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旋涡里,傲然屹立,不媚于世。他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的处世态度。如天下有道,政治清明,仁政得以实现,有德者应积极入世,将内圣之道转为外王之治,依靠自己的官位来建功立业,从而为天下人谋福利。天下无道,政治黑暗,德性主体难以转化为政治主体,内圣通往外王之路被堵塞,士大夫则应不为“污世”所习染,不仅要独善其身,且能以自己的美行懿德来影响世人,即“修身见于世”。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对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孟子强烈的独立人格意识,在个性张扬的道路上较孔子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王曰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孟子"道性善"(图)
- 下一篇:浅论孔子政治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