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视域下安顿心灵的方法及其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21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其次,从内在原因来看,与人的心理状态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在这里,老子绘声绘影、活灵活现描摹出那种患得患失以至于如惊弓之鸟似的那些人的心态。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把荣辱得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处处斤斤计较、锱铢必争。当虚荣心得到满足,便为之惊喜,而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时,又惊恐失常,手足无措。这种情况下心灵怎样才能安顿下来?老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是因为这种人遇事总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出现了患得患失的心病,甚至为此而丧失自己宝贵的生命。如果不考虑自己,还会有什么忧患呢?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老子认为,任何人在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求时,都应做到“知足”,而不要贪得无厌。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他指出人最大的祸患过失就在于过分的贪欲、无穷尽的需求和不断的占有,这种心态会招致适得其反的结果,那就是聚财越多破费越大,存储越丰厚损失就越重大。所以,人要知道知足知止,知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满足。这里讲的知足与不知足之间的辩证关系,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与丰富的处世经验。庄子亦谓:“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成玄英疏曰:“夫耽嗜诸尘而情欲深重者,其天然机神浅钝故也。若使智照深远,岂其然乎!”这句话或与今人常说的利令智昏意思相近,就是说当贪欲冲昏一个人的头脑时,正常人所应有的智慧和机巧都变得迟钝与浅薄,甚至会达到荡然无存的程度。《庄子·天地》有一段假托封人与尧的对话。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也?”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尧之所以辞绝寿、富、多男子这些一般人普遍和共同的欲望,是由于此三者会带来多惧、多事、多辱。这种看问题的独特视角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寿至近百的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就“寿则多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其云:“单说这寿则多辱,成玄英疏有解释,是‘命寿延长,则贻困辱’。释辱为困辱,依注疏的通例,是成玄英认为,原话的辱,也包括困。如果他的理解不错,我们就可以说,尧用的是辱的广义,除了自己须负道德责任的失误以外,还包括受外力的限制,不能腾达、不能如意一类事”,“径直说,是因为寿命的延长,自己觉得不顺心,旁人看着不赏识甚至不光彩的事就本来可以无而成为有或本来可以少而成为多”。显然,庄子的本意是寿命的长短应该顺随自然,而不应该去刻意追求,否则也会成为一种贪欲,反遭至“寿则多辱”的结果。庄子又说:“夫天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庄子指出尽管天下人都在追求尊贵、享受、长寿与快感,但他们恰恰不知道内心的恬静淡泊、无欲无求才是真正的快乐与享受。你看那些富人苦着自己,拼命做事;那些贵人没日没夜的焦虑思谋;那些长寿者,整日发愁却又死不了,只能为活着而活着。想想这些人多苦闷而且痛苦啊!所以庄子总结说:“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成玄英疏曰:“俗以富贵荣华铿金鎗玉为上乐,用美言佞善为令誉,以无为恬淡寂寞虚夷为忧苦。故知至乐以无乐为乐,至誉以无誉为誉也。”可以说无乐之乐、无誉之誉就是无为恬淡寂寞虚夷,俗间为忧苦为卑贱,庄子则为至乐至誉。 当然,这里对老庄有关心理困扰的内因和外因所做的区分也是相对的,两者实际上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所谓内外是相对比而言,其中的交叉互渗是显而易见的。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人们心灵无法安顿的原因,就为解决这些心灵的苦闷和痛苦开启了一个通道。 二、中国哲学中关于心灵安顿的方法 关于如何安顿好人的心灵,其实在上文我们已经有所涉及,诸如知足常乐,恬淡无欲,追求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等等。但其中的侧重点在于探讨老庄有关心灵为什么会受到困扰的原因诸问题。下文的重点则是论述古代哲人关于心灵安顿的具体方法。 第一,柔弱、谦下、退守的生活原则。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在老子看来,虽然深知什么是刚强,却安于弱势的柔雌,甘作天下的溪沟。溪沟中的水才是最为卑下最为柔弱的,但是,老子却对于水加以崇高的礼赞。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善于帮助万物又不与其争利,它停留在像溪沟那样为众人所厌恶的地方,但其最接近于“道”。天下再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可是攻坚克强却没有任何力量能胜过水、代替水。老子一次次赞扬水的品德,就是赞扬一种柔弱、谦下和退守的生活方式与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人能做到像水那样,就能够与“德”永不相离,重新又回到如婴儿一般的单纯状态。人就会安于沉默,甘于平凡,持守着卑下,而不会因此感到苦闷与烦恼。这正是因为看透了荣誉和光彩的虚幻不实,而成为自觉追求质朴的生活境遇的原因。老子强调人应该效法水,以水为榜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怀仁善,言语真诚,为政清廉,办事干练,善于把握时机。如果一个人能像水那样不争,就不会犯过失。但老子遗憾地指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水的美德,就是没有人照着去做。反而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所谓“天下熙熙攘攘,无非名来无非利往”,就会宠辱若惊,忧病斯起,心灵如何安顿下来!在老子看来,要想心灵安顿,首要的生活原则就是贵柔,他反复申说“柔”的重要性。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这里所论的“柔”是将修身养性、爱民治国与生养万物结合在一起了,修身养性要守气调心调息,涤除杂念,深入静观;爱民治国不要让百姓惧怕自己、猜疑自己,尽管自己聪明过人,却又保持无为而治的状况;生养万物,又不去占有它干扰它,而使之尽量的繁殖茁壮的成长。老子还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脆”、“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柔弱处上”、“柔之胜刚”等等“贵柔”的说法,这里的“柔”并非如某些人理解的软弱可欺,一味退让的意思,而是指人和万物要保持生机与活力,就不要争勇斗狠,恃宠而骄,恃强好胜,而要无为谦下,守柔处弱,养心调气,退安守固。这样人的心灵才能得到很好的安顿,自然界也才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老子来说,“柔”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安静、平和、恬淡、适意的心态。这是把心灵的安顿放在了第一位,显示出一种处世的大智慧,这和他说的“大智若愚”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后世学人往往不理解老子所讲的“柔”,曲解曲说者比比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从心灵的深处去理解老子,所以不能与之心神交契,产生共鸣。庄子虽不论及贵柔,但也讲恬淡虚无,他说:“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其认为宁静、恬适、淡泊、寂寞、无为,是天地的准则,德行的极致。所以说,圣贤豪杰至此也就会变得平易,平易就自然会恬淡,就不再一味地追求出风头、处处贪得而无厌。平易恬淡,则忧患就不能侵入,邪气不能袭扰,这样人的德行就能圆满无缺,其精神也就永不亏损。可见庄子还是真正理解老子的心境心态,所以庄子一生都能够抱有一种若浮若化,自喻适志的精神状态。在这一点上,老庄的确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庄子还有一段话,我以为是对老子贵柔思想的阐释。他说:“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遁天之理。故天无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就是说,圣人的生死存亡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动静浮沉与阴阳合德,循天理、天道、天意而动,与万物共处,绝不显示出自己有什么出类拔萃的过人之处。他不去刻意追求什么,即所谓“不为福先,不为祸始”。这段话的意思按成玄英的疏解是:“循,顺也。内心去知,外忘事故,如混沌之无为,顺自然之妙理也。顺物,故无累也。同人,故无非也。夫圣人动静无心,死生一贯,故其死生也如赴浮沤之蹔起,变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劳休息,曾无系恋也。心若死灰,绝无缘念。譬悬镜高堂,物来斯照,终不预前谋度而待机务者也。智照之光,明逾日月,而韬光晦迹,故不炫耀于物也。逗机赴感,如影随形,信若四时,必无差忒,机来方应,不预期也。契真,故凝寂而不梦;累尽,故常适而无忧也。纯粹者,不杂也。既无梦无忧,契真合道,故其心神纯粹而无闲杂也。恬淡无为,心神闲逸,故其精魂应用,终不疲劳。叹此虚无,与天地合其德。”其核心内容就是讲“顺”,顺自然之妙理,顺物之势等等。“顺”字在先秦典籍中常与“柔”字连用,如《周易·坤·彖》中就有“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就是指君子应该具有柔顺的心理特点,循着柔顺之道去做,才能合于常理,得到贞祥吉顺的前途。既然在《周易》中就有关于柔顺的论述,那作为受之影响甚深的道家学说进一步将之深化发展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周易》刚健之道由孔及孟,柔顺之道则由老及庄,两条线路双管齐下,又相映生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儒道互补。老子庄子对柔顺的阐释,对心灵安顿具有重要的可操作性,现在闻名世界的森田心理疗法的核心观念“顺应自然”就是按照这一理论拟定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