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幸福观的特质(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50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君子所求之道是天下之道,之德是为政之德,之仁是“安人安百姓”之仁,之义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君子”在孔子的意象中有二层相互关联的意义,一是理想的人格称谓,即道德君子;二是标示身份的位格,即对国和家治理者的尊称。孔子周游列国,试图游说有国者能“克己复礼”,重振礼仪之邦的社会秩序,孔子为君子之师,自我担负培养德位相配的“君子”的义务。所以孔子的君子人格是德与位的统一,其道德诉求是为位格君子的德治服务的。因此,在君子的精神世界中浸润着凝重的社会责任意识,君子的幸福不是对“高义”人格的孤芳自赏,也不仅仅是对德性人格的自我体验。 孔子虽然以义利判人格,而且一再主张君子应该“义以为上、义以为质”,但这并不表示孔子就反对君子拥有财利,轻视财利所带来的幸福。孔子认为,对财货和社会地位的追求,乃是人的正当的欲望,并非可耻的事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孔子自己就曾有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的想法。”(《论语·述而》)《论语》在记录孔子日常生活时提到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孔子非常享受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乐,由此也看出孔子并不反对财富所赋予的幸福,孔子所鄙视的是不义之利,对“不义而富且贵”是不屑一顾的,并且在财富的取得上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在孔子看来,义与利并非如水火般不能兼容,有义无利或有利无义,而是可以兼得甚至相得益彰的,但其先后与轻重上应该义以为先,“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君子由于是社会未来的管理者,潜在拥有超出一般人物质生活的幸福因素,所以孔子同时主张,君子应具有不同于普罗大众的义利统一观。走在君子之道上的人,只管努力修身求仁就好,志求完善人格就好,“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这不是说孔子赞成君子以贫困为高尚,放弃财富幸福,而是说君子在求道之路上要放眼一生,无忧于当下的生活艰辛。孔子是德福一致论者,对君子而言,富贵是修身求仁的自然结果,无须刻意取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君子不思利,利已在其中。君子一心谋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成为徳配其位的合格君子,何须刻意求禄求利。君子有贫有富,有暂贫后富,也有一生贫困者。孔子之所以赞赏颜回,乃是颜回的好学,贫而乐道,乐而忘忧,而非赞其以贫为乐。 对君子而言,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君子的一生贫富起伏,不可一概而论。贫则乐道,有精神上的超越,如颜回之流;富则好礼,兼具物质与精神上的幸福,如子贡之辈。所以孔子的君子人格幸福思想具有开放性、层次性,没有将德性幸福与世俗幸福对立起来,作非此即彼的选择。孔子的这一思想在《礼记·中庸》中得到了发挥,君子“居易以俟命”、“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以平常心对待物质生活,不怨天不尤人,不攀缘不媚俗。作者:刘亚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