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华严经》:普世情怀与"大我"(2)

最能体现这种精神价值的就是《大学》的“三纲八目”(“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套完整的自救救人、以达到自我完善和天下太平的方案。“三纲”以“明明德”始,以“止于至善”终,德固是德,善亦是德,因此“三纲”实际是以德始,以德终。中间设置“亲民”的环节,是为了将“明德”普及于民众、百姓、社会,渗透到实际事务,将救世之心落到实处,广泛展开于差别世相中,以使“明德”在万别千差的具体世相中得到磨砺、验证和提纯,最后归于至善之境。“三纲”的三个环节具有层次累进性,描述的是一个动态展开的过程,表明君子人格的培养永远处于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至善”其实是没有止境的。“八目”仍然以“三纲”为圭臬,将“自救救人”分为两大阶段八个环节,如果纯粹从自我立场出发,我们可将“自救”视作人的内在自我完善阶段,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环节,是一种指向主体性自我的不及物动作,而“救人”则可视作人的自我外在实现阶段,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环节,是一种指向对象性自我(即物化的他者)的及物动作。经过这种内在的自我完善和外在的自我实现,君子人格乃得大成,救世之心得以施展,道德完成的同时天下亦致太平。这内外两个层面的统一构成了儒家的“大我”。在理论上,“三纲八目”也尽可能登上了中国人生哲学与道德哲学所能抵达的高峰。 
    “三纲八目”之说是儒者修身济世的纲领,历来被人们奉为圭臬。这种观念在佛法总纲《华严经》里也获得了深刻的共鸣。《华严经》集结编订于公元2-3世纪的西域一带,中印两地的哲学观念通过“丝绸之路”在此地交融并在《华严经》中得到完整表述,《华严经》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和修身养性观念并将其融入“空性”本体论的道说,丰富了自身的理论架构,强化了积极入世的救世意识。此经强调不离世间而成佛,将成佛的道场设置于现实人间,认为只有洞察人类困境的根源并给以现实的解决,才能最终归于佛境。而趋向于佛境的初始因心便是结合现实的、日常的生活境遇磨砺身心,自净其意,同时将一种净愿指向他者,以克服对自我的迷执,完成“大我”的营建。《华严经·净行品》就为行者设计了一百四十一个生活的细节,含在家的生活方式、出家修道、坐禅、行乞、甚至洗浴、安寝等,将求佛之道落实于具体的生活事相中,磨砺妄心,超越自我,通过服务于大众而体验“大我”的成长,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人与宇宙之圆满和谐的关系。由于全部《华严经》都含蕴着《净行品》的基本精神,故此我们不妨把此经视作《大学》之“三纲八目”的佛学表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