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社会价值(2)

三、孝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不论时代如何改变和进步,作为根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尽管它的具体内容、实现形式以及侧重点,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作为道德准则却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1)孝的培养和实践是提高当代人素质的起点。在古代中国,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是有其道理的。孝确实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起点,一切道德和善根都源于对他人的关切和爱戴,子女生下来后,最先接触的人是父母,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并生发出子女对父母以及通过他们对人类的爱。爱与奉献是道德的本质。而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孝也是一切教化之本与起点,由“亲亲”启蒙,是人情陶冶、道德升华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途径。[4]今天,我国正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似乎更加注重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道德,而不太重视家庭私德,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中国古代视孝为一切道德之根本,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想。以此为鉴,在对公民尤其是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早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从而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最基本的道德支撑。 
    (2)孝文化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潜在根系都是以血统为脉络,大宗小支分流下去的,各宗各支各派各群人之间贯通人性人情的潜动力是孝意识;一个民族的今人和古人、领袖和民众、此处人与彼处人、本土人与侨外人之间,贯穿通达思想文化的潜动力仍是孝意识,这种孝意识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这种孝意识的现实运用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希望祖国强大繁荣、渴望祖国统一完整。古来中国人视报效祖国如同追孝先祖,是人世最大的孝义、最隆重的德行,也具有最崇高的价值。人们常言天下华人皆同胞、血缘亲情深似海。与孝密切相关的“忠”在现代社会里也具有了新的内涵,过去讲“忠”,是“忠君”,现在讲“忠”,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这些,无疑都有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3)孝文化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当代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生产力水平还不移够发达,家庭还是生产或消费单位的情况下,子女赡养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是不可回避的义务,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养老的问题可以由社会来解决,但孝亲、敬老依然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是困挠人类社会发展的羁绊,而子女之孝,亲友之情,天伦之乐,是任何时候,任何法律或行政行为所不代替的。这与西方社会人情冷似冰,亲情淡如水相比,中国人其何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令世界称羡不已。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忠国爱民,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代,我们使之发扬光大,建立起更高、更博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责任多么的神圣。 
    当然,我们今天谈孝文化要以现代的眼光去衡量它的价值,在肯定孝道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如:历史上,统治阶级将“事君”纳入“孝”的规范,宣扬“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基础和基本道德力量,具有一定的愚民性。作者: 李娟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