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思想及其义理(2)


    “人性”与“天道”,或“天”与“人”怎样才能达到统一或合一呢?这就涉及哲学上的“本体”问题。本体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现象界是多,有形形色色的众多存在者,而每一存在者都要以它之外的他存在者为依据而得以现实存在。本体则不然,这是个“一”,它的存在必定是以自身为存在的根据和原因的,故本体是“自因”;用中国哲学的语言来说就叫“自本自根”,即自己是自己存在的“本”和“根”(关于“本体”及其结构问题,这里仅点出而已,下面将专节谈其思想义理)。显然,“性”与“天道”的统一或合一应该是个“一”,这就是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思想。换言之,中国哲学中的“性与天道”问题与哲学上的“本体”问题和思想密不可分。
    “本体”一词源于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本体论”即omology,就是关于onto的logy。onto是希腊文on(相当于英文bEing)的变形,表示“是”、“有”、“存在”;而logy是学问、学说,故ontology就是关于“有”、“存在”的学问;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凭借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的一门学科、学问。1613年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纽出版《哲学辞汇》一书时首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他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18世纪初德国的沃尔夫在对哲学作分类时明确了本体论在哲学中的地位。他将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大类,“理论哲学”又分为“逻辑”和“形而上学”两类,而“形而上学”就有“本体论”、“宇宙论”、“理性灵魂学”、“自然神学”四种。我们暂不论沃尔夫的分类是否科学、全面,但他认为本体论是“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这正表明“本体论”与“形而上学”在根本的研究对象上是一致的;也与西方的“哲学”在思想义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即都是研究关于“‘有’本身”的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中是没有“本体论”这样的思想和理论的,这与中国古代没有西方那样的“哲学”学科是一致的。但是,正如同中国古代虽没有西方那样的“哲学”学科却有哲学思想一样,中国哲学中虽然没有西方的“本体论”那样的理论,却有关于本体的思想,因为这是源于“性与天道”这一核心问题的必然结果。
    看来,中西哲学中关于本体的问题和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整个人类文化中关于本体的问题和思想都是必不可少的。黑格尔有言:“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这是说,形而上学或本体论这样的思想理论是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个有文化的文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所在,如若缺失了它,这个民族就无异于行尸走肉。那么,追寻形而上学、本体论之类的问题为什么在人类生存中显得如此之重要和突出呢?一言以蔽之,这正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本质之表现和展现。何以言之呢?人,若作一肉体看,它与万物一样其本性是“有”、“存在”;万物所具有的“有”性是永恒的,万物各自的“存在”、“有”只有形态上的变化,而其“有”的性质、本质是永恒的。万物根本不能把自身从“有”中提升出来。然而,人在本性、本质上却不然。人与万物不同,这种不同体现为人是社会性存在,人是人文、文明性存在。人之所以是社会性的,之所以是在一个人文世界中生活和存在着的,正是因为人把自己从“有”性中提升、升华了出来,即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而成就了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人文世界或人类社会。人是从何来的?就人的肉体言,它总是从什么东西变化来的——无论是由类人猿变来,还是有如中国神话所说是女娲用黄土捏出来的,或有如基督教《圣经》的《创世纪》所说是“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的,它总归是有由来的,故肉体意义上的人永远是“有”。但就人的社会、人的世界言,情况就不同了。人文世界在哪里?它源于什么?又归于什么?一句话,它源于“无”又归于“无”。在茫茫宇宙中,原本没有一个人的世界存在,故它只能源于“无”;当一个人死去后,我们说这是“去世”、“逝世”、“辞世”、“离世”、“谢世”等等,即他离开了、退出了人的世界,尽管他的尸体仍在自然世界中,但人的世界对他言却成了“无”。可见,人的世界是源于“无”且归于“无”的,它只是两个“无”之间的一个“有”。所以,人文世界的本性、本质不同于自然世界的“有”,而是“无”。
    人文世界的“无”性本质究竟说明了什么呢?它表明,人的产生和逝去本来就没有也不能有任何它之外的东西来制约和限制;它也表明,当人生(活)存(在)着时,人的“有”是独立、自立、自主的,是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来左右和限制的,亦即人的存在本性、本质上是“自由”的;“自由”者,由自己也,即人的生(活)存(在)的一切均是由人自己作主,人就是自己的“本”和“根”,人就是自己之存在的根据和原因,此即“自因”也。如若把人的“无”即“自由”的本性转换为哲学问题和语言,这难道不正是其“本体论”的思想理论吗?!所以,人类是少不得形而上学、本体论的。
    三、存在者与存在:存在者的存在条件与本体的内在结构
    追寻本体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哲学这门学科的根本职责所在。那么,人如何来追寻“本体”呢?它究竟能追寻到什么样的“本体”呢?所谓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呢?
    哲学史上所提出的“本体”不少,西方哲学中有“存在”、“数”、“理念”、“实体”、“物自体”、“绝对精神”、“自我”等等;中国哲学中有“仁”、“道”、“有”、“无”、“独化”、“念”(或“心”)(佛教天台宗)、“法界”(佛教华严宗)、“自性”(禅宗)、“理”、“心”等等。这些本体的提出各有其思想义蕴,不可一概而论。我们在此要说的是,无论提出的“本体”是什么和要做什么,有两点是确定无疑的:一是任何“本体”均与现象有关系,没有完全脱开现象的纯本体;二是任何“本体”之所以是本体和之所以能是本体,它一定是有内在结构的,否则根本无法存在。所以,谈“本体”问题理应从现象人手,或者说,讲“存在”问题要从存在者开始。
    存在者的世界就是现象界。千千万万的存在者究竟是如何存在的呢?试想:世上如果只有一个存在者,而其他均是虚无、空无的话,那么这个唯一的存在者能现实存在吗?否!因为它只能存在于虚无中,它自身非成为虚无不可。一个存在者要得以现实地存在,它必须与它之外的他存在者相并存,必须以这个他存在者为存在的前提条件。这样,一存在者与他存在者互为存在的条件而各自都能得以现实地存在。现象界有多种多样的存在者,这千差万别的存在者相互并存而构成了一存在的架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