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试论中国哲学的五大特质(3)


    由建造境界看,中国哲学追求中和圆融。哲学是对现实的反思,是对现状的超越,是对意义世界的建构,是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因而哲学必然内含着对理想秩序的构建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是一种“中和圆融”的境界。从天人关系上看,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是中和圆融。《中庸》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22章)如果每个人都能将自己本性彻底地显发出来,无有任何隐瞒遮掩,那么便可欣赏、赞颂并引导万物化生繁育,从而达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之气象。这就是“至诚”,这就是天人和合之境界。老子所追求的天人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就是说,人只有效法自然(天、地、道)才能回到“自然”,才能重新与天、地、道融为一体。老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分离,因而强调通过“法”使人回到本身而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也就是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佛教有三法印之说,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所谓诸行无常,就是说生命无常,万物无常;所谓诸法无我,就是说诸法没有一个独立的自己;所谓涅盘寂静,就是说涅盘即寂静,寂静就是当看清这个事物的现象是无我的,你对现象就没有执著心,心态就平静了。所以佛教追求的境界是万物和一的境界。从人人关系上看,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是中和圆融。儒家的境界是“和”:“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礼记·乐记》)“和敬”“和顺”“和亲”是儒家所追求的境界。道家主张人人之间无需往来,互不搭理,和睦相处。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80章)墨子的“和”通过“兼爱”实现:“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墨子,兼爱中》)从心灵需求上看,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境界还是中和圆融。儒家的“礼”“乐”都是以心灵的和谐为目标:“致乐以治心者,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人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礼记·乐记》)道家同样以中和圆融为心灵境界。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通过“坐忘”“守道”“心斋”等修行方法,进入“无己”“无功”“无名”之圣域,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佛教所追求的心灵境界也是中和圆融。比如《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以般若圣智通达我法空,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相,以使心灵进入“和谐”境界。一般而论,任何一种哲学学说都有对美的主张,而“美”是一种境界,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美就是中和圆融。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就是要求行使一切礼仪都要以和谐为贵、为美。而在衣着仪表上,孔子要求君子“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也是以中和得体为美。道家主张宇宙万物为一,也是以“和”为美。如《庄子》所言:“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跤,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庄子·骈拇》)不长不短,不大不小,这才是不失性命之正,不失性命之正,才是美。佛教信奉“中道”,崇尚“圆融”,并以之为美。《大宝积经》说:“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吉藏说:“二是假名,不二为中道,中道即是实相。”此即是以“中道”为最高境界。天台宗即以相圆为美,所谓“面轮修广,圆满清净”,也以理圆为美。“此菩萨闻圆法、起圆信、立圆行、住圆位,以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而建立众生。”华严宗希望尼姑的美是“其身圆满,相好庄严”。又有理事圆融无碍说。法藏说:“十总圆融者,谓尘相既尽,惑识又亡。以事无体故。事随理而圆融。体有事故。理随事而通会。是则终日有而常空。空不绝有。终日空而常有。有不碍空。然不碍有之空。能融万像。不绝空之有。能成一切。是故万像宛然。”旧万物彼此贯通、圆融无碍,即是华严宗所追求的美。总而言之,在构造境界上,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是“中和圆融”。
    作为一门学说,哲学必有其要素,我们将哲学要素归为研究对象(内容)、思维方式、学术旨趣、解释理路、构造境界等五个方面;并以此五大要素为主线,深入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文本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考察、分析、归纳,使这五大要素的特点呈现出来。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出的特点,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中国哲学专注的、全面性探讨的问题,二是中国哲学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有特别的贡献: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够资格成为中国哲学特点或特质。比如我们将“关注、思考人,以人为中心”判定为中国哲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就是因为中国哲学对人及其生命的长期与全面的关注和思考,并对人及其生命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理解。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哲学这五大特质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由于中国哲学以人及人的问题为思考、研究对象,因而在思维方式上比较难产生理性与逻辑,而偏爱直觉体悟;在学术旨趣上对抽象、思辨性理论兴趣不大,而更多是关注人间世事并强调身体力行:在解释理路上不欣赏机械的、物质的路向,而习惯于以生命、生机为基本原则;在建造境界上不以割裂、分离为诉求,而追求中正和合、圆融无碍。关于这点还可用一个命题来证明,比如“天人合一”。这个命题虽是讨论天人关系,但显然它的重心在人;这个命题讲“合一”,无论是诚、仁,还是道,都属直觉体悟式思维;这个命题的目标是由天道到人道,经世致用而实现外王;这个命题视天人为一体,展示了其生命地、生机地把握世界的原则;自然,“天人合一”在境界上的追求无疑是天与人的和谐相处,所以是“中和圆融”的。概言之,中国哲学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学术旨趣、解释理路、建造境界等方面的特质是有内在关联性的,从而成为一种自洽的哲学形态。其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揭示的中国哲学特点,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即它是对差异的有意疏漏,因而它并不排斥或否认中国哲学内部仍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即便是不同哲学学派共有的特点,但表现形式也是有差别的,这叫“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比如,“人”同是儒家、道家、佛教研究的对象或内容,但三大学派研究的路径与提出的智慧是有差异的,儒家更多是从伦理关系定位人、判断人,道家更多是从自然状态定位人、判断人,佛教更多是从空幻境界定位人、判断人。其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判的中国哲学特质,并不意味着西方哲学与这些特质毫无瓜葛。事实上是,中国哲学所具有的这些特质,在西方哲学中的某个学派、某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中,都可能存在,甚至还很鲜明,比如直觉体悟思维方式,在胡塞尔、海德格尔、叔本华、柏格森等哲学家思想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哲学特质或特点,仅仅是笔者个人学习、体悟之结论,如果它能引发读者朋友某种思考与共鸣,那就是笔者最大的满足了。
    作者:李承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