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人道主义”的两副面孔(6)

及此,我们不免要问,人道主义文学还有底气吗?回答是肯定的。尽管人道主义曾经被文学史家批评为廉价和浅薄,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只要人道主义的同情心不被过度使用,只要人道主义情感出自纯粹的爱心和道德感,那就不失为一种人类最为高尚的情操。尤其是在缺乏宗教情怀的国度,我们的人道情操为维护人类的尊严提供了价值判断。固然,人道主义的两副面孔可以在歧化中造就出“爱心”与“恨心”,但这并不是我们拒绝人道主义的理由。“感伤的与科学的”的“人文原则”为我们暗示了路径。(44)笔者是在一篇题为《越位的人道主义:“五四”启蒙残缺性的再反思》批评过人道主义的“残缺”、“越位”、“可怜”,但那是在没有辨析清楚人道主义的两副面孔前的感喟。写下这篇文章是,笔者的感叹时:希望人道主义在文学中得到原则性的承诺,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纯粹意义上“爱”的抒发。 
    当年,周作人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文的末尾同时呼吁在“举不出东西”的“近时”去“译述外国的著作,扩大读者的精神”并希望努力“翻译或造出几种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作品”。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的你我还在重复五四先驱们的话,未免稍嫌尴尬。看来,纯真的、求善的、诗意的人道主义文学还是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唾手可得! 
    作者:张宝明
    注释: 
    (1)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是由胡适、鲁迅、茅盾等编选的中国新文学运动1917-1927十年理论、作品的选集,全书十大卷。按文学理论建设、文学论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史料索引分类编选。蔡元培作总序,这部文学总集1935—1936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时又推出以文学社团资料的大系,并以“甲种”名之,以与赵家璧的“乙种”相区别。目前,该丛书已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经典文献。1979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袂编选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计有《文学运动史料选》、《短篇小说选》、《新诗选》、《散文选》、《独幕剧选》五种,其中《文学运动史料选》(5册)的第1册主要搜集了有关文学运动、文学论争的材料,与胡适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形成了对比和呼应。 
    (2)徐鹏绪等:《<中国新文学大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理论大系·建设理论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1936年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4)张宝明:《“文白不争”引发的历史悲情——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代性的两副面孔》,《学术界》200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转载。 
    (5)(12)周作人:《人的文学》,选自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理论大系·建设理论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1936年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193页,195页。 
    (6)[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2-3页。 
    (7)张宝明:《越位的人道主义:“五四”启蒙残缺性的再反思》,《文史哲》2002年第5期。 
    (8)[美]科利斯·拉蒙特著,贾高建等译:《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9)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8页。 
    (10)(1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李欧梵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3页。 
    (13)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新青年》7卷2号,1920年1月1日。 
    (14)鲁迅:《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页。 
    (15)周作人:《闭户读书论》,《周作人自编文集·永日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14页。 
    (16)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67页。 
    (17)胡适:《易卜生主义》,选自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理论大系·建设理论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1936年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185页。 
    (18)胡适:《贞操问题》,《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19)(42)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理论大系·建设理论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1936年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20)近年来,海内外的学术界对这一问题都有不断研究成果出现,最早而且较为专门的研究参可参见邵伯周的《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年版)。 
    (21)多年来,学术界对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都是以抛弃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作为价值判断来衡定历史人物,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抛弃-接受”模式。对鲁迅来说,鉴于他代表着“中国新文化的方向”,所以这里不打算将其与胡适、周作人的“从一而终”作比较。作为激进派与自由派之间的“中间”人物,鲁迅处于“不变”与“善变”的中间地带,而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的“善变”以及胡适、周作人的“不变”则是我们考察并诠释命题的重点。 
    (22)陈独秀:《东西民族思想根本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23)(2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选自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理论大系·建设理论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1936年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47页、44页。 
    (25)陈独秀:《随感录》,《每周评论》第19号,1919年4月27日。 
    (26)陈独秀:《贫民的哭声》,《每周评论》第19号,1919年4月27日。 
    (27)陈独秀:《本志宣言》,《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28)李大钊:《介绍哲人托尔斯泰》,《李大钊全集》(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374页。 
    (29)李大钊:《文豪》,《李大钊全集》(一),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638页。
    (30)李大钊:《平民主义》,《李大钊全集》(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31)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湘江评论》创刊号,1919年7月14日。 
    (32)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李大钊全集》(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33)李大钊:《俄罗斯文学与革命》,《李大钊全集》(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34)周作人译W.B.Tritcs著:《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15日。 
    (35)周作人:《齿痛·译后记》,《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36)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新青年》8卷5号,1921年1月1日。 
    (37)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1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38)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每周评论》第37号,1919年8月31日。 
    (39)周作人:《平民文学》,选自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理论大系·建设理论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1936年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212页。 
    (40)Susan Daruvala, "Zhou Zuoren and an Alternative Chinese Response to Modernity" (Massachusetts: Harvad University Press,2000), 204.
    (41)张宝明:《问题意识:在思想史与文学史的交叉点上》,《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刊登;《新华文摘》2006年第9期转载。 
    (43)李大钊:《Bolishevism的胜利》,《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44)美国《人文》杂志社编,多人译:《人文主义:全盘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2-45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