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2)

禅的第二个超越是主观与客观的超越。在禅的境界和体验中,主观与客观是很不重要的,甚至是要抛弃的。我们经常说“我可以客观地说,这件事情是真实不虚的”,那么是谁要客观?还是源出于“我”。没有主客对立,才是真实原本的直接经验,它才不是逻辑判断、思维想象、归纳推理得来的知识。超越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回到原本的真实,那就是禅。
    在这个方面,我们容易有很多很多的误会。苏东坡这个人,不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杆“秤”、一把“尺”,要称称和尚几斤几两有多高。后来有个禅师大吼一声,然后问这位苏学士:这一吼有几斤几两、有多高?把他给问住了。当我们看到高高在上的佛,心里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我要信他,我磕头礼拜,烧香供养,然后按他所说认真去行,心想总算按着您的要求去做了,给我添多少分阿?今天98分,差2分;今天早上忘了烧香了,罪过罪过……永远活在不足之中。因为不足,你才会向高于你的东西去求。如果本来具足一切,不欠分毫,何须去求?禅者是无惧、无忧、无害的。他不畏惧生死,因为生死在他而言是一如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此心归于空寂,随生随灭,所以无忧;一切生命有情皆为我之挚友,要吃我了,好啊!给你吃,吃了你就饱了,那不是挺好的吗?还有什么要害怕的呢?没有了这些心理,贪求心除掉,嗔恨心除掉,你一切具足,你还会伤害他人吗?禅者无惧、无忧、无害,因此超越主客能所的对立。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读过一篇英语文章,讲的是一位化学家指导学生做实验,两杯同样的水,化学家咂了一点,说味道不错;学生傻乎乎的也咂了一些,却味道奇差。同样的两杯水,由于能研究、能观测、能测量、能体验的“能”不同,“所”体验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禅要突破此能所的对立,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所”。美国登月火箭最早的着陆架,由于自身原因而爆炸,原因怎么也弄不清楚,结果这位研究者跑到缅甸去打坐禅修,突然有一天他在禅修中明白了,马上坐飞机回去解决了着陆架的问题。爱迪生也常常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他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抓一只球,再慢慢放松、放松,放松到那种混沌的状态,这时候如果有灵光一闪,他就赶快把灵感记下来。他的这种状态有点与禅接近了。
    我们讲人生智慧,科学、哲学、宗教信仰、道德文化,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居乐业。以人为本。人是什么?人是身和心的组合体,身心无非“色受想行识”五蕴,色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四大假和之体,“受想行识”是指心念精神活动的四个层面。我们的身心经常是什么样的状态?很多情况是身和心吵架。比如说生病,医学有医学的解释,佛法有佛法的解释。医学说由幽门螺旋杆菌产生胃溃疡,但是胃溃疡的起因更多是源自于心出了问题。你受到了打击,受到了不良情绪的刺激,人事环境和工作压力不能消化,于是引起生理运化的问题,然后胃病就出来了。中医讲“心胃同源”,由于心里的紧张和压力导致了身体器官出现问题。烦恼的流转又是什么样子呢?是先有身的迷惑,还是先有心的迷惑?心的迷惑。要解决心的迷惑从哪里下手呢?身体!身心是高度统一的。禅打破了身与心的对立,直接回到了身心的原本处。原本处是什么?《庄子》里面有一个没眼睛没鼻子等七窍的“混沌”,他过得很快乐,好事者为他凿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混沌”就七窍流血死掉了。
    禅让我们能够在一些场合下,体验到身心没有对立的状态。那个体验哪怕只有1分钟,甚至30秒钟或者5秒钟,你有了这个体验之后,很多问题你不需要老师,也不需要去找经典,你自己就是你最好的老师,这就是禅师。很多隐居终南山的都是禅师。打破身心对立,回到了原本的休歇处,这种生命状态会是什么样子?首先是身心的和谐!然后是安宁、喜悦、恬淡。
    但是,一个人的身心不是孤立体,我们的身心还要依赖于外在的物质环境——大自然,身心和外境的对立也要打破和超越。所以禅又让我们的身心体与外境随时能够融为一体。有一句话:“愚者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卢梭在《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思》中说:“如果一个精神能量超过别人的人,他总是要搬家,没有一个可以给他住的地方,因为他到哪里,哪里都把他当成怪物。”他的理论就是:天才就是怪物,是和当地的环境无法融合的。看看这些有名望有智慧的大哲学家,他的个人生活有时候很可怜。为什么?他的智慧是玄想出来的,而不是直接经验得来的。直接经验出来的才是禅。不管你是哲学教授也好,你是科学家也好,你是拉三轮卖菜的也好,你是修鞋的也好,都可以在你的本位上获得生命的超然,根本不需要到一个天堂或者极乐去,当下就是。
    既然说到这么多超越——超越信仰、超越宗教、超越文化、也超越了身心境,超越能与所、是与非、善与恶,那么怎样才能超越呢?这才是关键。刚才我拍了一下巴掌。没有谁刻意地来听这一声,但是你又听得清清楚楚。这个瞬间的体验,其实就是禅的体验。但是没有人敢相信。学佛就这么简单,禅就这么单纯?拍一下就是了?那我小时候爸爸天天拍桌子打我,我也没有进入过禅啊?
    龙潭崇信没有出家前是个卖烧饼的,道悟禅师住在天皇寺时,龙潭崇信每天都拿十个烧饼供养他。天皇道悟每次在他出门时都叫他回来,拿一个饼给这个小伙子,天天如是。三年过去了,小伙子实在忍不住了,大着胆子问天皇道悟:“我拿饼给你,你怎么总是还给我一个呢?”道悟说:“你拿饼给我,我还给你一个呀!”就这一句话,小伙子觉得这个老和尚了不起,就要出家修禅。他跟天皇道悟学了三年,什么也没有教他,龙潭崇信感到很失望,就收拾好衣钵给老和尚磕头告辞。“干嘛去?”“学禅去。”“到哪里学啊?”“随方就所,不知去向,反正有大德我就请教。”“为什么要走啊?”“我在这三年了,你也没教给我一个禅。”“哦,我没有教过你啊?”“是啊,你看,我来磕头你就还礼,我来递茶你就接茶,我来送水你就接水。什么也没教我呀。”“难道你还要别的吗?你礼拜我就合掌,你送茶来我就接,你拿饭来我就吃。”师父有禅,徒弟没禅,徒弟要走,经师父这么一点拨,他就认识到禅了。你磕头来我还礼,你拿茶来我就喝,当下无分别、没能所、无对立、没有人我,单纯自然,当下就是禅。徒弟一听豁然有醒,把包裹一放,乖乖的当徒弟。后来龙潭崇信禅师座下出了两大宗派,法眼宗和云门宗。
    进入禅并不难,生活中随时都有禅的境界出现,你信得及、信得深、信得切就是禅。只是我们不敢相信。前面讲到要超越信,这里又说要“信”,岂不是矛盾吗?这里的信是信自己,信“禅”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实相,在这个地方有了切实的体验,那它就不是信仰的信,此时的信是亲切的,如信任亲友、长者、老师一般,你可以把自己的一切同他没有保留地分享,这个信不再是迷信,而是自己有选择的智慧的信仰。
    是不是只要知道这个是禅就没事了呢?如果真的能够从巴掌声中契入直接经验到禅那是可以的。如果不能真正契入,可以通过一些禅修的方法来逐步体验。我们可以在房间里漫步,安安静静地走,全部的注意力知道自己在走,哪是桌角,哪是脸盆,哪是暖水瓶,很清楚地走,但是你又不知道脸盆、洗衣架、桌角在哪里,但是你又走,觉得房间空气不好可以环着湖边走,环着校园走,哪里都可以,你走上10分钟来体会。然后你大声地唱歌,唱过了不和别人说,自己安安静静待上5秒钟,体会释放之后当下的那种东西,慢慢体验。这样地把体验从一个一个的点慢慢地连接成一条线,再把一条一条的线连接成一个面,贯穿于我们日常行为之中,以此来逐步实践禅的体验。在这个实践里面就有人生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智慧无非是让生命焕发出本来的光明与尊贵,由自己来完成生命的庄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