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6)

----------------
    注  释:
    〔1〕佛教典籍浩如烟海,就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约可与"三玄"、"四书"、"五经"之地位相当者,当数以下"三论":《中论》、《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此论为疑伪论),"九经":《金刚经》(附《  心经》)、《法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  《维摩诘经》、《涅槃经》、《楞严经》、《圆觉经》(以上二经为疑伪经)、《坛经》(此经为本土禅宗之根本经典),"一录":《景德传灯录》(此录为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之所本)。这一归纳仅为个人浅见所及,以便初学者入门,不当之处,切望高明赐正。
    〔2〕这里借用了《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尚"和"而卑"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和"是综合会通的意思,"同"是单一附和的意思。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地综合会通才能发展创新,若是一味地单一附和则将萎缩死亡。诚如周末史伯所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
    〔3〕引自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37页。
    〔4〕同前注。
    〔5〕同前注。
    〔6〕引自《伊川易传》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四库全书》本,第85-86页。
    〔7〕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一,《泰誓上》。《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  印本,第180页。
    〔8〕引自《孝经注疏》卷五,"圣治章第九"。同前注(下册),第2553页。
    〔9〕同前注。
    〔10〕《荀子·王制》,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  104页。
    〔11〕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二,同前注第1423、1424页。
    〔12〕同前注。
    〔13〕如,董仲舒说:"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汉书·董仲舒传》)。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邵雍说:"惟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如禽兽之声,以类而各能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亦莫不然。惟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谓之贵矣。"(《皇极经世书》卷七上《观物外篇上》)
    〔14〕《老子》二十五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64-65页。此文中之"王",  即代表了"人"。所以王弼注此句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
    〔15〕《荀子·天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06页。
    〔16〕《荀子·礼论》,同前注第243页。
    〔17〕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三,同注10,第1632页。
    〔18〕此处参考朱熹的解释。朱熹《中庸章句》说:"……能尽之者,谓知知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33页。
    〔19〕《春秋繁露》卷六《立元神》,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781页。
    〔20〕《春秋繁露》卷十七《天地阴阳》,同上第  808页。
    〔21〕《春秋繁露》卷十三《人副天数》,同上第  797页。
    〔22〕《春秋繁露》卷十一《王道通三》,同上第  794页。
    〔23〕《老子》六十四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166页。
    〔24〕《淮南子》卷九《主术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45页。
    〔25〕《淮南子》卷一《原道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07页。
    〔26〕《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96页。
    〔27〕《老子》十七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41页。
    〔28〕〔29〕〔30〕《荀子·天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05-206页。
    〔31〕〔32〕《孟子·离娄下》,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297页。
    〔33〕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五,《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本,  第213页。
    〔34〕《尚书·大禹谟》,同上卷四,第  137页。  烈按,以下引《尚书》各篇只是为了说明周初以后传统文化中以"敬德"祈天命观念的广泛与深入,所以对于其中各篇今古文之别及时代之差异,未予细计。
    〔35〕《尚书·仲虺之诰》,同上卷八,第  161页。
    〔36〕《尚书·汤诰》,同上卷八,第  162页。
    〔37〕《尚书·咸有一德》,同上卷八,第  165页。
    〔38〕《尚书·泰誓上》,同上卷十一,第  180页。
    〔39〕《尚书·泰誓下》,同上卷十一,第  182页。
    〔40〕《尚书·武成》,同上卷十一,第  184-185页。
    〔41〕《孟子·万章上》,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308页。
    〔42〕《尚书·泰誓上》,同前卷十一,第  181页。
    〔43〕〔44〕同上卷四,第  139页。
    〔45〕引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六"桓公六年传",  《十三经注疏》(下册),  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750页。
    〔46〕《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庄公三十二年传",同上第1783页。
    〔47〕《春秋左传正义》卷九"庄公十四年传",同上第1771页。
    〔48〕《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宣公十五年传",同上第1888页。
    〔49〕《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四"僖公十六年传",同上第1808页。
    〔50〕《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二"昭公二十六年传",同上第2115页。
    〔51〕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四,同上第1642页。
    〔52〕《论语·先进》,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125页。
    〔53〕《论语·雍也》,同上第89页。
    〔54〕《荀子·礼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33页。
    〔55〕《论语·八佾》,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62页。
    〔56〕《孟子·公孙丑上》,同上第  238页。
    〔57〕《孟子·告子上》,同上第  328页。
    〔58〕《孟子·离娄上》,同上第  284页。
    〔59〕《孟子·离娄上》,同上第  287页。
    〔60〕〔61〕《荀子·礼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  231页。
    〔62〕《荀子·荣辱》,同上第44页。
    〔63〕《荀子·天论》,同上第  211页。
    〔64〕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六十三,同前第1694页。
    〔65〕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同前第1252页。
    〔66〕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同上第1344页。
    〔67〕《荀子·议兵》,同前第  185页。
    〔68〕《荀子·强国》,同前第  203-204页。
    〔69〕《孟子·离娄下》,同前第  293页。
    〔70〕《论语·为政》,同上第56页。
    〔71〕《孟子·滕文公上》,同上第  259页。
    〔72〕《荀子·非相》,同前第50页。
    〔73〕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同前第1231页。
    〔74〕引自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上册,第11页。
    〔75〕《文清公薛先生文集》卷十二"戒子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薛瑄全集》上册,第661页。
    〔76〕《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陆九渊集》,第  475页。
    〔77〕《语录》上,同上第  395页。
    〔78〕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同前第1529页。
    〔79〕荀子提出"节用御欲"的命题,是强调人们在消费时应当有长远的后顾之忧,时时控制欲求,节约消费。他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荀子·荣辱》,同前第42页)
    〔80〕〔81〕〔82〕《荀子·正名》,同前第283-285页。
    〔83〕《困知记》卷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8页。
    〔84〕《孟子字义疏证》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11页。
    〔85〕如《吕氏春秋》卷一"重己"篇说:"昔先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裳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  630-631页)又,卷二"情欲"篇也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同上,第633页)
    〔86〕《荀子·修身》,同前第16页。
    〔87〕《荀子·正名》,同上第  286-287页。
    〔88〕对此问题有兴趣者可参阅朱谦之先生著《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一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