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学者解析“中国文化精神”: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图为陈来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上官云) 近年来,随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文化精神”等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5日晚,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弟子、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与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李存山受邀做客北大博雅讲坛,讨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关问题。陈来对张岱年有关“中国文化精神”的定义表示认同,并认为可用两句话概括,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这个问题,张岱年在其著作《中国文化精神》中提出,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主要包括“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四点。李存山解释,张岱年的此类见解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里面有关于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见解”。
    “张岱年先生曾表示,我们如果对‘异与同’等概念的辩证关系有了全面、深刻的领会,在文化问题的判断上就不会有太大偏颇。”李存山认为,面对中国文化,不要主观判断,而是要运用解析、分析的方法,就好像张岱年曾提出过的那样,“他认为,理解中国文化要一直持有理性分析的态度,要走一条‘创造综合’道路”。
    不过, 随着近代社会“西学东渐”趋势的延伸,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挑战也日趋激烈。中国文化精神的解读与传承,成了愈发重要的议题。
    身为张岱年弟子,亦是研究国学的学者,陈来介绍,早在上世纪40年代,张岱年就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更早的时候,他曾把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作新唯物论来理解,敏锐的认识到理论的先进性,很多分析在当时也都是比较先进的。
    “80年代有过一股‘文化热’,虽然当时面对的问题与现在不尽相同,但有些观点和基本理论是不变的。”陈来介绍,张岱年曾受到《周易》影响,其有关中国文化精神的论述,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认识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益。
    “近代以来,我们对中国文化精神没有太成体系的结论。虽然张岱年先生多是通过研究与自身感悟提出了相关见解,但不少概念放在今天,仍然颠扑不破。”陈来称。
     (责任编辑:admin)